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模块化”改革国际经验检视:以德国和苏格兰为例
2019-08-27李军
李军
摘要:模块化作为一种改革现代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手段,能灵活适应经济、技术和社会变化,提高职业教育的一致性和效率。缘于“职业贯穿教育”和“教育是为了工作”不同理念的德国、苏格兰代表了职业教育模块化改革的两种不同路径。德国和苏格兰不同改革模式对世界各国职业教育模块化改革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尽管都强调对职业发展与职业教育培训的理论关注,但如何建立一个连贯透明、反应迅速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已成为职业教育模块化改革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职业教育和培训;模块化;国际经验;德国;苏格兰
课程改革是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2019年2月,国务院颁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二十条”)强调,职业教育总体目标之一是从追求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转变。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推进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标准建设是贯彻实施职教二十条的重要举措。西方国家方兴未艾的“模块化”课程建设对提高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教育学意义上的“模块化”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美国高等教育[1]。20世纪60年代欧洲国家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开始关注模块化教学对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优势,并开启模块化课程改革的先河。英国工程行业培训委员会1968年推出了一套工艺培训的模块化系统,标志着这种职业培训方法开始盛行,不久其他行业纷纷效仿[2]。20世纪70年代中期,国际劳工组织针对发展中国家工人推进“工作技能模块”项目,首次在世界范围内探索模块化的教育和培训方法。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为迎接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的浪潮,各国相继启动教育改革,都涉及到模块化课程的引进、借鉴和本土化发展。模块化经常被视为一种改革现代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手段,能更好地顾及学生的差异和对技能习得的个性化需求,培养的学生具有更灵活的技能组合,能多层次、宽口径地适应经济、技术和社会变化,从而提高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系统性、一致性和功用性[3],模块化在改革现代化职业教育和培训方面的价值凸显。
近些年来,模块化教学模式引起我国教育学界尤其是职业教育学界的关注。以“模块化”和“职业教育”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搜索,发现多数研究都集中在“模块化”在某一学科、课程中的设计运用和某一学院(单位)“模块化”的集中实践,鲜有系统、全面的对“模块化”的研究。本文重点探讨苏格兰、德国职业教育“模块化”改革如何进行、其理论底蕴是什么等问题,以期对职业教育的“模块化”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一、德国职业教育模块化改革
德国职业教育以双元制闻名于世。双元制职业教育整个培训过程是在企业和职业院校进行,并且以企业培训为主,企业中的技能实训和在职业院校中的理论教学密切结合。德国“工匠主义”理念是双元制体系的价值核心,奠定了德国各类职业资格的立法基础,决定了德国职业教育培训的主要特征。“工匠主义”和其所衍生的基本标准体现在1969年颁行的《职业培训法》中。“工匠主义”是德国教育理念——职业贯穿教育的具体体现:强调通过职业培训获得技术资格,这种职业资格是学生就业后评定其工资水平和获得相应社会保障的基础。双元制教育主要关注职场中个人是否具备胜任工作的技能——个人工作谋生的先决条件和个人职业发展的基石。德国双元制模式不是简单地提供岗位培训,而是向有就业需求的人提供职业培训,不仅注重岗位基本技能,还特别强调多元职业能力的培养。
