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人物采写报道中的几个着力点
2019-08-27曾令飞
曾令飞
[摘要]在党报新闻宣传中,人物报道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但是要想写好人物报道却并不容易。在文中就写好典型人物采写报道中的着力点进行了介绍,以期为人物报道的采写提供借鉴。
[关键词]人物报道 采写 新闻宣传
人物报道是党报新闻宣传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党报宣传报道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份额,在不同历史时期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成功塑造了一大批经久流传,感人至深的人物。以阿拉善日报为例,自上世纪八十年代阿拉善报创刊以来,每个时代的重大典型人物和时代精英都能在第一时间见诸报道。
如何把人物写“活”、写得有血有肉、真实可信、耐人寻味,还原人物的真实面貌,是我们许多党报记者不容回避的问题。如果不在这些方面寻求新的突破,就很可能影响報道质量、弱化宣传效果。在多年从事新闻报道中笔者认为在人物报道中要想出彩,把人物写活,让读者耐看,需在以下几着力点上下功夫:
一是事先做足功课,事中扎实采访,事后写好个性。好多记者接到采访任务后,事先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更没有对典型人物的家庭、职业、人生历程进行认真地了解,直接就去采访。结果采访时一头雾水,不知道该问些什么,了解些什么。而且在采访中缺乏扎实认真的态度,有时跑了几十公里、几百公里去,前后采访时间却不超过一两个小时,往往是蜻蜓点水式的了解一下。这样写出来的人物怎么可能有深度、有情感、有个性,怎么可能打动读者呢。因此,在采访前,一定要事先做好功课,列好采写提纲;采访中更要扑下身子,沉下心去,和被采访人交朋友,交心,同吃、同住、同劳动,不光要挖掘感人的事迹,更要深入了解被采访人的人生历程,失败挫折,个人情感,以及人物性格与命运的关系。这样才可能写出接地气、有情感、有温度、能够打动人心的好作品。
二是写活人物,成功典型塑造人物,关键是要写好人物的个性。一个人之所以与其它人有着完全迥异的区别,就是因为每个人有着不同的个性,典型人物更是如此。一些典型人物之所以做成功,恰恰是这个人和别人有着不一样的个性在起作用。一篇成功的写人物的报道,很关键的一条就是塑造出了呼之欲出,栩栩如生,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而我们许多记者在采写中恰恰忽视了个性特点。其实,每个人都有一个很朴素的个性底色。只有在有限的篇幅里,抓住这个人的底色展开,才能刻画出具有鲜明特点,让人印象深刻的人物。
三是处理好典型人物与地域环境,典型人物与周围群众的关系。每个人都离不开他所处的地域环境,个人的成长经历与他生活的环境息息相关,并深深地烙印在人物的性格和外貌上。人物和环境相互映衬,缺一不可。
阿拉善盟地处内蒙古最西部,这里地域辽阔,人口分散,风大沙多,干旱少雨,环境艰苦,这里民风淳朴,民众热情好客,豪放豁达。只有抓住了这些地域特征和风土人情,才能塑造出独具地域特点的人物。比如,阿拉善日报记者采写的《退休干部图布巴图植树防沙15年》中的主人公一一图布巴图,他出生在额济纳旗,退休后又在额济纳旗巴丹吉林沙漠中的古日乃植树,由于常年在沙漠中植树,风吹日晒,平时又很少见到人。使得他皮肤粗糙,脸色黝黑,沉默寡言、步履蹒跚。记者正是抓住了大漠、风沙、烈日和图布巴图的头上总是围着一个花头巾这些特征,才成功地塑造出了这个常年在烈日与风沙中植树的典型人物。
典型人物是社会中的一员,更是普通人中的先行者,他的成长必然与周围的人们发生这样那样的联系。因此,我们在报道典型人物时,一定要正确处理典型人物与周围群众的关系,正确揭示典型人物取得成绩的内因和外因,表明红花有绿叶扶持。绝不能把典型与普通群众截然分开甚至对立起来。更不能为了突出典型人物而贬低他人。
四是用真实打动人,用生动的故事和细节刻画典型人物。许多典型人物来源于基层群众之中,只是在某些方面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就人性而言,他们和普通群众一样,有喜怒哀乐,有缺点错误。因此,在典型人物报道,要摒弃“高大上”的包装,冲破主题先行的框框,让典型人物回归常人,既要表现典型人物突出的事迹,也应不回避他常人的一面,甚至一些缺点,这样才能让典型人物更加有血有肉,让报道使读者爱看想看,进而触及心灵、引发共鸣。
重细节,讲故事,说人性,通过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故事和生活状态的细致描写,来挖掘人性的崇高与美好,赞美人间的真诚与善良,是典型人物报道中常用的方法。
好的细节描写能把人物或事物最本质的性状鲜明而又逼真的呈现在读者面前,从而增强作品的真实感和艺术感染力。但有的记者在人物报道中,大量采用叙述的方式,记者像一个旁观者和摄像机,只是冷冰冰地将镜头扫向报道对象和客观事实,缺乏对人物外貌、言行、心理等细节描写。无法看到一个全面立体、有血有肉、与众不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