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环境下的初中化学教学实践与思考

2019-08-27张旭

世界家苑 2019年7期
关键词:慕课网络环境因材施教

张旭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我们不可忽视的网络环境对当代学科教育已经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时代和社会发展也对新时期人才提出了更多要求。培养全面自由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了教育教学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书本内容以外,还要增加实践操作,要丰富生活经验,培养成一名智商情商逆商全部正常的优质人才。因此让学生们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尽可能多的获取知识,提高学生们的课堂效率,构建出一个高效的课堂氛围显得格外重要。因此本文结合作者自身教学活动中发现的问题以及总结的经验,结合新课程改革和网络大环境对于初中化学做出的具体要求,对如何提好化学课的课堂效率提出了一些具体的策略。

关键词:网络环境;初中化学;因材施教;慕课

化学是一门通过理论和实际结合探究问题的学科。初中化学是今后学习材料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甚至是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的基础,所以学好化学,在初中时期就开始着手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十分重要。在网络时代的大环境背景下,关于对学生们在课堂上听课能力的培养也十分重要,比如作为老师要思考如何用化学语言化学环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何把生活化网络化的内容与化学学科特性相结合合。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要明晰新时代教育背景下网络并不是害虫,应该有效利用这把双刃剑,取其精华,迫其糟粕,引导学生利用网路学习化学知识,并抛弃旧有备课准备中不再适用的部分。探究出一套适合新课程标准的新教学方法。

1 网络环境在初中教学中的具体作用

改进传统教育模式。当前的时代背景和社会需求要求我们培养能跟得上时代脚步和社会发展的新时代人才,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和反向思维能力。那么相应的,我们在备课和归纳总结时同样需要有创新点和全面缜密的思维。

2 网络环境下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具体策略

2.1 指导学生深入探究个性化学习方式

目前学生利用电子设备及网络学习较为普遍,但也有部分学生执着于书本上的知识。因此因材施教的培养模式也成为了确保课堂教学内容价值最大化的保障。同时,也为学生科学探索精神的培养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比如,目前学校应该引进电子教学设备,投影仪、平板电脑、联网化学实验室等等。对于部分喜欢课外知识,喜欢探索的学生来讲,可以把网上实验室留作课外作业,对于不熟悉网络环境的学生来讲,可以提供学校的化学实验室,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实践出真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更好的将所学知识加以运用。例如在关于有机物的教学活动中,关于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可在浓硫酸的参与下加速进行,故此学生们会认为浓硫酸是酯化反应的必备条件。于是我引导大家观察生活当中的酯化反應现象。经观察学生们发现在做菜是同时加入料酒和醋会使菜变得更香。由此让学生们了解到了浓硫酸和酯化反应的关系。

2.2 灵活运用知识,培养举一反三能力

化学是一门看的见的科学,五彩纷呈的化学反应现象很容易引起学生们对于化学学习的兴趣。所以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我们要注重学生们举一反三能力的培养,也要锻炼他们灵活的思维,不能发生化学方程式倒背如流,但不认识化学现象,不认识化学物品的颜色气味状态,到了实验室也不知道如何应对操作台,在实验室中不懂得药品摆放和什么容器盛放什么药品的现象。故此我们应该尽量多安排实验课,有时候受条件制约可以进行化学实验展示。例如在讲铝热反应相关知识时,同学们对该反应所释放的能量究竟有多少没有直观印象,但铝热反应危险系数大,故此我准备了实验展示课。在保护措施妥当后,点燃镁条同学们的惊呼便开始了。试想一下,就算有的同学日后可能不从事化学相关行业,但我相信这次铝热反应实验将会使他们一生都有印象。此外我会将这节课做成网络演示课,便于同学们重复学习。

2.3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高效学习能力

例如在讲催化剂相关知识时,我告诉同学们把记不住的知识点和错题扫描下来录入电脑中,做成错题幻灯片,将后面所学的所有包含催化剂的方程式全部总结到课件中,一学期下来,同学们都总结了满满的属于自己的资料。而这种方法不但使同学们对高锰酸钾等能做催化剂的物质进行了归类,还给他们带来的积累总结,终身学习,高效长足发展的能力。

在讲物质的分类相关内容时,我组织了同学进行了自我学习。因为目前网络课堂上有很充分的教学资源,包括慕课、ppt、课后作业,都可以在网络上进行。于是我布置了预习作业:根据所掌握的化学知识提前在电脑上绘制化学物质分类表格。在课上除了让同学们展示表格,还在课后对表格进行验收,用计算机统计哪些物质会是学生们的易错点,在日后的复习工作中注意强调。

3 结语

初中化学是初中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科,而网络环境和资源是学生们在未来学习道路上可利用的有效方法,对于网络大环境的下初中化学课堂该如何高效运用,是当下新课程改革过程中一名教育工作者必备的素养。

参考文献:

[1] 张淑兰.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加强学生科学方法、能力的培养.[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3(12).

[2] 杨凌.思维导图的结合对教与学的辅助性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4(10).

(作者单位:甘肃省武山县蓼阳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慕课网络环境因材施教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浅析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慕课环境下的学习者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因材施教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