德国每个职业所要求的职业技能都由相应的职业总则设定。这些总则包含完成相应职业工作任务所必备的技能和知识,涵盖3万多个工种,具体标准包括:基于长期、广泛的行业技能需求,而不仅是基于个别企业的需求;面向有从事某种职业活动意向的人,不论其年龄大小;提供多样的基本职业技能培训;确保具备继续培训和职业发展的基础;拓展个人知识和技能应用的能力[4]。
几十年来,德国双元制一直是职业教育研究的主要议题。双元制成功之处在于,年轻人完成基础(初级)培训后,可以顺利找到工作。与欧洲邻国相比,在过去40年里,德国的年轻人失业率一直较低。尽管双元制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取得了不少突破,但也面临巨大压力。双元制对潜在受训人员的吸引力開始减少,雇主提供培训机会的意愿下降,国家培训资源急剧减少[5]。一方面,培训机构因为成本高而正在减少培训次数;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很难找到合适的受训人员,因为与高等教育相比,它们提出的培训条件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正在减少[6]。此外,教育标准不断提高、学员的异质性不断增加、差异化培训需求增加、学员平均年龄增加、企业培训条件发生变化等都是双元制面临的巨大挑战[7]。毫无疑问,这些挑战不仅涉及双元制本身,而且还植根于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并影响整个德国教育体系和结构。
模块化课程设置和培训提高了培训的灵活性,给双元制改革带来了希望。“模式化课程具有前瞻性,能在职业教育改革中发挥关键作用”[8]。德国工业和贸易协会曾提出一个“卫星模式”来界定模块化改革——模块课程如同一个个小卫星,围绕核心(职业技能)旋转[9],希冀模块化改革对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和不断提高的技能要求及时作出响应;以个性化的培训方案应对不同潜质学员的培训需求。德国职业教育模块化改革所涉及的职业种类范围并不大,因为支持和反对模块化改革的两派势均力敌。德国职业教育模块化改革的争论更多涉及教育政策层面而不是操作(教学方法、教学结构等)层面。
德国模块化课程与职业技能紧密关联。在德国,“资格”一词与“职业(德语为Beruf)”高度相关,源自于19世纪“工匠主义”导向的教育体系的兴起[10]。工匠主义是双元制的基础:定位于工作导向的职业技能培训,辅之以理论知识传授和通识教育,培养了大批社会和企业认同的技能型工匠人才[11]。
对于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来说,一个广泛的共识认为模块化课程的兴起在于其灵活的培训内容组合。这种灵活性能够对不断变化的工作要求作出反应;能够以个性化的培训应对不同学员的个人潜力和需求。德国模块课程源于将复杂的职业类别拆分为较小的、差异化的、可以独立评估的部分,在设计模块时,都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区、不同企业以及受训人员个人的差异化教育培训需求。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德国模块化课程设置没有统一的模式,主要体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分离模式。在这种模式中,职业初始培训和继续培训是分开的,不同的机构分别负责职业初始培训、继续教育培训和职业资格培训。这样的分离导致培训学员疲于应付不同机构提供的不同培训,难以适应不同模块的教学目标、方法和内容。分离的后果是微观层面教学目标、教学水平缺乏连贯性,受训者面临着不同的模块提供者的不同且往往不相容的教学方式、学习目标和教学方法。二是综合模式。引入“职业教育通行证”作为认证单个模块的工具,“职业教育通行证”中的单元认证为各类学习培训、再培训和在后期职业阶段获得总体初始资格认证提供更便捷灵活的机会。这种模式旨在克服断续式分离的缺陷,职业初始、继续培训都统一在一个机构中,整合培训目标、内容的先决条件是参与培训机构的密切合作[12]。
二、苏格兰职业教育模块化改革
与德国双元制不同,苏格兰的职业教育模块化课程深深嵌入国民教育体系中。苏格兰的教育理念是“教育是为了工作”。在苏格兰,人们一般在公立学校接受强制性全日制教育直至16岁。年满16岁后年轻人面临多种选择:继续在普通中学学习;在职业学院开始全日制课程学习;进入青年培训项目(2年综合工作经验和培训)后找工作;上大学或者失业[13]。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如果年满16岁的孩子不愿上普通中学而是想学习感兴趣的职业课程,那么他们面临着较大的困难:一方面,他们难以费时费力获得不同机构颁发的职业证书(不同机构会举行不同的考试);另一方面,虽然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加了针对失业者的特别培训帮扶计划,但这些课程缺乏国家认可。此外,即便不少职业学院提供了一些技能型课程,但不能灵活应对不断变化的技能需求。这些因素都导致16~18岁青年人的教育和培训参与率低,游离于就业市场之外。
