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中国古文化

2019-08-27何汴

课外语文·下 2019年7期
关键词:传承语文教学小学语文

何汴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是我国学校教育的重点,也是学校在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项教学任务,并且在小学生受教育期间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既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好的传播方式,也是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所以在小学语文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是非常必要的。基于此,本文对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中国古文化进行了有效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传承;中国古文化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就现阶段而言,小学语文教学担任着对中国古文化进行有效传播及弘扬的主要任务。所以相关研究学者对如何有效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中国古文化进行了有效研究,并将其作为了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重点内容。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中国古文化,便是相关研究学者需要思考并解决的问题。

一、教师自身应加大对中国古文化的学习力度

要想更好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中国古文化,就必须要从自身做起,加大对中国古文化的学习力度,进而为中国古文化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有效传承提供保障。在此过程中,语文教师自身应对与中国古文化有关的知识进行了解及掌握,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渗透古文化知识,进而为中国古文化的有些传承创造条件。基于此,就是必须不断努力,积极利用业余时间对与中国古文化相关的知识进行有效研究学习,以此来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在此条件下,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利用课余备课的时间来弥补自身在传统文化知识上的缺失,以确保教师自身能够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地引用中国古文化中的历史典故进行教学,进而使学生能够在教师不断渗透的过程中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二、对课堂教学情境进行合理创设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根据实际情况对语文课堂的教学情境进行合理创设,才能够为学生创造并提供一个积极向上的文化课堂氛围。基于此,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带入到课堂教学情境中,或是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对课堂教学情境进行合理创设,以确保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合理并且贴近日常生活的教学情境,进而使学生能够在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学习中国古文化知识。这不仅能够使学生对小学语文课堂的学习兴趣得以提升,也能够使学生在对语文知识进行有效学习的过程中实现拓宽视野的目的。在此条件下,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结合中国古文化知识对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进行有效创新,以此来实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国古文化的目的。例如,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自身所具备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充分发挥,通过利用丰富的课堂情境来实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的目的,进而使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情境中体会到中国古文化的内在魅力。比如,在对《神笔马良》这一课时进行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文中内容结合实际情况提出“马良的神笔真的是无所不能的吗?”“若是你拥有了一支跟马良一样的神笔,那么你会怎么做呢?”等问题,引导学生对此类问题进行回答,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不同回答来实现活跃课堂氛围的目的,进而使学生的好奇心得以激发。然后,教师可以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总结引出该节课的课堂内容,并结合课文中马良的故事引出“乐于助人、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在实际生活中乐于助人的情境,比如,扶老奶奶过马路、给老爷爷让座位等,将其引入课堂,引导学生在学习课堂内容的同时对中国古文化知识进行有效学习,进而为中国古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传承提供保障。

三、对多媒体进行充分利用

在传统方式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传授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模式比较老旧、也比较单调,就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存在昏昏欲睡的现象。这样不仅无法使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兴趣得以激发,也会使学生对课堂内容产生厌烦的心理状态,并不利于渗透传统文化知识。而多媒体教学的出现恰恰能够解决此类问题,该教学方法能够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传统文化知识利用图像、动画和视影音的形式,形象、具体地展现出来,进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以提升,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对传统文化知识进行有效学习。例如,教师在对《有趣的汉字》等传统文化知识进行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就是可以引入与中国汉字以及书法有关的历史典故,或是汉字起源的教学视频,并将该节课中需要学习的中国汉字以及书法等内容加入到相应的动画视频中,利用多媒体的方式展现给学生。这样不仅可以吸引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好奇心与注意力,也能够激发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的文化素养得以提升,最终为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传承提供保障。

四、从教材中的古诗词出发

我国传统文化的表达形式比较丰富、也比较多样,所能够代表的情感也是愈發丰富的,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对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的有效教学,提升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的领悟能力。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结合课堂内容引导学生对古诗词中想要表达的感情进行深入体会,并对其意境进行有效探索,让学生在体会文中作者情感的同时,对其想要表达的想法进行深入思考,以促进学生思维想象能力的有效提升。此外,教师可以通过对教材中古诗词作者的深入了解,将其背景等知识引入到课堂中,引导学生对其进行主动思考。例如,在对《游子吟》这一课时进行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课后注解以及内容介绍进行充分解读,并通过自身对课文的理解对整篇古诗文进行阅读。然后,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对学生自主预习的情况进行了解及掌握,并提出“若是你是作者,你为什么会写出这样一篇文章?”“若是你离开家、离开母亲多年,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等问题,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主动思考,让学生切身地体会到母亲的伟大、亲情的可贵。这种方式的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的自主能力以及思考能力有效提升,还能够使学生的文化素养得以提升,进而为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传承提供保障。

五、结语

综上所述,就现阶段而言,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既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好的传播方式,也是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所以在小学语文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肖梦灯.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考试周刊,2018(3).

[2]周晶晶.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7(30).

[3]国君龙.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探究式渗透之思考[J].才智,2015(12).

[4]杨艳丽.渗透传统文化提高语文素养——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J].语文学刊,2015(16).

猜你喜欢

传承语文教学小学语文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