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反转,媒介生态的一把“双刃剑”
2019-08-27季婧文
季婧文
[摘要]网络时代的舆情反转现象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在舆情发酵阶段真假信息混杂,公众注意力被调戏,舆论导向被带偏,扰乱了正常的舆论秩序;另一方面,在“反转”过程中能够对舆论走向实施及时纠偏,澄清虚假信息、臆断偏见甚至是谣言,不断呈现事件真相,让舆论回归真实客观理性的轨道,有利于修复被污染的网络环境,构建健康理性的舆论生态。从构建良好舆论生态的角度来讲,我们希望舆论空间多些理性声音和正向引导,少些反转舆情的干扰折腾。
[关键词]小凤雅事件 舆情反转双刃剑 正向引导 舆论生态
网络传播时代,舆情生成发酵快,信息真假难辨,随之衍生一个比较常见的现象——舆情反转。舆情反转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某个事件引发舆论关注,迅速形成公众围观聚焦的热点舆情:二是由于全新事实的不断补充呈现,扭转了原先的舆情走势,事件真相被逐步揭开,舆论态度发生逆转。
可以说,舆情反转是网络时代的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频繁上演的“反转剧”中,在舆情发酵阶段情节一波曲折、真假信息混杂,公众注意力被调戏,媒介公信力被侵蚀,舆论导向被带偏,扰乱了正常的舆论秩序;另一方面,在“反转”过程中对舆论走向实施及时有效的纠偏,拨开笼罩事实的迷雾,澄清消除虚假信息、臆断偏见甚至是谣言,不断呈现事件真相,让舆论回归真实客观理性的轨道,有利于修复被污染的网络环境,构建健康理性的舆论生态。当然,从纯洁网络空间、构建良好舆论生态的角度来讲,我们希望网络平台多些理性声音和正向引导,少些反转舆情的干扰折腾。
一、“反转”舆情在初始发酵阶段,带偏舆论导向,扰乱舆论秩序
2018年5月4日,河南周口太康县3岁女童王凤雅离世。从小风雅患癌后家庭接受募捐,到其母被指涉嫌挪用善款,再到小风雅病重不治,网络平台给予了持续关注,最终引发了一场波澜曲折的舆论潮。
简单梳理一下小风雅事件舆情发酵脉络:2017年11月,小风雅被确诊患上一种名为“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癌症。面对巨额治疗费用,其父母通过网络募捐平台向社会求助,不少网友慷慨解囊献爱心。2018年3月,有爱心人士网络曝料称,小凤雅的父母并未将募集的善款用于救治小风雅12018年4月9日,@作家陈岚在微博“实名报警”,称“王凤雅疑被父母虐待致死”。2018年4月11日,太康县公安局辟谣,小风雅尚在乡镇卫生院接受简单治疗。2018年4月26日,新媒体红星新闻发布调查报道《夫妇被曝用重病幼女诈捐致其死亡回应:后悔网络筹款,不想再折腾孩子》。2018年5月4日,小风雅离世。网络舆情仍在加速发酵,2018年5月24日,自媒体“有槽”发布《王凤雅小朋友之死》一文,显得“言之凿凿”:王凤雅父母用募集的15万元善款带着儿子去北京治疗兔唇,却放任女儿眼病不断恶化。当天,众多自媒体蜂拥而上、推波助澜,彻底引爆舆论。小凤雅的遭遇引起极大关注,网友纷起指责小风雅父母涉嫌诈捐和遗弃……
至此,我们可以看出,这起由网络自媒体引发的舆情,尽管过程中有警方简单的辟谣、有个别媒体比较客观的发声,但都被淹没在网上舆论的滔天浊浪中,最终呈现一面倒的态势,矛头直指小风雅父母,带着愤怒情绪口诛笔伐。
由于这起舆情事件混杂着“慈善诈捐”“重男轻女”“间接害女”等关键字眼,能够迅速引爆公众潜在的某种共同情绪。众多网友在这种情绪的裹挟下,宁可简单相信自媒体报道的事实,没有谁愿意费神去探究真相到底如何,折射网络时代舆论导向容易跑偏的社会心理。
观察近年来的舆情反转事件,总是与信息传播不对称、关注焦点偏移、真相谣言混杂紧密關联,也似乎形成了固定的“套路”:信息创作发布者为了吸引注意力信口开河、主观臆测,社会公众盲目跟风、任性转发,造成负面影响后主流媒体介入还原事实真相……难怪有网友在反转的新闻下留言“我已经失去辨别是非的能力了,直接告诉我答案吧。”在一次又一次的事实反转中,人们被网络舆情乃至谣言搞得晕头转向,真假莫辨。
“反转”现象频发,引发公众对社会舆论导向的严重质疑。网络平台的不实信息和谣言泛滥,不仅会伤害当事人的感情,而且会严重阻碍公众了解真正重要的事实和观点。同时,有些网络媒体在未弄清真相之前,便热衷于蹭热点、博眼球、增流量,轻易转发不实报道并发表自以为是的偏见之论,对当事人实施网络暴力伤害。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侵蚀了媒介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扰乱了正常的舆论秩序,污染了网络空间和媒介生态。
二、在“反转”中及时纠偏求真,修复网络环境,构建理性舆论生态
小凤雅事件的舆情反转,以红星新闻、新京报、上海界面和澎湃新闻等媒体的及时介入引导为契机。2018年5月25日,“弟弟兔唇治疗时间在小凤雅发病之前”“弟弟治疗费用为嫣然基金提供,不存在挪用捐款”“实际筹得款项35689元,而非网传的15万元”等诸多关键性事实陆续披露,事件的真相浮出水面,小凤雅父母并不存在诈捐行为。随后,一些新媒体、自媒体陆续删除之前的不实报道,并纷纷发表道歉。