苏格兰职业教育模块化改革旨在改变这一现状,强调对困境学生群体(成绩差或者成绩不合格,辍学生等)的支持,提供更灵活的学习方法和个性化培训路线。这些改革倾力于以不同方式帮助学生取得以就业为导向的核心技能课程的成绩(资格)。1984年,苏格兰通过引入国家证书项目来实现职业教育模块化改革。此次改革旨在延展青年人个人选择的多样性;建立对行业和个人需求反应更灵敏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制度;加强职业教育系统的协调与整合;提高职业教育的组织效率;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提高教育和培训的参与度。苏格兰职业教育委员会确定了六大类职业教育模块:以就业为导向和证书职业能力的模块;专注于就业准备的模块;为进一步提升技能的升级课程模块;高级课程模块;职业核心技能模块;就业技能学习模块[14]。苏格兰对职业课程都进行了改革,从由国家规定的教学大纲决定的知识型课程转变为基于能力展示的模块体系,教学和考核方法也相应发生了变化。
目前苏格兰有3000个职业教育模块覆盖了所有的职业领域,模块本质上是职业化的。学生们可以通过普通教育全日制课程或者继续教育来学习模块,对于在职人员或失业人员可以参加政府培训计划来学习。所有模块课程由苏格兰职业教育委员会在国家层面认证。所有通过模块学习且考核合格者可以获得相应证书或资格。国家证书为不同个人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权威认证的职业(就业)资格,为课程规划和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共同的基础。因此,采用模块化系统可以部分解决义务教育、职业教育乃至高等教育衔接不连贯的问题。
国家模块化课程是自给自足的学习单元,其持续时间为40小时。每个模块都由“模块描述符”(module descriptor)[15]定义。模块描述符最重要的部分是指定了要学习、评估和认证的内容。这可以由教师完成,也可以由大学内的教学机构、教育行政部门来完成。模块描述符最重要的部分是学习成果,学习成果涵盖三个方面:知识及其运用,关键职业技能和行为。单个模块可以作为独立单元或以不同方式组合以满足个性化需求。在许多情况下,学生学习的课程主要取决于与企业雇主的协议要求,即便是一个模块,只要通过相应考试也可获得国家证书。
苏格兰职业教育模块课程国家证书模式系统反映了如何提高培训参与率的想法,尤其强调培训不应与特定模式和地点相关联。国家证书模块课程可以在学校、学院和社区中心以及工作场所通过开放和远程学习获得。
三、职业教育模块化改革的理论意蕴
虽然职业教育模块化改革是一个操作层面的实践,但任何实践都离不开理论的支持。
职业发展与职业教育和培训之间的关系具有强烈的经济学意蕴。职业可以被看作是资格和经济活动的关联体,对资格作出一定规定性从而在特定的经济活动领域建立起入职门槛[16]。从这个角度看,职业不仅被看作是一个由任务和能力(技能)所界定的职能范畴,也被看作是一个经济战略范畴。
在正规教育制度中,教育和资格不仅有助于职业技能的形成,也是在劳动力市场赢得竞争的充分保障。从社会学意义上讲,职业意蕴不仅是技能的习得,更是个人融入社会或机构的路径。职业资格的获得有助于個人融入社会,而融入社会也会促进职业技能的提升,二者相辅相成。这也是德国“工匠主义”强调“职业资格证”是人参与经济活动、分享经济成果和社会福利、融入社会的必要条件的理论基础。
职业并不总是一成不变的。经济活动、组织结构变更、科技发展等都可能导致旧职业的消失和新职业的出现。例如,自动化和计算机的运用导致了新职业(如程序员)的出现。20世纪90年代,由于社会经济的变化与发展极大地影响着职业实践,职业结构面临着强大的压力,必须集中和整合,至少是部分整合。职业教育和培训对这些发展作出反应,以适应新的职业和职业结构的变迁。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促使职业教育体系在不断适应社会变革中逐步调整和完善。现代制造业从“泰勒主义——福特主义”向大规模制造转变,单一知识难以适应职业多元化的分层。职业多元化必然导致职业“角色的扩展”[17]。引入模块化可以被视为一种应对不断扩大的职业领域所带来的压力的策略。这在苏格兰的案例中尤其明显:原则上,模块与一个特定的职业没有直接关系。对于不同的职业,可以采用相同的模块,这意味着这些能力对于多个职业是必要的,这为跨模块化方案的进展和转移提供了大量机会。因此,传统行业特有的技能可能会受到压力,行业和教育之间的联系可能会受到干扰。事实上,苏格兰避免了这种情况,因为在一些职业部门,苏格兰职业教育委员会和相关行业机构就特定模块课程进行了谈判。业界能确保新的模块化课程反映其职业部门的需要。与此同时,模块化为职业院校提供了机会,为以前没有入职资格要求的职业领域(如休闲和娱乐、媒体等)设计新的学习课程。在德国,尽管不同职业模块化课程系统已经开发出来,但即便在同一行业内,职业资格教育培训和学徒培训(初始培训)之间的差异巨大,这从德国职业教育模块化改革两个模式的分野可以洞察到。从职业发展的社会学角度来看,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模块化体系不能忽视特殊性的需要和功能。
