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EAP作用机制和成本效用
2019-08-27葛卫军
摘 要 EAP是组织为员工建立和实施的一项系统服务项目,涉及个人和工作层面,目的是通过提高员工幸福感和对组织的满意度,实现提高组织绩效的目标。
关键词 EAP 员工帮助计划 心理契约 RIO 绩效
一、EAP概念及其发展概况[1]
EAP是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s的首字母缩写,译为员工帮助计划,或员工援助项目。国际EAP协会将其定义为:通过实施EAP,帮助企业处理影响生产力的员工个人问题,如家庭、婚姻、健康、情感和压力等,达到恢复或提高工作绩效的目的。
EAP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最初用于二战老兵。到了20世纪70年代,EAP用于解决酗酒和药物滥用影响企业效率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EAP协会成立,其开创了EAP咨询师职业。随着全球化推进,EAP得到迅速扩展。
在美国,1981—1992年这12年间,提供EAP服务的公司从8000多家发展到20000多家(美国EAP协会数据);1996年英国有约600家EAP公司,服务人数为80万名(EAPA)。目前,发达国家的EAP服务已在各领域包括地方政府等公共服务领域得到广泛实施。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EAP在中国得到迅速扩展。自2000年开始,我国部分领域开始EAP实践。如深圳公安局建立心理服务中心,为警察提供心理咨询等服务。2001年3月,联想客户服务部实施中国首个国内完整EAP项目。上海徐汇区政府于2004年实施EAP项目,这是中国第一个由政府付费的EAP计划。
EAP在我国的发展并不顺利,这可能与国民对待心理问题的态度和看法相对保守有关。不过,在经济发达地区,EAP的积极作用逐渐被认识,一些有影响力的公司已经或正在实施EAP。如中国移动、国家电网公司等,部分银行、高校和更多的企业也加入了此行列。
EAP在中国实施时间短,无成熟的中国版本,尚需不断探索,但其积极意义已经彰显,可预见的是EAP在中国的发展潜力巨大。
二、EAP作用机制
EAP按照一定的实施原则、服务模式和工作程序及相应的工作内容进行工作,以期达到提高组织绩效的目的。
(一)EAP实施原则
第一,保密原则:EAP服务提供者对服务对象的隐私保密;第二,自愿原则:EAP只对自愿者提供服务;第三,免费原则:接受EAP服务是免费的;第四,知晓原则:EAP服务对组织所有成员公开;第五,针对性原则:EAP为服务对象提供针对性的帮助。
(二)EAP服務模式[2]
EAP服务模式很多,一般分为3种模式:内部模式、外部模式和混合模式。
1.内部模式:由组织内部的工会、人力资源部、内部咨询师等组成。其优点在于:第一,能够理解并满足组织意图和目标;第二,有利于EAP与组织内其他项目的整合与协同;第三,便于预防和早期干预。
2.外部模式:由EAP服务供应商提供。优点在于:第一,具备隐私保护方面的优势,使沟通更有效;第二,专业化程度高,身心整合,利他导向;第三,能调动更多资源,组织多类型专家,对解决问题更具针对性;第四,外部模式相对于内部模式,更利于对组织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3.混合模式:将内部模式与外部模式有机结合,分工协作,充分发挥内外各自优势,实现EAP效用最大化。
(三)EAP工作程序
EAP工作程序分为三个步骤。第一,员工或其家庭通过自我推荐或管理者推荐,获得EAP服务;第二,对服务对象进行评估、短期干预、专业推荐和跟踪;第三,开展针对性工作,包括服务对象接受专业咨询和对服务单位的帮助。
(四)工作内容
1.问题来源。组织实施EAP目标是提高工作绩效的关键,通过认识和控制影响工作绩效的所有问题来实现工作绩效的提高,无论这些问题与工作是否相关。主要涉及两个层面:
(1)个人层面。员工个人层面的需求和动机等问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人心理问题。包括个体的认知、情绪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引起的心理困扰和障碍。第二,人际关系问题。研究表明,人际关系特别是上下级关系,对员工心理和组织绩效影响最大。[3]第三,婚姻、家庭、子女问题。第四,物质滥用,即精神性物质滥用。指物质依赖和药物成瘾行为,如酒精依赖、麻醉品成瘾等。第五,工作压力,即工作应激。源自组织系统、工作条件、角色压力、人际冲突、家庭工作交互影响等。工作压力与工作绩效之间关系呈倒U型,遵循耶基斯多德森定律。[4]第六,财务和法律问题。
