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基于马克思发展理论的五大发展理念

2019-08-27孙银苹

青年与社会 2019年24期
关键词:五大发展理念方法论马克思

摘 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是基于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新理念,是指导国家第十三个五年发展的思路和灵魂。作为一个系统理念,它彰显了马克思科学的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关键词:马克思;社會发展理论;五大发展理念;方法论

一、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与五大发展理念

(一)马克思社会发展动力论与创新发展理念

社会发展永无止境,促使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仍无定论,从最初的自然动力论到宗教神学动力论,再到人性和制度动力论,都从某一方面诠释着社会发展的动因。马克思恩格斯着眼于从各个动力要素之间有机联系出发,运用辩证的观点去分析每一要素在整个社会系统中对推动发展所起的特殊作用,得出综合动力论:实践、生产力、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人民群众、阶级斗争等。在这些综合动力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成为推动社会进步最根本的动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科学技术的水平象征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科技在推动社会发展进步中愈来愈成为举足轻重的生产力要素。马克思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在马克思看来,创新是人类特有的活动,被视为生产力的要素之一,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因。创新发展理念正是基于马克思社会发展动力论,通过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创新发展。

(二)马克思社会发展规律论与绿色协调理念

马克思指出:“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这是他们的全部历史的基础,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是以往的活动的产物”。马克思在对比人与动物时,提出两个尺度,认为动物生产是自身和片面的,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则是全面的。社会的发展遵循主体选择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主体在改造自然时不能为所欲为,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只有在生产力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自然、人、社会三者和谐发展。

我国发展仍存在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性,邓小平同志指出:“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系列关于绿色协调发展思路,指出社会发展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发展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布局也由之前“两位一体”到“五位一体”,着力突出发展的均衡性和整体性,从而深化了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认识。

(三)马克思社会发展价值论与开放共享理念

《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从人发展视角提出三种社会发展的形态论,其特征分别以人的“依赖性”、“独立性”、“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核心内容。人的社会本质属性决定了人类需要不断突破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局限,实现人自由且全面的发展。当恩格斯被问到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特征的看法时,他引用《共产党宣言》:“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马克思认为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就是为了实现人全面自由的发展,那么由人类共同劳动取得的发展成果理应由人来共享,这种共享的主体突破了国与国的界限。“不断扩大的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因此,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开放是关键一环。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为今天的发展奠定强有力的经济基础,今天我们提出开放共享,正是厚植经济发展优势,增加世界人民福祉的应有之意。

二、“五大发展理念”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

(一)是顺应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产物

任何理论的形成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条件,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产生的理论精髓,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并指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定下发展的基调。 “五大发展理念”正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体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理论新贡献。十八大以来,针对经济新常态,着眼于“中国梦”的实现,党对新形势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是“五位一体”布局及“四个战略”总布局规划下的具体实施路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招。

(二)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形成的有机整体

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五大发展理念”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又是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它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属于同一个科学体系范畴。她植根于中国发展实践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分支。除了自成体系外,“五大发展理念”之间也具有严密的逻辑结构,创新是发展的动力源泉,协调是发展的内在支撑,绿色是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前提,开放是发展的外部支撑,共享则是社会主义最本质要求。

(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具有阶段性、连续性和前进性相统一的特点。马克思主义实现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一个根本的任务就是适时地解决不同时期我国发展面临的各种问题,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并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改革战略机遇期,新形势下社会的科学发展迫切需要新理念的引领,“五大发展理念”就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改革发展实际结合的产物,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灵魂,是党治国理政发展的新思路,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三、“五大发展理念”彰显马克思科学的方法论

(一)把握规律提高认识弘扬理念,实现主客观统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与人在历史活动中追求的目的性是统一的,即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五大发展理念”是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发展经验的集中体现,是符合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五大发展理念“是针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世界经济复苏低迷开出的药方”,对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具有重大意义,既是理论指导、又是行动指南。宣传五大發展理念要深入阐释其基本内涵及重要意义,着力推动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与工作创新,以创新思维消化新理念,学深悟透精髓要义,提高思想认同感,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现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有机统一。

(二)科学运用辩证法践行理念,让理念指导实践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再好的理论只有应用实践才能发挥作用,“五大发展理念”作为一个思想体系,充满着唯物辩证法的思维。科技的进步日益使国与国之间既独立又依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从封闭中求生存,只有在开放中求发展,这种发展不能仅仅依靠单一模式,而是需要不断创新,创新“互联网+”扩展空间、创新“引进来走出去”完善体制机制,通过绿色节约创新经济发展方式。以问题为导向的“五大发展理念”本身就是一个相互联系而又永恒发展的矛盾共同体,各理念作用各异却又在共同促进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合力”,我们要灵活运用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思维,让不断发展着的“五大发展理念”指引中国改革发展的新征程。

(三)充分发挥能动性完善理念,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关键是要及时回答实践提出的新课题,为实践提供科学指导。“五大发展理念”是在改革开放关键时期提出的破解当今中国发展难题重要路径,它植根于中国实践,又不断指导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然而在整个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理论的先进性总是相对的,再先进的理论也要在实践中不断与时俱进才能发挥其光芒。习近平曾指出: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永无止境,我们要切实把践行并发展五大理念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注重内外兼修,大力弘扬新理念、新精神,使理念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人民出版社,2009:188.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人民出版社,2009:43.

[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2009:53.

[4] 许庆朴,等.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77.

[5] 刘建武.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J].中共党史研究,2009(02).

[6] 高福平.突出五大发展理念的宣传[J].求是,2016(01).

基金项目:文章为2018年广东省党的建设学会课题《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路径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8GZ014。

作者简介:孙银苹(1979.03- ),女,山东滕州人 ,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硕士,研究方向:高校党建及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五大发展理念方法论马克思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汉学方法论值得关注
方法论视角下的制定法解释
法本位的方法论阐释
UAF的方法论意义
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的法治保障
以新理念开启新征程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