当代认知科学拓宽并加深了我们对学习行为的理解,尤其是职业教育和培训——人们如何获得职业技能的理解[18]。为了应对当代世界快速发展和职业结构、种类不断增加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人们需要获得更多新的技能以应对变动不拘的社会,即人们必须获得解决问题的技能。最近认知科学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是分析知识和技能的习得。通常陈述性知识(“知道什么”)和过程性知识(“知道如何”)在创造性解决问题方面都很重要。对于职场新手来说,由于缺乏对这一行业学科知识的了解,他们只能依赖于培训掌握的程式化标准和程序,对问题作出反应,因此,模块化课程培训对于他们来说就显得很有必要。模块化课程培训将学生融入到职业场景中,让学生了解所有的过程和技术,从而掌握解决特定职业工作问题的技能。现代社会对抽象知识的需求不断增长,不仅要理解某一工作的整个生产过程以应对难以预料的风险,同时也强调个人特质,包括独立决策、解决问题以及与同事沟通的能力。
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和培训应强调通用的技能和陈述性知识,而不是针对某一特定职业的过程性知识。不论在苏格兰还是德国的模块化课程培训中,模块化课程更多是针对工作技能(Work Skills)而不是工种技能(Job Skills)[19]。
在苏格兰的职业教育模块化体系中,通过不同职业技能学习和培训,可以获得某一职业专业能力。原则上,模块的内容是比较通用的级别。学校和教师有机会在模块内部和模块之间稍作改变,但空间有限。由于每个模块都是一个相对较小的单元,模块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需要自由组合,这往往会导致某些模块描述符中对知识和技能的定义可能会模糊不清。
独立的德国模块系统是建立在特殊性基础上的,因此有足够的机会在特定的工作真实的情况下进行教学。然而,有人认为,领域的定义过于狭窄,陈述性知识在职业培训课程的核心中占据了太多位置。狭窄领域的问题尤其适用于学徒训练。虽然程序知识和陈述性知识的习得是相互关联的,但是学习情境或语境的变化是有限的。由于职业或工作的定义很狭隘,教师(培训师)只有很少的机会来改变培训的“背景”。陈述性知识是职业培训课程的核心问题。德国职业教育中极具特色的学徒培训,模块化课程扮演着一个重要角色,至少能部分解决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关联,因为学徒培训将关注更广泛的定义职业领域从而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程序性知识与陈述性知识方面。
四、职业教育模块化改革的国际意义
推进职业教育模块化改革是世界职业教育实现创新发展、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培养更多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举措。尽管苏格兰和德国在职业教育模块化改革的范围、形式和经验上各不相同,但模块化改革对世界范围内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对组织(企业)和个人特定培训需求的响应性
一个有潜力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应对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所引起的职业技能提升,不论是来自企业还是个人的需求,作出及时反应,基于个体差异和需求保持培训模块的多样性,从而纾解职业培训的压力。因此,对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响应体系要求在培训内容和培训模式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职业教育和培训必须为各种不同的企业和个人提供定制培训。不同的人需求不同,有的人可能有一个明确的工作计划,想学习一些技能从而胜任这份工作;有的人对自己的未来或者工作只有模糊的想法不想系统学习繁杂的知识,针对这些不同群体的定制培训意味着,职业教育和培训需要能够提供个性化的培训模块课程。
(二)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的一致性