(2)组织层面。主要是心理契约相关问题。所谓心理契约是指雇佣关系中组织与员工事先约定好的、内隐的、没说出来的双方各自所怀有的各种期望。它是非正式的、隐形的、心理上的维系链条。心理契约一般可分为:体现员工与组织的经济利益关系的交易型、体现员工与组织情感关系的关系型。[5]
我国研究人员在该领域有过相关研究,朱晓妹和王重鸣将心理契约的组织责任分为三个维度:物质激励、环境支持、发展机会。EAP工作集中于获取员工对组织的满意度,以及引起满意度变化的具体原因,即心理契约的维系情况。以便修正组织在相关方面的偏差,减少和消除员工的退出行为,如辞职、主动调离等,忽略行为如迟到、早退、消极怠工等。[6]
2.问题解决。EAP的工作内容就是围绕以上问题开展的,包括以下6项内容。第一,鉴别被削弱的工作绩效;第二,对员工或家庭进行咨询援助;第三,与组织或个人面谈;第四,对个人或家庭进行系统接触;第五,对组织进行系统接触;第六,提高工作绩效。
三、EAP成本效用
(一)EAP成本
EAP成本简单说就是EAP购买成本,总体的成本根据EAP每个案例咨询模式的不同,综合研究数据而得。具体的成本受服务类型、范围、员工水平的影响,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固定成本是指建立EAP所需设备购置、租金、管理费用等;可变成本主要是人工成本,通常受到EAP客户数量的影响。
(二)EAP效用
EAP效用主要考虑投资回报率RIO(Return on investment),即每投入一个单位的货币所获收益,或实施EAP后减少的成本。
计算RIO过程中采用两个公式:估算生产率总损失=EAP客户数量×报告生产率下降人员比例×生产率下降比例×EAP客户的平均薪水;生产率节约=估算生产率总损失×接受EAP服务后报告生产率提高了的客户比例。[3]
研究表明,企业为EAP每投入1美元,收益为5.17~6.47美元。美国劳工部估算,在遇到精神问题时,在EAP上每花费1美元,雇主可节约14美元,同时可以减少重病治疗和住院费用。洛克·洛克特研究结论是,一个有效率的EAP可减少30%的精神健康治疗成本,并使整个健康计划成本下降2%。[7]
1996—2004年,那些使人不快乐的公司年增长率为0.1%,而让员工快乐的公司同期增长率为15.1%。员工幸福感越高,利润率越高。[8]
四、结语
EAP具有阶段性,即随着组织的发展,EAP服务领域必将进入新阶段,以满足组织不断提升的需求。同时EAP又有连续性,EAP一旦建立实施,将伴随组织生命周期全过程。EAP的建立实施,是组织自我完善的必要计划,是以人为本、着眼于员工成长与组织发展同步的举措,是组织绩效的保障。
(作者单位为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
[作者简介:葛卫军(1967—),男,MBA,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
參考文献
[1] 张毛龙,陈红. EAP国外研究综述和国内发展探析[J].企业活力,2011(12).
[2] 路易斯.工作场所员工咨询项目[M].太平洋果园出版社,1986.
[3] 刘亚林. EAP(员工援助计划)的成本、效用: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4] 菲利普·津巴多,罗伯特·约翰逊,薇薇安·麦凯恩.津巴多普通心理学[M].北京联合出版社,2017.
[5] 孙雪梅. EAP对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的影响研究[D].辽宁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6.
[6] 泰伦.古德斯坦因员工援助计划[J].薪酬与福利期刊,1997,13(2):23-27.
[7] 洛克·洛克特. EAP业务发展与职业生涯福利[J].国民生活与健康,2004,8(30):20.
[8] 尚哲.职业健康心理学[Z].中国人民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