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应重视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
2019-08-27吴名
【摘 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主要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新课程标准把科学探究提高至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与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要密不可分。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培养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其养成严谨、求实的态度,以及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形成科学的价值观,从而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化学;科学精神;培养策略
回顾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无不闪耀着科学的光芒。电话的诞生,让“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美好愿望变成现实;“阿波罗”飞船成功登月,让人类实现了“欲上青天揽明月”的梦想;霓虹灯的发明,让我们享受到“火树银花不夜天”的视觉盛宴……科学,正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从未有过这样深刻的体验。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现代的学生增强科学意识,高中化学课程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重视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
新课标提倡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兴趣是学习化学的主要动机之一。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使学生对一门学科有兴趣的最好办法是势必使之知道这门学科是值得学习的”。我们要从教师中心转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轨道,科学、合理地优化教学内容,设计出一些创新的内容情境,活跃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学习实践中探索方法、发现问题,并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创新思考来解决问题。变注重学生的思维结果为注重思维的过程,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化学与生活联系紧密,生活中处处涉及化学,从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入手创设情境,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从而使学生的科学素质在化学教学中得以提高。
例如,在学习“铝单质的性质”章节知识点时,可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日常生活中的铝制品,如铝制餐具、易拉罐等,旨在利用学生熟悉的物质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树立身边处处是化学的理念。再如,向学生介绍我国铝制餐具的发展历程,介绍使用铝制品的注意事项,旨在激发学生对研究铝制品的兴趣,从而主动探究铝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创设良好的、立足于实际的教学情境,旨在利用这些教学情境,让学生认识化学、了解化学在我国经济发展、环保事业、人类健康中的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二、重视化学史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激发学生的科学精神
化学史是化学家认识世界、改造自然、创造发明的奋斗史,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穿插讲述科学发明和发现的历史,以及科学家的奋斗故事,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心,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品质。
如学习古代化学工艺时,可以介绍我国发明较早的造纸、制火药、烧瓷器;学习盐时,介绍我国留美化学博士侯德榜毅然放弃在美国的舒适生活,回到贫穷落后的祖国,经过潜心研究,发明了享誉世界的“侯氏制碱法”。
英国化学家原子论的创始人道尔顿,以“黎明即起,午夜方眠”作为治学的座右铭,自学成才。瑞典化学家舍勒原来是一个药店的学徒工,由于他顽强的学习精神,发现了许多气体,并合成了许多有机物。求真理,顽强不屈,如氟单质的制取。从1813年英国化学家戴维开始对氟进行研究,1886年由法国科学家莫瓦桑制得单质氟,期间有不少科学家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很多人中毒,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然而,科学家们还是前仆后继、严肃认真、勇于创新。
通过这些知识的介绍,可使学生更加了解科学家们对科学的态度,研究科学的方法及他们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精神,了解科学技术给社会发展带来的巨大动力,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从中受到良好的科技意识教育。
三、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对化学课程目标的全面落实具有重要作用。加强实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
传统的化学实验只是验证课本上的知识,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从属、被动的地位,他们关注的是实验结果,而对实验的理论背景和实验设计的方法不加思索。这种重结果轻过程、重接受轻参与的做法不利于能力的培养。教师必须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通过自主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只有亲自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学生才能对什么是科学有深刻的理解。以乙烯的实验室制取为例,通过动手实验,学生发现做这个实验存在很多问题;温度没有达到170℃时有副反应;当温度过高时,会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并且这个实验耗时长,不利于操作。由此让学生讨论,自己动手设计整改方案,并提出改进意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乐于创新的精神。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有利于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揭示化学现象的本质。因此,教学中要广泛开展小制作、小实验,并开展自制仪器、自制实验装置的评比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生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總之,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是我们教师必须履行的义务,也是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效途径。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尽可能通过实物、模型、演示实验或电教媒体等创设问题情景,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围绕探究的主题精心设计教学,可使探究的问题步步深入、层层推进,加强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姚青山.高中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作者简介】
吴名,大学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化学教学。
【重要荣誉】
本文收录到教育理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