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策略的研究
2019-08-27乔爱萍
乔爱萍
【摘要】我们运用多元化的早期阅读活动形式,总结出“环境熏陶—材料吸引—教学渗透—活动促进”四步发展策略,提高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指导幼儿阅读的能力,引导幼儿喜爱阅读,学会阅读,展开想象,探索创造,提高幼儿阅读能力。在自主阅读中成长自我,完善个性,促使幼儿主动阅读,快乐阅读,享受阅读,最终成为喜爱阅读、会阅读的孩子。
【关键词】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早期阅读是指0至6岁的学前儿童凭借变化着的色彩、图像、文字或者凭借成人形象的读讲来理解读物的一种活动过程。早期阅读在促进儿童智力发育、丰富其知识、发展其个性、提高其语言能力等方面都有积极意义。我们所说的阅读能力是一项独立的能力,是一切学习的基础,这种能力的形成,应该从小培养。心理学家认为,2至3岁是幼儿口头语言的发展期,4至5岁是儿童书面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法国教育与社会心理学家科恩撰文提出:“儿童在六岁前较之六岁后共更容易学习阅 读,儿童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应该平行,因为这两者的学习差别并不大,听、说、读、写应从最小年龄开始发展。”为使语言得到快速发展,我们应注重幼儿早期阅读的培养。
如何促进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全面发展呢?我们通过早期阅读环境的创设、教学观摩、交流研究等活动,在教学实践中探索总结出促进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环境熏陶—材料吸引—教学渗透—活动促进”四步发展策略。它们之间彼此关联,相互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循环往复。这一策略有效地提高了幼儿早期阅读的能力。
一、环境熏陶,培养幼儿早期阅读的兴趣
“人是环境的产物”,意味着在人的发展上,环境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力。孔子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 其臭,亦与之化矣。”充分说明了环境的熏陶作用。所以通过在幼儿园构建美观的、适宜的、多元的阅读环境,吸引每一位幼儿参与阅读活动,使幼儿与书为友,以书为乐,在愉悦的气氛中阅读是促进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全面发展的首要策略。
以校园大环境的熏陶潜移默化激发兴趣。园舍墙壁为幼儿提供故事背景,精美的画面、园所场地设置漂亮小巧的小桌椅,孩子们可结伴看书。为提高幼儿对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度,给户外活动区和玩具配以相应的文字。校园广播也是老师和小朋友每天都能见到的好伙伴,早晨它总是按时响起,迎接师生的到来。广播内容丰富,有国学经典、童话、儿歌、古诗等。
以班级多元环境的交互作用培养幼儿图文的敏感性。创设班级图书馆、图文区域等。教师在班级内创设“图书馆”,精心挑选一些经典图画书和绘本方便家长、孩子进行阅读,主题墙饰帮助幼儿总结梳理所学的内容,活动区图文并用,如“认知区”“小手真能干”“娃娃餐厅”“图书区规则”“故事表 演台”等。
二、材料吸引,提供适宜阅读材料,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材料也就是适宜幼儿阅读的书籍。要让幼儿减少阅读困难,使幼儿有可选择的图画书,看得懂,看得明白,幼儿就会保持阅读兴趣,积极主动地去看书。图书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难度在幼儿最近发展区内。因此,为他们选择内容短小生动、情节简单,贴近幼儿日常生活常识经验的书。画面色彩鲜艳明亮、单幅画页、版面大而精美、语言生动形象、词汇和语句多反复重叠的图书,幼儿读来上口,有韵律感,如《小铃铛》《小羊过桥》。
中班幼儿想象有意性水平的提高,因此为他们选择主题突出、内容有变化、情节易懂、有悬念但不过于曲折的图书。画面形象生动,绘画线条和色彩的运用更为丰富,拼贴画、水粉画、色铅笔画等均可。图书语言词汇丰富,有描绘故事意境和人物内心情感的优美语言,如《三只小猪》《捉迷藏》。
大班幼儿随着神经系统的成熟,虽然他们的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但是却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的初步萌芽。因此为他们选择多种题材和形式的优秀故事、童话图书。情节应跌宕起伏,人物心理和情感富于变化,画面的线条色彩及构图丰富,体现出人物性格特征,语言细腻,幽默富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浪漫色彩,蕴含着深刻主题的图书,如《小马过河》《小熊的阳光》。
三、教学渗透,使幼儿“学会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引导幼儿学习掌握正确阅读的方法,使幼儿会读书,有喜欢读书的兴趣,有爱读书的习惯。教师要引导幼儿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使幼儿在图书阅读中学会阅读,学会想象,学会创造。
小班阶段注重培养幼儿早期阅读兴趣。小班年龄段幼儿的早期阅读活动具有接受性的特点,他们的问题以“这是什么呀?那是什么呀?”的句型为主。为激发幼儿自主阅读的兴趣,要从图书投放和阅读引导两方面,采用以下策略:采用材质多样、色彩鲜明、形象可爱、内容短小、情节简单的故事图书进行教学。
中班阶段重点引导幼儿学会正确有序地观察画面的方法。教师指导幼儿阅读时要注重进行读图意识的培养、读图思考的培养、读图顺序的培养、读图细致的培养、解读符号的培养和读图能力的培养。
大班幼儿加强自主阅读能力。根据大班幼儿认知水平,引导幼儿实现“自主阅读”。早期阅读能力发展的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幼儿自主阅读的能力,使幼儿在自主阅读中成长自我,完善个性,达到主动阅读、快乐阅读、享受阅读,最终成为喜爱阅读、会阅读的孩子。在指导大班幼儿阅读时可采用多種方法,如问题导读法、自我提问法、反思质疑法、假设预期法等。中国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创新源之“好奇”与“质疑”。《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要求,要培养幼儿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帮助幼儿提高自主阅读能力。
四、活动促进,家园共育
组织系列图书阅读活动是对早期阅读活动的巩固与深化,是积极有效的好方法。教师、幼儿与家长通过一起参加阅读活动,共同提高对早期阅读重要性的认识,并能有效地指导幼儿进行早期阅读。
家园共育,每天定时定点看书活动。在一日生活中,给幼儿提供定时看书机会,培养每天看书的习惯;教育家长在家庭生活中,也与幼儿确定固定看书的时间,并做好记录,交给教师。家园联系,填写阅读记录卡。督促幼儿坚持读书。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努力探索,有效地培养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周兢.早期阅读发展与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杨立欣.走进早期阅读[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
附 注
本文系甘肃省定西市教育科学2017年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课题名称:提高农村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策略的研究。课题立项号:DX[2017]GHB59)成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