一个透明的系统意味着培训形式、方法、课程和教学方法都有明确的学习成果导向,一个模块资质与另一个模块资质之间的关系是明确的,模块认证国家标准是明确的、完善的。让“消费者”能够清楚地看到模块化课程职业培训与职业晋升和提升机会的关联性。模块的多样性不应因培训的内容或地点差异而妨碍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的变化、运动和进展。
苏格兰和德国的经验值得借鉴,苏格兰和德国有一个共同之处,即模块化被视为使培训更符合职业实践的一种手段,也被视为发展一种更协调和连贯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的一种手段。但实现这些目标的模块化战略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每个国家的社会经济状况、教育理念等因素。
在苏格兰,模块化课程嵌入全日制国民教育体系中,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所有的职业课程都被大量的模块所取代,这些模块是由国家机构——苏格兰职业教育委员会开发、协调和认证的。苏格兰职业教育委员会包括来自业界和教育界的代表,是职业教育的执行层;他们通过职业教育模块化课程开发小组开展工作,这些小组负责编写不同职业新的或修改模块化课程内容。每个开发小组包括若干来自大学或职业学院的教育教学培训专家、一名教育部门官员和一名行业代表。苏格兰职业教育委员会主导着一场由“自上而下”的改革。苏格兰的做法是创建一个容量大、种类齐全的课程模块,原则上,这些模块并不是针对某一个特定的职业实践,模块可以自由组合,这样形成的模块链可以满足所有职业技能的要求。模块课程可以单独认证。国家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模块课程是围绕职业教育的培训体系构建的培训单元。每个模块都有入学要求和学习成果明示,允许学生和培训师/教师运用不同的学习方法或培训形式。整个模块化系统的自由组合是无限的。模块多样性是创建透明、连贯培训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或策略。学生可以在不同的时段、地点集中或自主学习许多模块以形成某些职业从业所需的宽广的陈述性知识和过程性技能。同时,模块的自由组合满足了不同职业的多样性需求和个人学习不同职业技能的意愿。苏格兰的改革是创建模块,然后将模块构建成课程,构建的模块课程通常具有成“体系”的特点。原则上,单独的模块不针对特定的职业进行定义,而特定的职业允许同一模块用于各种资格证书。
开发和认证模块集群的这种战略是德国模块化改革的起点,与苏格兰不同的是模块化等课程改革不能由政府强制实施,提倡企业(机构)主导,尤其是在学徒培训中,更多的是“自下而上”地进行。在初始培训和学徒培训这两种情况下,模块化课程系统都是根据职业领域或行业划分的。所有的模块课程更多的是针对学徒培训,鲜有嵌入全日制职业教育实践中。社会企业尤其是企业雇主的需求对模块化课程设置的影響非常明显。职业教育和培训制度的多样性可能会让人感到困惑,因为太多不同的课程和项目导致了非常具体的资格。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受训者和雇主不知道选择哪一门课程,一旦学员或学生选择了某一特定的流程或课程,就没有明确的机会转移到另一种类型。尽管如此,不同部门的培训体系所强调的核心知识和技能是相似的,因为掌握陈述性知识发展可迁移的技能被认为是更重要的。因此,职业实践变化的影响以及对新课程、教材和培训方式的需要导致不同部门具体培训课程的内容、培训模式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虽然德国“职业通行证”在不同行业或职业之间筑起了职业变动的藩篱,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个人职业发展和进步的机会,但不同职业模块课程的相似性可以减少职业变动的阻力。相同的模块可以用于一个职业领域内的不同资格。因此,获得多个职业资格变得更容易,因为如果受训者想要获得第二个职业资格与已经获得第一个职业资格相关,那么第一个资格已经学习的模块课程学分可以转移到第二个职业资格的认证。如果受训人员无法完成整体资格认证,已学过的模块课程可以记录学分,以便以后继续培训或作为不同资格认证课程的一部分。
此外,建立清晰的職业总则对科学、系统开发职业教育模块化课程十分重要。职业总则主要规定了模块课程培训的内容,列出了构成培训框架和课程基础的内容清单。为了实现模块的功能,还必须明确每一学习过程应掌握的职业技能。职业总则对设置模块化课程提供了范围和标准,这种结果导向对于确保模块的综合功能是必要的,即各个模块的结果有助于整体资格的目标,即为受训者提供足够的“职业能力”。
参 考 文 献
[1]Theodossin, E. The Modular Market[M].Bristol:The Further Education Staff College, Coombe Lodge, 1986.
