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命教育视角下学生自我成长的培育

2019-08-27杨梅

课外语文·下 2019年7期
关键词:自我成长生命教育

杨梅

【摘要】生命教育视角下学生如何成长?本文秉持生命是教育的逻辑起点和归宿,以爱己、修身、奉献为主要内容,通过多种渠道多种途径,对中学生进行生命与健康、生命与成长、生命与价值的教育,帮助和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集体、社会的关系,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的态度,学会欣赏和热爱自己的生命,进而学会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关怀和欣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生命教育;自我成长;内涵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生命教育的内涵

近些年,自杀、早孕、虐待动物等一个个黑色的字眼频繁与青少年联系在一起。有资料表明,中国每年有20万人以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特别是青少年的自杀已成为青少年死亡的第一位原因,暴力事件是对他人(物)生命的轻视,也是对自己的身体缺乏尊重和珍惜。这些恶性事件提醒人们,尽快让孩子们在人格上获得健全发展,养成尊重生命、爱护生命、敬畏生命的意识。

人的生命有多个维度。首先,是自然生命,即寿命的长短,决定着人的生命长度;其次,是社会生命,即伴随社会文化和心理基础而发展出的符号识别系统,决定人的生命宽度;最后,是精神生命,决定人的生命高度。基于此,生命教育视角下的学生自我成长,就是要以人的生命为基点,回到个体生命之中,关注个体生命的经历、经验、感受、体验与感悟,开发生命潜能,以生命教育生命。就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激发终极信仰,滋养关爱情怀,学会敬畏、尊重、珍爱自己、他人,乃至万物的生命,以提高个体自身的生命质量并促进社会的和谐、文明和发展。

二、生命教育理念下的学生自我成长策略

生命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理念,认识教育功能到位,领悟教育价值深刻,已被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教育工作者所认可。我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将其贯穿于学生德育的实践中,促进学生生命成长。学生生命成长是学生身心的成长,是学生知识技能的增长,是学生人生觀形成的基础,是学生科学思维方法的提升,是学生个性特长的生长与发展,是学生社会性能力的成长,是教育的前提条件,又是教育的最终归宿,重要性不言而喻。生命教育理念指导下,学生自我成长策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关爱自我——我是谁

中国社会调查所对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武汉等地高校1000名大学生展开了一项针对“大学生心理”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1/4的被访者曾经有过自杀念头。是什么原因诱发了这些正处于最美好时期的孩子有如此不可思议的想法?是对生命的冷漠。作为班主任,有必要加强学生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认识,我利用每年的清明节召开“清明节随想——尊重生命”的班会。

“清明节是干什么的?”

“上坟、烧香、烧纸钱……”

“对,到先辈的坟前清理杂草,用烧香、烧纸钱和摆放食品等方式来祭奠祖先。”

大家有什么想法和感受吗?

同学们都摇头不再说话。然后大家分组讨论,最后大家达成共识:通过扫墓,明确了“我来自哪里、我是谁、我将走向哪里”;了解了生命的由来,意识到生命是短暂的,要敬畏生命,尊重生命;我们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生命,失去了就永不再来!唯有不断努力,砥砺奋进,才不至于虚度光阴,要积极调整生活态度,合理规划人生,使自己的生命充满厚度。

(二)规划自我——我能行

在“规划自我·创意人生”主题班会上,伴随着合唱励志歌曲《我相信》,我和全班共同设计班级成长精彩卡:我在本学年的成长目标、我的成长宣言、我的成长竞争伙伴、我的志愿者岗位、我能养成的好习惯……同时,引导学生讨论“确定了目标,往下我们又该怎么做”以及“如何才能实现目标,达到成功”并达成“(清晰的)目标+(有规划的)行动+(积极的)心态=成功”的共识。接着,请同学朗诵诗歌——《理想》,理性和规划是密不可分的,同学们纷纷畅谈各自的理想和职业规划,同学们在互动中明白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每个人都憧憬着美好的未来,但成长的路上总是布满荆棘,失望和沮丧时常在我们的脑海中萦绕,但我们必须得克服困难,克服自己,不能在失败中沉沦下去。希望大家都能默记“我们的未来不是梦”,为自己的梦想,为自己的未来,去拼搏,去奋斗!坚信“我们的未来不是梦”!最后,全班同学用心地去演唱和品味《我相信》。

(三)管理自我——我管我

班主任工作中我们经常精心设置一个个严密的班级管理网,你管我,我管他,管来管去,核心逃不出一个“他律”。而我们追求教育的至高境界是促使学生从他律到自律,促使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促使学生自我成长。

我针对高中三年不同学段、不同时期集中出现的问题,制定了学生三年的德育发展目标以及与此对应的三年主题班会的活动主题。以小组为单位,每组轮流承办主题班会,主题班会的具体选材、组织、主持、设计、PPT制作要求必须由小组成员全体参与,班主任课后评点、班报、黑板报以及学校各类活动如法炮制。三年扎扎实实的成长系列主题班会,每个小组利用假期创办班刊《乐群》37期,小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负责的版面,每期都有他们的全家福合影。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同学设计、整理、印刷了一本装帧精美的班级名片《明心知往,力行求至》,里面汇总了各个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徽、释义及捧着组徽的全家福照片。这种“成长式管理”陪伴学生自然走入了“自管”(自我管理),他们在集体中学会了合作,在合作中学会了成长,在成长中学会了自律,在自律中学会了立人。

(四)超越自我——让我来!

生命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自我发展及自我实现,培养学生适应不同社会生活与职业变化的核心能力,促使其完善与提升生涯适应的“元胜任力”,如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沟通与交际能力、生活适应能力等。

我在班主任工作中,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学校的青年志愿者活动:走进军营、公安特警大队、消防大队、法院,走进污水处理厂、科技馆、博物馆等,举行棉衣和旧书捐赠、反邪教宣传、红十字救护等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十项研究性活动,并依次完成四项基本任务。十项研究性活动:一次文献查阅、一次网上索引、一次交流研讨、一次问卷调查、一次专家访谈、一次活动观察、一次实地考察、一次实验验证、一次成果发布、一次公益活动;四项基本任务:制作一张手抄报、制作一个PPT课件、制作一个创新型实物作品、撰写一篇研究报告。通过活动的开展,学生开阔了视野,丰富了自身体验,提升了各种能力。通过研究性学习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合作意识、探究意识,提高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规划、实践、动手、合作、创新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意识、社会责任感、集体荣誉感。

生命教育的目的,就是唤醒中学生的生命意识,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生命,让我们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培养学生珍惜、尊重、热爱生命的态度,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使学生善待生命、完善人格、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张曙光.生命及其意义——人的自我寻找与发现[J].学习与探索,1999(5).

[2]李晓蕾.生命教育的生命何在[J].班主任,2018(5).

猜你喜欢

自我成长生命教育
珊珊的选择
搭建心理剧舞台,探寻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
如何在影视欣赏课程中渗透生命教育的有效教学探索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做自己的咨询师:意象画推动内心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