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方法与实践

2019-08-27张娟

课外语文·下 2019年7期
关键词:个性化阅读初中语文方法

张娟

【摘要】作为语文教学的枢纽所在,阅读将对学生知识技能的获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产生极大影响,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势必要立足学生主体地位,展开个性化阅读教学。因此,本文将从个性化阅读的内涵与特征展开分析,进一步提出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个性化阅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初中语文;学生;个性化阅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新课标明确提出,阅读即为师生与文本间的对话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势必要改变以往的讲授式的阅读方式,而是要准确认识到学生是独立发展的个体,每个人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各不相同,对于同篇文章的阅读可能会产生不一样的情感体验与见解。所以,教师需重视对学生展开差异化教学,多倾听学生的独到见解,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相应的发展。

一、个性化阅读的基本概述

(一)内涵

个性化阅读是指在新课改背景下,要求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指导、组织作用,设计灵活有趣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阅读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能充分调动自身的生活经验,所积累的知识储备、个性爱好等,在阅读过程中,逐步收获独属自己的个性感知,能学会独立思考,进行创造性的一种阅读方式。

(二)特征

1.自主性。阅读关键在于自己读,学生自行接触阅读文本,用自己的眼去翻阅感受,并运用手中笔墨来充分记录自己阅读过程中遇见的优美文字,还有心得体会。学生会将阅读当成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并在阅读过程中学会主动思考和探究。

2.差异性。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不同人采用的阅读方式也是不尽相同,个性化阅读实际上就是基于阅读主体对于文本的一种自我认知、感悟与体验,所以就产生了差异性特征。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阅读兴趣来设计阅读教学,能最大限度发挥出学生的特长,强化学生的文本阅读兴致与自信心,并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3.体验性。个性化阅读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过程,借助优秀篇章让学生思维发散,品性得到陶冶,心灵获得洗涤,并且在品读各种优质文章中,學生也能更好地体悟、挖掘出生活中的美好,从而树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个性化阅读存在的问题

(一)不重视情境创设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新的教学理念层出不穷,教学方式较之以往也有所革新,但对有些老教师而言,其思维已呈现固定化,并不愿学习新的教学理念与模式,依旧按部就班地授课教学,这对于初中生而言过于枯燥乏味,着实提不起阅读兴趣。其次,部分教师讲课时,只拿着教材对着念,或是直接拿来主义,网上拷贝下别人的精美课件直接就将其作为情境创设,根本没有考虑到该课件是否与学生的学习实情相符合,学生只会觉得这样的课堂缺乏生命力,甚是反感。

(二)学生阅读资源量过少

首先,基于信息时代下,学生对于电子产品的依赖性非常大,在课余时间内,并没有太多时间在课外阅读上,反倒是将注意力都放在电子产品或是打游戏上。其次,现在是一个竞争性的社会,学生的学习状况也都会被拿来比较,家长和教师的注意力都放在如何提升学生的成绩上,一般要求学生阅读内容都是课标中所规定的一些名著罢了,若是学生阅读其他书籍,有时候还会受到教师与家长的批评,认为“不务正业”。再加上当前学生的课业繁重,一整天下来的学习已经够累的,在完成各学科学习后,根本就不想再去触碰书籍,只想好好休息,这就导致学生阅读资源量非常少。

三、初中语文教学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方法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学生阅读兴趣

新课改明确提出,教师必须及时革新教学理念,转变以往的教师主导课堂模式,立足学生主体地位,将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因此,个性化的阅读教学势必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掌握学生的阅读实情,根据学生学习兴趣,来设计阅读教学,实现学生阅读兴趣的提高。而多媒体作为有效的教学辅助工具,集合了音视频、图画文字为一体的优势,教师可充分借助多媒体来设计精美课件,吸引学生投入阅读活动中。例如,教学《岳阳楼记》时,教师可先让学生自行阅读并根据文字描述来自行想象岳阳楼的模样,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出来,之后教师再播放岳阳楼的短片视频,使学生的想象有了现实参照物对比,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对文本的阅读欲望。

(二)阅读中进行巧妙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阅读需要准确的目标,教师教学过程中需巧设问题,诱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动机,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使其自觉投入到教师所设的问题情境中,继而积极参与阅读活动之中。例如,教学《孔乙己》中的“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句话就只简单描述了孔乙己的穿着,学生一般也不会再做更多的思索,教师就可对此提问学生,能否找出文中透露出孔乙己身份的词句。如此一来,学生再细细品读,就可发现一个“站”字就足以判断出孔乙己比不得那些富贵人家有位置可座,“长衫”则传递出孔乙己虽贫困潦倒,却依旧自恃清高。

(三)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加强学生个性化体验

兴趣是学生保持阅读热情的关键所在,所以教师就要立足学生的学习发展规律,并为学生创设出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更好地进行阅读。例如,教学《背影》时,作者刻画出了一个不善言辞,但却将对儿子的爱都付诸在行动上的性格内敛的父亲形象,特别是父亲买橘子时的蹒跚背影描写,更是令人动容。此时,教师就可引导学生回忆儿时父亲送自己上学的情景,或是与父亲在一起时所发生的温馨事件,并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故事还有感悟分享出来,这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所要传递的思想情感,更能感悟父亲那含蓄而伟大的爱。其次,还要加强学生个性化的情感体验,要教会学生深入体悟语言的美,带领学生感悟汉字的魅力。例如,学习《济南的冬天》时,冬天总给人一种肃杀凄凉、严寒冷峻之感,在老舍笔下的济南冬天却勾勒出一幅多姿多彩的画面,如“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就采用拟人手法,让冬天的水都不再给人以冰冷透心凉的感觉,反倒是“含情脉脉”带着一丝温馨和善解人意,而那垂柳竟然还如此多姿妖娆,还要“照个影”,也真是柔情。

(四)增加学生阅读资源量,定期开展读书日活动

网络爆炸时代,学生的阅读方式也由以往的传统纸质阅读方式逐渐演变为电子书、图像或是电影电视剧等多元阅读方式,教师指导学生个性化阅读时,应当注意结合时代需求,汲取精华之处,为学生做准确指引。例如学生喜欢电子产品,那教师就可为学生推荐一些优质的影片,并要求学生在观看完后尝试写影评,这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眼界,还能增加阅读量,提高学生写作和思维能力。教师还可开定制读书会,即每两周或是每个月展开一次读书交流会,交流会的内容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学生近一个月内的读书成果分享,或是刚好读到一些趣味、有意义的小故事等,学生也可就此展开演说;还可针对某一书中人物,让学生进行正反方辩论。借助这样一个读书活动使学生发挥所长,并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这一活动的开展,需要教师发挥带头作用,调动起班干部的主动性,让班干部带动全体学生一同参与。在正式交流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引导,并作出具体评价,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自己的努力是被认可的,长久下去,学生的阅读兴趣自然也会有所增强。

四、结语

初中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个性化阅读并非朝夕间所能完成,需要教师逐步提升专业素养,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活动,立足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及时点拨学生阅读中存在的问题,这样就能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沈冬梅.初中语文个性阅读教学启动契机探微[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8(1).

[2]耿艳.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探索[J].课外语文,2017(5).

猜你喜欢

个性化阅读初中语文方法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可能是方法不对
鱼·渔·喻:教学的三重境界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