疏和薏苓散治疗女性黄褐斑临床观察
2019-08-27肖云王泽鸿高春泽
肖云 王泽鸿 高春泽
摘要:目的 观察徐涟教授的经验方疏和薏苓散治疗女性黄褐斑肝郁脾虚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10月-2018年1月在门诊接诊女性黄褐斑肝郁脾虚型患者83例,按完全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40例给口服舒肝颗粒,治疗组43例给口服疏和薏苓散加减,记录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色斑情况,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83例女性黄褐斑肝郁脾虚型患者,治疗组16例痊愈,22例显效,5例有效,总有效率88.37%,满意率74.42%;对照组4例痊愈,14例显效,20例有效,总有效率45.00%,满意率47.50%。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2组患者满意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2)。 结论 徐涟教授的经验方疏和薏苓散治疗女性黄褐斑肝郁脾虚型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关键词:女性黄褐斑;肝郁脾虚型;疏和薏苓散
中图分类号:R758.4+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9)07-0025-02
黄褐斑是多见于中青年女性的皮肤病,表现为面部呈浅褐色或深褐色斑片,易诊断,难治疗。徐涟教授是云南姚氏妇科流派传承工作室第七代传承人,在临床上治疗黄褐斑患者采用徐老师经验方疏和薏苓散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5年10月—2018年1月本院83例患者病例均符合黄褐斑中肝郁脾虚型诊断标准[1],本型伴有以下表现:月经先期,或先后不定期,月经量多或量少,经色鲜红,经期延长,心烦少寐,急躁易怒,经前双乳胀痛加剧,舌红苔燥或薄、脉细数。纳入标准:(1)符合诊断标准黄褐斑肝郁脾虚证;(2)年龄18~50岁,女性;(3)愿意接受口服中药或者中成药治疗且能遵守治疗方案;(4)口头告知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患有面部湿疹、皮炎等影响疗效观察者;(2)患有严重的心、肝、肾等疾病;(3)妊娠期、哺乳期患者;(4)正在口服避孕药、氨甲环酸、谷胱甘肽、维生素C、维生素E等药物患者。将83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3例患者,年龄19~50岁,平均年龄(35.5±7.1)岁,病程2个月~24 a;对照组40例患者,年龄18~49岁,平均年龄(37.4±5.3)岁,病程3个月~28 a。2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舒肝颗粒口服;1袋/次,2次/d。治疗组给予徐涟教授经验方疏和薏苓散:炒柴胡10 g,杭芍15 g,茯苓20 g,薏苡仁20 g,佛手12 g,炒苍术15 g,陈皮10 g,法夏15 g,荔枝核15 g,白芷10 g,蝉蜕10 g,制香附15 g,炙甘草3 g。每剂2日,每日2次,水煎餐后温服;疗程3个月。各组在治疗3个月后观察治疗效果。
1.3 疗效标准 依据中国黄褐斑治疗专家共识(2015)[2]的疗效判定标准。(1)医生整体评价(PGA):根据色斑治疗后残留情况,计为0~6分,0分为完全清除(100%)或仅残留极少的色素沉着,1分为色斑基本被清除(≥90%),2分为色斑明显改善(75%~90%),3分为中度改善(50%~74%),4分为轻度改善(25%~49%),5分为无改善(<25%),6分为较治疗前加重。痊愈:0~1分;显效:2~3分;有效:4分;无效:5分;加重:6分。(2)患者自我评价:通过问卷调查患者对疗效的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改善≥75%),满意(改善50&-75%),一般(改善25%-50%),不满意(改善≤25%)。满意率=非常满意(例)+满意(例)/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治疗组总有效率88.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5.00(P<0.001)。
2.2 2组满意度比较 见表2。
3 讨论
近几年,临床医师在努力总结和探索治疗黄褐斑更好的方法。孙志平等[3]研究的“超声导入氨甲环酸联合谷胱甘肽治疗黄褐斑的疗效观察”,徐媛媛等[4]进行的“果酸产品治疗女性黄褐斑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提示外用药物治疗有效,但因黄褐斑是多因素发病,仅只外治,容易复发。中国黄褐斑治疗专家共识(2015版)[2]指出口服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有效,剂量小,安全性较好,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月经量减少等;但对既往患有血栓、心绞痛、中风病史或家族史者禁用。因此,用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也存在局限性和副作用。 共识还指出,中医中药治疗黄褐斑有效,但需要加强循证医学证据的积累。
本研究即是对徐涟教授应用中药治疗黄褐斑临床经验进行循证医学的总结,观察发现,口服治疗女性黄褐斑肝郁脾虚型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患者满意度较高。方中君药:炒柴胡疏肝解郁,杭芍养血柔肝,茯苓、薏苡仁健脾化湿;臣药佛手疏肝解郁,炒苍术、陈皮、法夏运脾化湿作用;佐药荔枝核疏肝化滞,白芷、蝉蜕健脾祛风、宣肺祛风而肺主皮毛,炙香附理气入血分,使药炙甘草健脾、调和诸药。加减:咽干口燥、心烦少寐、急躁易怒者加芦根、桑叶、百合、佛手、青皮等甘寒滋润,清透郁热,调达肝气;纳差、乳胀痛者加扁豆、炒麦芽、皂角刺、刺蒺藜调和肝脾、疏利脉络;月经量少、带下不多者加女贞子、旱莲草、炒续断、炒蒲黄调和冲任,滋养肝肾。中医认为黄褐斑病因病机的脏腑辨证与肝、肾、脾有关,女子具有经、孕、产、乳特殊生理功能,均需动血耗血,致“阴血不足”而血虚;女子心思细腻、情志易波动,加上劳累压力等,使气机郁结不畅而气滞,致肝气不舒。肝脾系母子关系,土生木,脾主肌肉,肝气郁结,脾土运化失调,脾虚生湿、蕴结肌肤;气血运行不畅,皮肤脉络瘀滞,形成色斑。疏和薏苓散全方具有疏肝解郁、健脾化湿、养血祛风之功效使气机通畅,运化如常,使肌肤得到濡养、面色滋润亮泽。
本观察提示,用徐涟教授经验方疏和薏苓散治疗女性黄褐斑肝郁脾虚型患者具有更好的效果及满意度。经验方在临床中根据辨证施治加减配方,进行个性化治疗,疗效比口服中成药更好,再次从循证医学的角度提供了治疗损容性皮肤病黄褐斑的中医中药方法,值得临床推廣。
参考文献:
[1]徐涟.姚克敏妇科经验研究[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16:57.
[2]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中国黄褐斑治疗专家共识(2015)[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6,49(8):529.
[3]孙志平,江浩波,张淑芳,等.超声导入氨甲环酸联合谷胱甘肽治疗黄褐斑的疗效观察[J].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15,2(22):53-55.
[4]徐媛媛,杨振海,吴严,等.果酸产品治疗女性黄褐斑的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美容医学,2012,9(21):1544-1546.
(收稿日期:2019-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