到这个阶段,指责攻击小凤雅家人的舆论声浪渐趋平息,公众舆论开始转向建设性反思的轨道。央视新闻客户端、新京报等纷纷推出评论文章,并对一些自媒体和网络大V提出严肃批评。央视新闻客户端发布《“小凤雅”事件真相出来了谁该反思?反思什么?》评论说,一些网络事件,往往都是“结论先行”,人们根据一些信息的片段就得出结论,然后“义愤填膺”地进行口诛笔伐。对于作为传播重要节点的自媒体,必须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在发声时务必慎重。言论自由须有边界,造谣传谣也将承担法律责任。新京报的评论指出,在真相未明之前,就脑补出重男轻女、虐待幼女致死等恶劣情节,将舆论矛头引向小凤雅家人的“撒谎”和“冷血”……有些自媒体假正义之名的编故事、带节奏,突破了底线。
网络信息传播快,变脸也快。最终实现反转的新闻事件中,舆情走向的变化往往就在转瞬之间。这一特征凸显主流专业媒体引导舆情的价值,也赋予其更多的社会责任。在小风雅事件中,推动舆论场从混乱走向清朗的,是一些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公信力媒体的及时介入发声,有效填补了关键事实的缺口和理性观点的盲区,嘈杂喧嚣的舆论场最终在真相面前回归平静。
舆情反转现象反映了当下网络信息传播的尴尬状况,暴露出所谓“网络民意”表达质量令人堪忧,但如果因此而彻底否定网络传播的价值又未免过于悲观。在网络时代,由于信息渠道和岔路太多,真相有时难免要在路上多跑一会,但这个周期会越来越短,被挖掘和呈现的几率将越来越高,真相虽然迟到但终究不会缺席。同时,最关键的是,被“打脸”的次数越多,受众的信息筛选和价值判断能力也会提升得越快,虚假信息的传播机会也会日渐式微。因此,从这个角度看,舆情反转现象的发生,也可以视为社会舆论场公共理性正在加速培育——在芜杂的信息中通过及时“保洁清污”还原“本来面目”,有利于修复网络环境,构建理性的舆论生态。
三、网络舆情需要规范治理,多些正向引导,少些逆向“反轉”
正因为舆情反转是把“双刃剑”,所以我们要重视对这一现象的研究剖析,并加以规范治理,力求趋利避害。应在自媒体和全体网民中倡导这样的观念:在传播舆论信息时,应强化求证求真意识和客观理性思维,从源头上尽量避免先“反”后“正”的逆向反转,多为社会公众提供正向舆论引导。
确保信息开放、信源真实,是开展正向引导、避免出现反转的关键环节。舆情反转频发,从一个侧面佐证社会舆论有能力进行自我纠偏,也有利于舆论场的理性养成。如果核心的真实的信息,能够在舆情发酵之前就被充分揭示和报道,网络情绪就不会被滥用,反转也就无从谈起。
媒体强化专业性和责任感,是营造良好网络舆论生态的基础保障。良性的网络舆论生态,应该是媒体专业化报道与网民个性化表达相辅相成,面对容易躁动的网络情绪,专业媒体更应秉持良好的职业操守和专业素养,真正担负起正确引领社会舆论的责任。
舆情反转频发现象说明,互联网创造了人类生活新空间,也同步产生了规范治理的难题。新媒体自媒体推动了传播方式的变革,其热衷于追求热点事件本无可厚非,但这绝不能成为任由虚假低俗内容肆意泛滥的借口。大量信息垃圾的产生,不仅会淹没葬送某些新媒体自身,也必将导致整个网络空间和媒介生态持续恶化。
看似虚拟的网络空间终究是现实社会的延伸,新媒体自媒体也还都是媒体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主体全部具备现实社会的身份,一个网民就是一个公民,一个客户端、法人微博或微信公号也都代表一个传播媒介.考量其行为“底线”的依然是社会伦理道德,不可逾越的“红线”依然是国家法律法规。
采取德治手段,加强网络道德、传媒伦理建设,无疑是遏制舆情反转现象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应通过各种传播手段,加强对网民的网络道德和媒介素养教育,注重对网上言行的规范引导和自律意识养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净化新媒体从业者和广大网民的头脑,提高信息传播道德水准,逐步建立格调高雅、内容健康的网络伦理和媒介生态。
当然,整治新媒体自媒体随意发布虚假信息行为,光靠行业自律和道德约束远远不够,必须不断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处罚力度,用法律武器将害群之马逐出网络空间,营造全民共治、法治保障的社会氛围。
目前,各类网络平台需要落实到位的,就是真正担负起主体责任,严格规范包括移动新闻客户端、微博、微信在内的各媒体平台采编发稿流程,建立健全内部管理监督机制,既要遵循社会公序良俗,更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共同遏制虚假信息蔓延滋长的势头,还民众一片充满理性色彩的清朗网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