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如何搞好作文教学
2019-08-27李永龙
李永龙
实行“新课标”以来,作文教学始终关注人文素养的生成,要求作文教学将“人”与“文”统一起来,为做人而作文,以做人促作文,人文共进,把作文能力的培养融入到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等生命需求之中,融入到做人的知、情、意、行的成长之中。笔者的作文训练方法,便是依据“新课标”,让学生在教师所设置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中产生表达冲动,围绕某一现象(或话题),经过联想、想象、对比、类比、分析、归纳、重组等思维活动,自主地调动生活积累,抒发真实感受,并与同伴互赏交流,评价得失。归结起来主要有三类: 一、音乐作文法;二、“煽情”作文法;三、意象作文法。
一、音乐作文
音乐是一种艺术,更是人们的一种需要。它不是干渴的嘴唇,也不是伸出来的双手,而是燃烧的心,陶醉的灵魂。它不是你想看的形象,想听的歌,而是闭眼能见的形象,掩耳能听的歌。
好的音乐可以让一个头脑发热的人沉静下来,做他想做的事。在作文课上,我时不时会取出一两盘磁带,告诉学生:“有时候听一首歌,喝一杯咖啡,看一眼流星划过的天空,都会很幸福,而能将这些感受写出来,那更是一种幸福。”歌曲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如果这堂课我的目的是为他们鼓劲,迎接即将面临的挑战,那我会找出《男儿当自强》:“豪气面对万重浪,热血像那红日光,胆似铁打,骨如精钢,胸襟百千丈,眼光万里长,我发奋图强……”,这些词句怎能不让人热血沸腾,那么,你们写“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吧。如果这堂课是毕业前,那么我会选一首《祝你一路顺风》:“那一天知道你要走,我们一句话也没有说。当午夜的钟声敲痛离别的心门,却打不开你深深的沉默……当你踏上月台从此一个人走,我只能深深地祝福你,深深地祝福你,最亲爱的朋友,祝你一路顺风。”真是听者伤心,闻者落泪,哭过了,眼泪擦干了,那么请你写一篇《朋友,请你一路走好》。总之,音乐要为这堂课服务,不能乱放,不要放老掉牙的让同学们反感的歌曲,更不能放新潮的、肤浅的、毫无思想的音乐。经过多次训练,学生们的作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更重要的是,正如有些学生所说:“音乐一放,那些旋律,那些节奏猛地让我出奇地平静,我闭上双眼,脑子里想的不是音乐,而是一首首优美的诗,一个个唯美的故事,一篇篇精致的散文。”正所谓“形美以感目,音美以悦心”!
二、煸情”作文
笔者认为一堂成功的作文课必是一次成功的“煽情”课。文学本是情感的交流,那么一个成功的老师,便是诗人、演员、政治家,更主要的,他应该是“煸情”的主持人。
我用了“煽情”一词,其实不带任何贬意,因为感染力有时表現为静静的、默默的内心感悟,通过潜移默化地渗透,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有时则是激化的,要求有震撼力的,“煽情”便是借助能调动人们情绪的素材,运用夸张的声音和动作,达到感染学生的目的。一个好的“煸情”老师不仅要有广博的学识,还要有丰富的经验。他能在一堂课上寓观点于谈笑间,蕴哲理于诙谐中,生动、幽默、深入浅出,使学生获得诸多感悟。情一旦被“煽”起来,激情之下,必然出现奇迹!
有一次在下课休息时,办公室里有学生正与妇女吵架。询问其他老师,原来是母子。母亲被儿子气得泪流满面,老师们看不下去,纷纷指责学生。于是我以这件事为话题,给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亲情教育”作文课 :
“俗话说得好,‘父母的心在儿女上,儿女的心在石板上。从小到大,父母为我们操了多少心,受了多少罪,鸦有反哺之举,羊知跪乳之恩,可是我们呢?我们究竟为父母做过些什么?”接着我又将自己读到的,听到的,看到的,有关母爱的话题向同学们讲述。教室里鸦雀无声,有些女生甚至流下了眼泪。我接着又问大家 :“父母为我们操劳一辈子,你们之中有谁能自豪地站起来说一声‘我曾为我的父母洗过一次脚?”虽然结果只有两名同学站了起来,但我分明从学生们那带有羞愧的面容和噙满泪水的双眼中读到了很多东西。我趁机布置作文:首先,今晚回家请你为母亲洗一次脚,然后将感受写在作文中明天交上来。第二天,我翻开作文本时,一颗颗赤子之心展现在我面前,我和学生们都体会到:有爱,人生才丰满。
因此,我们的课堂,期待一次又一次的“煸情”来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期待所有的教师探索成功的奥秘!让我们清醒地认识自己所担负的责任,扎扎实实练一练“煽情”的本领,掌握教育的艺术吧!
三、意象作文
意象,据朱光潜先生的解释是:“理性观念最完满的感性形象的体现。”中国古代的文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陶冶出璀璨的文化,表现在作品中,是将一系列具体的事物蕴涵丰富的象征意义。文学,亦是美学,它以审美的语言表现人的情感。在文学理论中,对文学的定义是这样的:“文学是显现在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所以,“疏桐、塞鸿、折柳、斜阳、残梦”等意象就带有了哀怨、孤独、寂寞的含义;而“明月、蟋蟀、树鸟、寒雁”等意象就成了思乡的代名词。在作文课上,我经常在黑板上列出一系列意象符号,让同学们将之串起一幅幅美丽的图画。
有一节作文课,我给出了“孤篷、黄叶、乡梦、苦竹、小簟、轻衾”等一些意象,然后让他们以“秋”为话题写一篇散文。我给出的这些意象自然与“秋”紧密相连,取“秋”字,自是有“古之士君子,悲秋以为客”之意,这些意象不仅能写出一篇好文章,更能从中显现高中生的语文功底。事实证明这种方法是行得通的,同学们写作劲头很足,很快便将一篇篇佳作呈了上来。
总之,在高中语文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中去,投入到学生中去,使用多种方法,运用多种手段,让每一堂作文课生机盎然,真正领会“新课标”的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