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外汉语中的量词教学

2019-08-27洪义

课外语文·下 2019年7期
关键词:对外汉语有效措施可持续发展

洪义

【摘要】本文主要简单介绍了对外汉语中量词教学的难点,通过对现阶段对外汉语中量词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来探讨提高对外汉语中量词教学水平的有效措施,以保障对外汉语教学质量,帮助学生了解掌握对外汉语量词的应用方法,使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用汉语进行顺畅的表达,从而积极推广对外汉语教学,促进对外汉语教学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对外汉语教学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对外汉语;量词教学;有效措施;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H19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汉语,汉语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有效的宣传和推广。博大精深的汉语学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需要学生能够多方位、全面地了解汉语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发展,掌握汉语的词汇用法和句式表达方式,突破母语思维的束缚。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量词教学十分重要,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不容忽视。量词的词汇量十分丰富,而且比较繁复,因此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会感到困难,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是一个难点问题。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学生在学习汉语量词的时候,常常出现偏误,以致其难以正确掌握量词的含义和用法。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必须找出学生出现误差的具体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加以解决,以提高对外汉语量词教学质量。

一、对外汉语中量词教学的难点

在对外汉语中,量词教学的难度非常大,这是因为量词的词汇量很大,含义也很多,若是对其认知不够,则很容易误用。其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汉语表达中,使用量词的情景很多,比较常用,但在使用过程中的规则又比较多,学生在初学的时候常常将其泛化使用。比如说,学生知道“个”是万能量词,因此在初学的时候,由于接触不多,学生使用的时候,会误认为所有情况下都能用“个”这个量词,但其实不然;还有像量词“件”,通常是用于计量上衣的数量,但是很多学生误以为其也可以用在裤子等所有衣物上。第二,由于汉语中有大量的同音异形的量词,例如“颗”和“棵”、“副”和“幅”等。这就导致学生在使用的时候,经常混淆,出现偏误。还有一些意思比较相近的量词,如“根”和“条”,学生也会误用。第三,学生在进行汉语表达的时候,会受其母语的影响,而忽视了量词的存在,这是因为很多语言中并没有量词这种使用方式。

二、现阶段对外汉语中量词教学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对外汉语中量词教学,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主要表现在:首先,当前的对外汉语教学中,并未重视对量词的理论性研究,以致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缺乏指导依据,很多时候教师自己都难以将所有的量词内容整理出来,在为学生讲解的时候也有些不明不白,更不论学生在学习中更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无法找到正确而有效的学习方法。其次,学生在学习汉语量词的时候,会出现偏误。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多种:一是所编写的教材不够全面,未成体 系,训练的方式过于单一,没有对量词的学习进行分级,学生很难有效掌握;二是在一些汉语词典中,量词的释义不是很清 晰,比较模糊,会误导学生,教师在讲解的时候也不够明确,导致学生很容易混淆量词,难以正确地区分;三是学生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在思维方式上,还未突破母语的表达形式,受到了干扰。

三、提高对外汉语中量词教学水平的有效措施

(一)重视量词理论研究,加强汉字教学

对外汉语量词教学,需要有理论性的内容来做依据。当汉语量词理论研究愈来愈多,内容更加广泛和深入的时候,量词教学的效果也会更好。为提高对外汉语中量词教学水平,则必须重视量词的理论性研究。就目前而言,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进行学习的时候,由于汉语词汇量比较少,对汉语的理解比较薄弱,所以在量词的学习中,常常出现偏误现象,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在研究量词本体的同时,还应当进行对比性研究,将其与其他外语作比较,进行科学分析,以寻找其出现偏误的类型及原因。在了解之后,并可以做出针对性的教学,授课的时候用合适的教学方式,来预防学生出现理解上的偏误,进一步地发现汉语量词的规律和教学方式,从而保障对外汉语教学质量。

另外,还要加强汉字教学。在汉语中,很多词汇在读音上都相同,而汉字是区分其的重要特征。因此为了使学生能够有效地区分量词之间的不同,了解量词的含义和用法,则应当重视对汉字的讲解。部分国家将汉语的学习分为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汉字教学,另一部分则是汉语教学,这就导致学生无法将音和字进行对号入座,难以掌握其用法,不利于汉语教学效益的提升。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可以将同音名量词单独拿出来进行教学,用汉字的本义、结构,来辅助学习量词,从而避免因为音同而产生偏误。

(二)分阶段教学

在对外汉语量词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阶段式教学模式。主要分为初级阶段、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三个阶段。初级阶段的教学,其对象主要是刚开始接触汉语的学生,特别是其母语中不存在量词这种用法的学生。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汉语中“数词+量词+名词(动词)”的这种用法结构,掌握常见的量词。这部分的教学中,主要以名量词为主。在授课的时候,可以从个体、集体和度量词等方面来进行讲解。如表达个体的量词:“把”“只”“台”等;表达集体的量词:“双”“对”“套”       等;度量词有:“斤”“米”“升”等。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学生记住萬能量词“个”,以及一些固定的量词搭配,如“一块蛋糕”“一杯水”“一篇文章”等。

中级阶段的量词教学,则主要针对接触汉语有一定时间,具备一定文化基础的学生。教学目标在于拓展基础量词的语义,分辨意思相近量词之间的区别。可以采用“一对多”和“多对一”这两种教学方式。前者指的是一个量词对多个名词,如“一张桌子”“一张白纸”“一张钱”,教师可以进行对比讲解;后者指的是多个量词对一个名詞,如“一个桔子”“一箱桔子”“一堆桔子”。在讲解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用图片来向学生展示这些不同量词所表达的含义。

高级阶段的量词教学,是针对汉语水平比较高的学生。其教学目标在于让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之下,灵活地应用量词,运用得体。如“一派繁荣”“一叶扁舟”等。在这个阶段学生还会学习到临时量词,了解临时量词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如 “一锅蚂蚁”“一身汗”等。

四、结语

汉语中的量词,蕴含着众多含义,有着浓郁的文化底蕴,在不同语境下的应用,更是复杂,这俨然已经成为学生学习中的一道难关。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对量词教学感到头疼。但量词在汉语学习中又十分重要,不可忽视。为使学生能够加深对量词的理解,灵活运用量词,教师应当加强对汉语量词的研究,教会学生分辨同音名量词,了解量词的不同词性,遵循其规律特征,以此来帮助学生巩固汉语量词知识,鼓励学生直视学习中的挑战。除此之外,在对外汉语量词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当融入一定的文化知识,提升学生的中华民族文化素养,加深其对量词文化内涵的理解。授课过程中,应当做到与时俱进,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使其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汉语量词学习中,从而保障对外汉语量词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葛锴桢.量词“份”的意义分类及其用法——兼论“份”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语文(下旬),2012(9).

[2]于洪月.量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模糊化教学[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S3).

[3]张美云.对外汉语量词教学中的名词形象归类法[J].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2009(12).

[4]齐琛.量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偏误分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20).

[5]于子晴.现代汉语量词的模糊性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启示[D].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14.

猜你喜欢

对外汉语有效措施可持续发展
浅论对外汉语听力课教学热身环节中中文歌曲的应用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船舶涂装工艺技术改造中的环保技术研究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