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新课标视角下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与策略

2019-08-27郭宏伟

课外语文·下 2019年7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思维教学

郭宏伟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语文整本阅读的教学也倡导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培养高中生整本阅读能力的教学方法使得高中生的学习能够自主探索。它更有利于培养高中生的探究能力和提高自学能力。本文主要根据笔者的实际经验以及相关的文献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高中生整本阅读能力的教学方法进行一定的分析。

【關键词】高中语文;整本阅读;思维;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整本阅读能力和探究是新一轮语文阅读课程改革倡导的重要学习方法。而实际的高中学习模式强调高中生学习的整本阅读能力,以高中生为主体,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独立探究,交流思想,交换意见,体验探究过程。实现知识的快速提升,也可以有效培养高中生的整本阅读能力与协作意识。并且这种方式更有利于全面提高高中生的综合素养,积极应用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将对高中生的学习产生较为积极的意义,但是当前我国的整本阅读能力徒有其形,培养整本阅读能力的效果不好。本文对如何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培养小组整本阅读能力与学习的方式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一、进行整本阅读的必要性

学生发展的核心素质是指学生为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关键能力,表现在社会责任感、审美情趣、身体素质、学习和实践创新等方面。全书阅读是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基本特征和关键能力的重要手段。没有大量的阅读,学生很难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有良好的综合表现,也很难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人类的成长需要精神的滋养。学生的阅读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教育和自我升华的过程。目前普遍现象,学生很难根据课标的要求在课堂教学时间完成小说和学术著作的阅读任务。课外阅读必须扩大,否则“全书阅读与讨论”将成为一篇空白论文。高中生忙于复习问题和考试。即使他们读过,也大多是单篇文章,或是阅读、拆分和娱乐网络。教师的阅读指导主要是一篇短文,注重答疑技巧。当然,一篇文章有其可读性,但缺乏全面的理解,很难形成一个系统,这不利于整本阅读能力的建设,很难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也不利于提高思维质量。阅读整本书有助于纠正浮躁的思想,恢复阅读的本质,引导学生进入思考的深度和高度,把学生对整本书的阅读和他们自己的理解结合起来。学生可以用各种方式展示他们的阅读经验,可以将在课后阅读的书中学到的表达技巧在考场上应用。高考只是人生的一次考验,面对未来社会和生活中更多的挑战,阅读整本书所获得的经验和营养将支持学生走得更远、站得更高。

二、目前整本阅读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老师的知识碎片化,系统化程度不高

目前,语文阅读教学在高中教育中存在的最为主要的问题就是教育者的知识点比较零散、系统化程度不够。语文阅读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教育者教育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但是教育者们的教育知识不系统,过于零散,不利于教育者建立一个完整而又系统的多维教育的知识体系。

(二)在课堂上老师对于高中生的关注度不高

无论哪个高中生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他们总是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认可。因此,为了调动高中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对学生阅读的课堂评价程度还不高,从发展的角度看待高中生,老师要善于发现高中生自身的亮点,鼓励高中生进行评价。例如,当一个高中生的答案完全错误或者没有实用价值时,他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得到鼓励,如果我们讨论更复杂的语文阅读问题,那么高中生就不敢说话,不敢举手,也有可能是一些同学的回答引起了哄堂大笑,但如果学生们坚持从这一点开始,受到了老师的表扬,树立了学生的信心,他们就会慢慢地开始积极回答问题,答案也会变得越来越有效,并且也会提出问题,理解语文阅读中的问题,总结和反思自己所学的语文阅读知识。只有当他们对相关阅读知识有了透彻的理解,才能使高中教师培养学生整本阅读能力的教学更加合理和有效。

(三)整本阅读能力的培养,提高高中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除了深刻理解创新理念外,我们的教师必须在教学活动之前富有创造性。特别是在提倡教育质量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发挥高中生的主体作用。例如,在案例分析中,传统的教学方法更注重解决问题的思路,并根据问题类型的常规和分类来模仿传统的解决方案。它主要依靠非思维和记忆来解决问题,很容易限制思维,把教学与问题解决分开。针对这种情况,我注重传统的解题思维,运用非常规思维进行有效的分析,不断提高高中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以多种方式创造机会,培养高中生的想象力;其次,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采用整本阅读能力的实施适应了新课程改革的现状。高中生可以通过相关的试验进行学习并掌握相关知识。新课程的语文阅读教学理念侧重于科学探究和整本阅读能力意识的培养。

(四)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高中生的阅读能力

要实现全体高中生的整本阅读能力的发展,真正实现语文阅读学科的整体性,让所有高中生积极参与到语文阅读学习,积极发挥优生的榜样和领导作用,并且这一学习模式有利于高中生参与的探究和交流过程,可以真正让所有高中生共同学习,可以锻炼整本阅读能力,使探究活动多样化,认知多样化,更有利于全体高中生的整本阅读能力的发展。当前实行的整本阅读能力培养模式是高中生在新课程改革下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有必要掌握合理的教学模式的应用时机,使整本阅读能力的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亮点,用更少的努力取得更好的成果。我们必须根据具体的阅读教学内容和高中生的不同接受程度来确定教学难点,使得实际的整本阅读能力培养主要针对那些复杂而难的文章进行探究,既能吸引高中生的注意力,又能发挥课堂的优势。在小范围内,通过深入沟通和讨论来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相反,如果你忽略了教学内容和高中生的实际学习的情况,无论使用什么文章进行整本阅读能力培养,不仅会使高中生失去新鲜感,影响高中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动机,也会使培养高中生整本阅读能力变成一种形式。

语文阅读教育的目标就是使得学生具备独立的阅读能力,并且在阅读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自身的阅读情感方面得到体验。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在进行实际的阅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一定的阅读方法的教学。笔者在实际的教学中总结了以下的阅读方法:

略读法,由于某些文章的重要性相对较低,因此没有必要对其全文进行逐字逐句的阅读,此时就可以选择采用略读法来进行阅读,也就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有选择性地进行实际的阅读。

精读法,对于特别著名的文章或者教师认为对学生的成长以及语言的积累十分重要的文章就需要采取精读法,利用精读法进行实际阅读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完全投入在实际的阅读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进行默读,同时还要开动脑筋对其内部的含义进行思考,通过这种方法使学生最快地养成阅读的习惯。

三、结束语

总之,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教学时要更加注重对高中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在进行实际的语文阅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在阅读中强化整本阅读能力,让高中生真正学会语文阅读。让高中生在学习中思考,在实践中升华自己的思想感悟,保证自身知识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高金娥,刘秀娟.浅析积累在高中阅读教学中的实施[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8).

附   注

本文系2019年度洛阳市基础教育科研课题(课题名称: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生整本书有效阅读与探究。课题立项号:LYKT190103)的成果。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思维教学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