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与提升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策略浅探

2019-08-27张浩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9年6期
关键词:文天祥词句尝试

张浩

思维能力是智力和能力的核心,展现了个体思维能力的强弱,它包括深刻性、独创性、批判性等若干方面。在传统语文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而事实上,语言建构、审美鉴赏和文化传承等各个方面都和思维能力密切相关。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发展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一、语言建构,培养理解力

理解性阅读不仅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语文基本知识,还要有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我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围绕文章中的关键词句进行理解,尝试探究隐藏在文字深处的隐藏寓意。这样就能让学生在感性领悟和理性思辨的过程中提升对文章的理解能力,不仅促使学生积极展开语言建构,更能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深刻。

必修一《江南的冬景》一文语言十分优美,还运用了各种不同的表现手法。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围绕其中的一些词句进行理解,尝试探究词句中隐藏的深层次寓意。“在文章中有一些词句看似是闲笔,那么是否能将这些句子删除呢?”学生发现文章中多次提到德国、日本的内容,看似和文章无关,但是实际上却运用了对比的方式,表达出了作者对江南的喜爱之情。“文章中还有很多地方都运用了古诗词作品,这些词句是否能够删除掉呢?”学生发现,这些词句也展现了作者对江南春天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正在精心构筑自己梦中的精神家园。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发现一些看似普通的词句实际上和文章的主旨有关,学生的理解能力有所提升。

思维的深刻性是一切思维品质的基础,语文思维的深刻性指的是思维的抽象逻辑,展现了思维的广度、深度和难度。鼓励学生在语言建构中发展理解能力,就能让学生更深入、条理清晰地思考问题,能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阅读理解的时候会更为深刻,在表达的过程中也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这样学生的语言建构能力就会得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也随之得到发展。

     二、审美鉴赏,撬动创造力

审美鉴赏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内容,在审美鉴赏的过程中,学生发现了美的语言,感受到了美的人物形象,和作者进行共鸣,达成了审美关照的境界。在此基础上,我鼓励学生围绕自己的审美观点开展自主创作的活动,进而撬动创造力,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必修一《致橡树》是一首优美的诗歌,我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展开鉴赏活动,首先从课文中找出各种不同的意象,然后说说作者用它们来象征什么,表达了自己怎样的爱情观。学生在鉴赏中发现,作者十分擅长运用象征的手法,运用凌霄花、橡树、木棉花等形象代表不同的人物,展现了不同的爱情观,整首诗歌写得不仅细腻、富有情感,而且还带有理性的光芒。我在教学中还鼓励学生在鉴赏的基础上尝试开展自主创作的活动。“通过对这首诗歌的分析,大家发现诗歌中往往会用不同的意象,给它们赋予不同的意思。那么,大家能否也尝试展开创作,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呢?注意合理地运用意象,在语言美的同时也展现出理性的思考。”学生在我的鼓励下开展了自主创作的活动,他们将自己在阅读诗歌中总结出的审美观点运用到了创作中,让自己的创作能力得到了发展。

思维的独创性表现为独立思考,并创造性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在鼓励学生进行审美鉴赏的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展开联想、比较和鉴别,尝试表达自己的独创见解,获得美的享受,更要让学生尝试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方法表達自己的观点,并积极开展自主创作活动。这样能让学生在审美鉴赏的同时发展自己的思维创造力。

        三、传承人文,强化审视力

在高中语文课本中收录了不少传统诗词、小说作品,它们沉淀了丰富的古代文化知识,包含了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指导学生学习这些作品的过程中,我鼓励学生尝试展开思辨,从中找到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涵和真正价值,拓展自己的思维视野。同时,我还鼓励学生结合自身进行思考,说说自己对传统文化是否有所误解,在阅读课文后有了哪些不同的想法。这样能促使学生自主传承传统文化,并提升思维的审视力。

在指导学生学习必修三《〈指南录〉后序》的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作者文天祥坚定不移的战斗意志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从其身上体会到了爱国主义情怀。在实际教学中,我设计了实践活动,鼓励学生探究“文天祥的一生”。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展开拓展阅读,尝试从历史作品中了解文天祥为了保卫祖国所做出的贡献,并从文天祥创作的《正气歌》《过零丁洋》中再次感受到了其浓浓的爱国情怀。此外,学生还通过参观博物馆、听报告讲座等方法进一步了解了文天祥的生平。在此基础上我鼓励学生尝试创作调查表报告,在报告中不仅要写出对文天祥的认识,更要说说其爱国行为对自己有什么启发。我鼓励学生思考:“有人说,这种爱国思想现在已经过时了,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呢?你要用什么方法表现对祖国的爱呢?”这样不仅能让学生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更能让学生积极展开反省,和自我调节、自我修正,促使学生的思想得到升华。

思维的批判性也叫思维的审辩性,指的是思维中进行自我反省、自我调节、自我修正的能力。在组织学生参与到和传统文化有关的活动时,不仅要让学生体会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更要让学生带着审视的观点反省自己,这样就能让学生更好地传承并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也更好地进行自我认识。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认为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突出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语文学习不仅要让学生听说读写方面的能力得到发展,而且还要促使学生发展思维能力,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只有将“文字语言”型教学转变为“语言思维”型教学,才能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作者通联:江苏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文天祥词句尝试
正气文天祥
文天祥的生死之交
正气文天祥
正气文天祥
再试试看
再试试看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