[2]Roberts, I. Modular Structures: Their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M]//in: Twinning, J., Nisbet, S. & Egarty, J. (Eds) World Yearbook of Education (London, Kogan Page),1987.
[3]E. De Bruijn & C. Howieson. Modula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Scotland and the Netherlands: Between Specificity Coherence[J]. Comparative Education Vol31,No1,1995.
[4]Brand, W. Change and Consensus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The Case of the German “Dual System”[M]//in: Finlay, I., Niven, S. & Young, S. (Eds) Changing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An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London, Routledge), 1998:103-122.
[5]Munk, D. Kein Grund zur Eu(ro)phorie. Anmerkungen zu zentralen berufsbil-dungspolitischen Kontroversen des “Memorandums der Kommission fiber die Berufsausbildungspolitik der Gemeinschaft ffir die 90er Jahre”, Zeitschrift fir Berufs-und Wirtschaftspadagogik, 1995,91, 1:28-45.
[6]Sloane, P.F.E. Modularisierung in der beruflichen Ausbildung-oder: Die Suche nach dem Ganzen[M]// in: Euler & Sloane, 1997. 223-245.
[7]Keune, S. & Zielke, D. Individualisierung und Binnendifferenzierung: eine Perspektive fur das duale System?, Berufsbildung in Wissenschaft und Praxis, 1992,21, 1, pp. 32-37.
[8]Deligoz, E. Thesen zur Reform der beruflichen Bildung. Keine Patentrezepte, aber gute Ansatze durch Modularisierung[EB/OL]. 2000. http://www.ekin.de/politik/positionen/ ps_soz_0002.html.
[9]DIHT(DEUTSCHER INDUSTRIE- UND HANDELSTAG. Leitlinien Ausbildungsreform. Wege zu einer modernen Beruflichkeit (Bonn, DIHT). 1999.
[10]Michaela Brockmann, Linda Clarke and Christopher Winch:Knowledge, Skills, Competence: European Divergences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VET): The English, German and Dutch Cases[J].Oxford Review of Education, Vol. 34, No. 5 Oct., 2008:547-567.
[11]Deissinger, T. & Hellwig, S. Apprenticeships in Germany: Modernising the Dual System[J]. Education and Training, 2006,47(4/5):312-324.
[12]Sloane, P.F.E. Modularisierung in der beruflichen Ausbildung-oder: Die Suche nach dem Ganzen, in: Euler & Sloane,1997:223-245.
[13]Cathy Howieson. Parity of Academic and Vocational Awards: The Experience of Modularisation in Scotland[J].European Journal of Education,1993, Vol. 28, No. 2.177-187.
[14]Clarke, S. Scottish Outcomes: The Changing Rol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Scotland[R].Glasgow, Jordanhill College of Education, 1992.
[15]E. de Bruijn and C. Howieson. Modula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Scotland and The Netherlands: Between Specificity and Coherence[J].Comparative Education, 1995,Vol. 31, No. 1 (Mar., 1995):83-99.
[16]Mok, A.L. Beroepen in Aktie; Bijdrage tot een Beroepensociologie (Meppel, Boom). 1973.
[17]Roger Harris and Michelle Simons. Adult and Vocational Educators: Their Changing Work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J].Counterpoints, Vol. 219 (2004), pp. 137-151 Peter Lang AG.
[18]Raizen, S.A. Learning and Work: the Research base (Discussion Paper)[R]. Contribution to the international Seminar on Linkages in Vocational-Technic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19-22 March, 1991, Phoenix, Arizona, USA (Paris, OECD).
[19]Ertl, H. & Sloane, P. A Comparison of VET Structures in Germany and England: Contexts of Complex Teaching-learning Environments[M]//in: R. Mulder & P. Sloane (Eds). New Approaches to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Europe (Oxford, Symposium Books,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