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9-08-27艾玫

课外语文·下 2019年7期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小学语文教学应用

艾玫

【摘要】针对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推进,小学语文教育中想要获取更好的教学效果,就要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合理地应用创设情境教学法,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本文从创设情境教学法的内涵着手,浅谈创设情境教学法在课堂的实践应用,从引入画面情境、利用问题情境、引用故事情境、塑造真实情境四个方面举例说明实践中如何应用创设情境教学法。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小学语文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小学教育作为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开端,对学生的启蒙作用不言而喻。小学语文教育更是小学教育中的基础性学科,不仅对学生开展基础的语音教学、字词教学、阅读教学,更为学生培养人文素养打下坚实基础。传统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种填充式教学方式,早已不能适应更加多元化的教材,不能获得更加高标准的教学效果。而创设情境教学法引入画面情境、问题情境、故事情境和真实情境等方式,丰富了课堂教学氛围,紧紧抓住了学生注意力,有效提高了小学语文教育的教学质量。

一、创设情境教学法的内涵

有关创设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在我国的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孔子在教学的时候就常常采取创设情境的启发式教学,而这种教学方法的应用实践在西方的教育界就更为普遍。昆体良的游戏教学法和卢梭的发现教学法,这些都是西方情境教学当中长存的教学方法。

从广义的角度来说,创设教学情境法就是指用一种立体直观的方式将教材当中所描述的实际事物或者其相关的情景进行有效的再现。创设情境教学法有效引入动态画面,将文字变成更加具有吸引力的动态效果,甚至通过模拟让学生参与到真实情境中,更直观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从狭义的角度来看,创设情境教学法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它能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自身能够从探索知识、发现知识基础上理解和内化知识的过程中深化自身的学习。创设情境可以是多个环节或是一个环节,根据教学进度和教学需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不断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寓教于乐中使学生主动进行探索,引发学生思考,更深入理解知识,提高教学质量。

二、创设情境教学法的实践应用

(一)引入画面情境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面对的都是低年龄的儿童,其特点就是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对文字理解能力较弱,面对教材单一的文字和图片,很难通过讲述、背诵、反复练习的方式强行灌输给学生。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开拓教学思维、丰富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特点开展语文教学。创设情境教学法的有效手段之一就是引入画面情境,引入画面可以更好地利用色彩丰富的图片、影音结合的多媒体等手段,将教学中枯燥的文字部分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丰富的画面,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加深学生的记忆。

例如,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最基本的“天、地、人”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汉字,传统的教学通过反复诵读、多次练习的方式,将汉字的形体刻画在学生的脑海中,机械的记忆不仅教学效率低,更达不到让学生理解汉字历史文化的深层教学目的。而通过创设情境教学法引入画面情境,就可以通过盘古开天地的神话,利用多媒体展示盘古开天地的影音视频,进而引入到“天”就是一个“人”顶“天”立“地”的概念,而“人”便是化为大“地”上花草树木的盘古,这样通过联想记忆学会汉字,加深记忆的印象,使学生过目不忘。

(二)利用问题情境

斯宾塞曾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这对所有的小学语文教师都是一种警醒启发,在启蒙教育阶段,使学生产生不同的思考、疑问、想象也应是语文启蒙教育的重点方向,这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利用问题情境是创设情境教学的重要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在预习阶段提出问题,老师在授课阶段以问题引入等多种方式,让问题激发学生好奇心,从而引起学习兴趣。

例如,《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课文的教学,教师在导入课程的过程中就可以通过提出“同学们喜欢下雪么?”“下雪的时候都会和谁一起做什么游戏?”等生活类的问题,增加学生课堂的参与度。然后带入到课文当中,通过“今天我们将认识一群新朋友,他们是谁呢?他们在下雪的时候会做些什么呢?”等问题来导入到课文中,让语文走进生活,让学习更加生活化,勾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的阅读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引用故事情境

很多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偏向于记住而忽略了理解,以导致大部分知识的传授都变成了照本宣读。这种情况更多发生在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因为古诗词具有朗朗上口的特点,在教学大纲中往往背诵都是首要的教学目标,而文言部分更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体会作者情感更是难上加难。但是古诗词也有非常独特的教学突破口,就是涉及广泛的历史人文要素,其中丰富的历史典故、来自作者的认识经历、各具特色的民族风貌等都是创设情境教学法的切入点。

例如,历来广为传颂的诗作——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交代了情景、环境、气氛,描绘了诗人凄迷纷乱的心境,结尾更有答话作为点睛之笔,由低而高,余韵邈然,耐人寻味。教师就可以将其翻译成故事的形式,清明时节春寒料峭,诗人形单影只走在路上,天空飘下绵绵细雨,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想要借一杯热酒驱一驱寒冷与忧愁,却不知早已迷路。这时看見一个牧童,牧童笑而不语,遥遥指向远处的杏花村。教师带领学生逐步走进诗人的故事当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更加容易体会诗人的心境,使教学更加深入,融入更多的人文情趣,培养学生对人生的感知能力。

(四)塑造真实情境

在创设情境教学的过程中,塑造真实情境可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章是具有很强的故事性的,教师可以通过将课本故事改编成小话剧、分角色朗读等形式塑造真实情境,将学生带入到情境当中,体会角色心理、处境,与课本人物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上升到情感体会。这种学习方式让学生有更高的接受度,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也增加了学生之间的互动,增强了合作能力,因此,塑造真实情境能够最大程度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例如,塑造简单的真实情境在人教版一年级教材《乌鸦喝水》中的体现,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未装满水瓶子,课上让学生积极想办法使水溢出来;同样的,在课文《仙人掌王国》的学习中,也可以拿真实的仙人掌,让学生观察。更可以通过故事性丰富的课文塑造复杂多样的真实情境,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教材下册课文《小英雄雨来》曲折的情节就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展现,让学生体会角色品质,走进人物精神世界,学习课文的同时,领会更深层次的精神追求。

三、结语

情境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经过不断实践得到了较大的完善,应用优势也越发显著,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的关注。合理的运用情境教学法,对于教师来讲,可以有效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课程改革、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对于学生来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笔者将进一步在教学实践中深化探索创设情境教学法的应用,为创设情境的具体实施提供更多思路。

参考文献

[1]李金香.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上),2018(6).

[2]余萍.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J](教师版),2018(13).

[3]党玉春.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赤子,2015(10).

[4]张彦秋.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教育论坛,2018(31).

猜你喜欢

情景教学法小学语文教学应用
微情景教学法在中等卫生职业学校护理专业课程中的应用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运用情景教学法开展酒店英语教学的路径探究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