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腾讯微校的移动智慧校园建设研究
2019-08-27孙雨郝彩娟罗征
孙雨 郝彩娟 罗征
[摘 要]高校信息化建设已经从数字校园逐步向智慧校园过渡,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以及智能终端的快速发展下,移动智慧校园建设成为满足师生用户服务需求的一个新课题。本研究以X学院为例,基于腾讯微校平台,开展了用户的微应用需求调研,并进行了应用分类设计及功能实现研究,旨在为同类高校开展移动端的智慧校园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智慧校园;移动应用;腾讯微校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9.14.100
[中图分类号]G647;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9)14-0-02
0 引 言
目前,教育信息化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条件下,已经由初期的“数字化校园”逐步向“智慧校园”发展,高校信息化建设也已经将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甚至人工智能技术引入,不断提升师生的信息化体验,支持教学科研与管理服务。基于移动互联网与智能终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师生获取信息、服务已经转向手机,各高校、教育信息化厂商也利用APP、小程序、微信公众号与企业号应用等不同方式向师生提供服务平台,如何选择平台并开展应用建设,才能更有效地满足师生的移动应用需求、更便捷地实现应用推广,已成为移动智慧校园建设面临的关键问题。
1 背景概述
目前,高校的信息化系统应用基本已经能够覆盖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方面,但随着用户的移动端应用习惯逐渐改变,仅仅完成系统建设、统一身份认证等工作并不能满足用户的一些便捷服务需求。基于移动端的智慧校园服务是为在校师生量身打造的服务型应用平台,提供覆盖教务教学、查询办事、生活服务等多类微应用服务。2017年,腾讯基于微信卡包推出了腾讯微校产品,可以集成多种移动端应用于同一平台,更便捷地为师生提供服务。本文以X学院为例,研究了其在基于腾讯微校开展的移动智慧校园建设经验。
基于騰讯微校,建设接口应用层和WebAPI接口服务层,接口应用层选用微信公众平台对接到微信卡包,服务可采取H5应用或微信小程序,既能够主推送资讯,还可以提供服务与查询,满足微服务集成的综合需求。
2 用户需求分析
为了更好地推动移动智慧校园建设,本次研究中,项目组组织了学生用户的座谈会与问卷调查,以X学院为例,面向大一到大四不同年级、不同分院与专业的学生开展了调研,共收集有效问卷578份,反映了学生在移动端应用中面临的问题和需求。
(1)移动端应用的需求非常重要。调查数据显示,44.94%的学生使用手机时长在6~10个小时,利用手机处理与学校相关(学习、校内办事、校内生活等)的主要功能占使用全部功能的平均比例超过了30%,移动端的学习、服务、办事应用体验非常重要。
(2)移动端应用入口过多导致体验不好。被访问学生反馈,在手机中安装了很多学习或办事相关的APP并关注了各类学校及部门的公众号。数据显示,有8个APP的安装率在50%以上,7个与学校相关的公众号关注率在50%以上,这给学生在应用体验上带来了困扰。
(3)信息查询与预约办事等功能是主要的用户需求。在需要哪些移动端的服务需求中,学生最常用并且希望能够通过一个入口集成的应用包括查成绩、查课表、查办事流程、四六级成绩查询、校园卡余额查询、图书信息查询、缴费大厅和智能报修等。
3 建设功能与实践应用
3.1 功能架构设计
围绕移动智慧校园平台的定位,瞄准移动端的微应用服务,根据用户的具体需求,X学院将移动智慧校园平台的应用服务主要分为4大类:教务教学、学务工作、生活服务、交流互动。
(1)教务教学。学生可以随时查询本学期的个人课表、在校的各类考试成绩、近两个学期的学校校历、填写辅修课的选课申请和查询近期的个人四六级成绩等。
(2)学务工作。围绕学生在校的奖勤助贷申请,学生可以填写困难生申请、助学金申请及查询、奖学金信息填报、申请助学贷款、上报和审核个人荣誉称号等。
(3)生活服务。满足学生在校所需的一些生活服务应用,查询个人借阅图书、检索图书馆图书、电子资源,在线填写宿舍报修申请、查看维修进度和反馈评价,查询一卡通的消费明细与余额等。
(4)交流互动。围绕学生的社团活动,开展活动的发起与报名、校园社区贴吧互动、二手物品展示交易等。
3.2 功能实现
基于腾讯微校,可以在微信卡包中的校园卡服务大厅实现公众号服务、小程序、h5应用的对接功能,目前实现应用主要有3种途径与方式。
(1)微校自配应用。微信校园卡基本的微应用已经包含了通知公告、查校历、查成绩、查课表、校园社区和微报名等,此部分的应用可以对接学校现有教务系统获取基本的课表、成绩数据等,提供便捷的查询服务。
(2)应用广场的第三方应用。腾讯微校建成了微校应用生态,其应用广场内有众多第三方单位提供的应用服务,无须额外开发即可快速迁移到微信校园卡上,例如一卡通查询、四六级成绩查询、二手市场、快递查询等。
(3)自主研发应用。由于以上两类均为成熟应用产品,无法完全满足个性化定制需求,因此X学院根据实际需要,建设了学务工作应用以及智能报修等校园服务类应用。这些应用基于学校的原有业务系统,开发了h5应用或小程序,从而对接到微校平台为师生提供服务。
3.3 应用效果
X学院在开通移动智慧校园平台后,上线面向师生的各类应用近20个,不到一个月时间内有超过12 000名用户领取了微信校园卡,覆盖了全校60%的学生,学生反响良好,特别是查成绩、查课表、智能报修等应用,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便捷的信息化体验。随着平台的不断推广,学校各职能部门也不断提出新的创意和应用需求,可以进一步丰富微应用的种类,更好地为师生服务。
4 结 语
如何便捷地集中各类微服务应用,是移动智慧校园的最基本目标,以服务师生为中心,将传统信息系统中的各类查询类、流程类的应用集成在移动智慧校园上,极大地提升了用户的信息化体验,能够提高办事效率,推动学校教学、管理、服务等业务的全面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任海鹏.基于移动端的智慧校园一站式服务平台的应用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16(3).
[2]蔡中兴,陈沛杭.基于移动终端的智慧校园一站式服务平台的研究与实现[J].国网技术学院学报,2018(5).
[3]罗倩.基于微信企业号的移动智慧校园建设研究[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8(6).
[4]刘承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高职智慧校园建设关键技术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7(10).
[5]林婉英,余丽雯,李菲.基于移动端的高校智慧校园信息建设发展研究[J].办公自动化,2018(7).
[6]刘志忠,刘丽琼.基于“互联网+BIM”技术的智慧校园建设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12).
[7]刘孙发,李增禄.地方本科院校“移动智慧校园”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以三明学院为例[J].太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2).
[8]万波,熊必成.基于微信的智慧校园个性化消息推送的探讨与实践[J].信息系统工程,2018(9).
[9]赖伟良,舒畅,曾杰.浅析智慧校园建设中基于大数据的移动应用设计和实现——以移动校园轻应用“奕报告”为例[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