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宋代散文之理趣美

2019-08-27顾秋凤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9年7期
关键词:理趣赤壁赋苏轼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掌握自我学习的基本能力,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艺术,体验丰富情感,并主动去探究,领悟人生哲理,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宋代散文充满了理趣,不少散文理融于趣,哲理与趣味达到了完美的统一。鉴赏语文教材中的宋代散文,与经典对话,发现理趣,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形成高雅的品位。

一、发现教材理趣之美

1.自然之理

苏轼的《前赤壁赋》是一篇融诗情画意与哲理于一体的散文,阐述了对自然的辩证认识,“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作者認为,如果从变的一面来看,天地万物也在变化,如果从不变的一面看,天地万物和我们人类都是没有穷尽的。在那个年代,能够辩证地认识客观世界,实属不易。

欧阳修的《秋声赋》中写道“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唯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由感慨自然而引发对人事的审视,明确地表达了主旨,人事忧劳的伤害,比秋气的摧残更为严重。因此人应该遵循自然规律,不跟草木争一时之荣。

2.人生之理

《前赤壁赋》除了阐述自然之理外,还探讨了人生哲理,真实地反映了苏轼对人生的独特思索。经历了一场“乌台诗案”,苏轼被贬到了黄州,内心苦闷,夜游赤壁的优美景色令他陶醉,竟有“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之感,歌声和箫声又使他转乐为悲,联想到历史上的英雄,联系自己的经历,人生苦短,功业无成,令他满怀悲怆。“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这段“变”与“不变”、“取”与“不取”的哲理使苏子豁然开朗,从悲中走出,这是他对宇宙、对人生有了自己深刻的思考。这段话充满了辩证法思想。正是抱着这种达观的人生态度,苏轼才能一次次从坎坷中走出,创作出了一篇篇旷世之作。

类似的散文还有苏辙的《黄州快哉亭记》,当遇到人生的不顺时,“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而范仲淹的名篇《岳阳楼记》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那种达观的人生态度更是不知启发了多少人要宠辱不惊、旷达乐观啊!

3.求知之理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是一篇游记,借记游阐发了深刻哲理,“志、力、物”三者缺一不可,读书要“深思而慎取”,给读书人以有益启示。“游山洞”与“做学问”存在着一一对应关系,读书好比游山,“游前洞”即“求平易之学问”,“游后洞”即“求精深之学问”,前洞“夷以近,则游者众”,学问平易浅尝辄止者众;后洞“险以远,则至者少”,学问精深处求之不易故至者少。启发读书人要勇于探索“奇伟、瑰怪、非常之观”,须有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精神。

苏轼的《石钟山记》,则提出了认识事物的真相必须“目见耳闻”,切忌主观臆断,表现了作者注重调查研究的求实精神,给我们求知提出了要求。

二、探究教材理趣之美

1.唤起思考,引入探究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经常有意识地设计一些问题来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探究理趣之美。

学习《前赤壁赋》,我设计了问题,苏轼为何引用了曹操《短歌行》中的诗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里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学生经过探究,得出了结论:对短暂的生命,无常的人生,流露出消极悲观的人生观。我再启发学生关注曹诗后两句“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诗中以乌鸦绕树、“何枝可依”的情景来启发犹豫不决的人才,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曹孟德后两句点出了愁结所在,而此结也正是苏轼之愁结。显然这里苏轼不仅仅在感叹生命短暂,这里也不单单是愁,还有悲愤在内,多年来的怨气充溢乎胸中,终发至于文中。

学习《游褒禅山记》,我同样设计了问题,文中提到了“志”“力”“物”三者之间关系,联系作者生平经历,“志”“力”“物”分别指的是什么?经过反复探究,学生得出了结论,“志”既指胸中大志,也指不畏艰险,一往直前的顽强意志。“力”指的是足够的实力,有底气。王安石早年广泛接触民众,深知百姓苦难,在推行他的变法之前,曾担任过地方官员,对北宋社会问题有所认识,他对自己的实力有充分的把握。“物”指的是可资凭借的外界条件。王安石变法开始时有宋神宗的大力支持,在其支持下,制定并推行新法,使国力有所增强。但后来他的变法触动了大地主大官僚阶级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同时改革的最主要支持者宋神宗在关键时刻发生了动摇,在宋神宗死后司马光出任宰相,彻底废除了新法。变法最后以失败告终,正是因为他缺少了有力的“外物”的辅助。

学习《石钟山记》,课堂上我让学生进行探讨,苏轼为什么发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感慨?联系作者生平经历,学生不难找到答案。文章写于元丰七年六月,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调任汝州团练副使之时,此时已经经历了七年漫长的谪居生活。当年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遭到排挤,心中有所郁结,途经石钟山时,心有所感便写下了此文。苏轼人生跌宕起伏,如果当时的统治者能多一些“目见耳闻”,少一点主观臆断,也不至于“乌台诗案”的发生,苏轼的人生也不至于如此的惨痛。苏轼用耳闻目睹的事实推翻了李渤之说,最后提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观点不正是他多年来郁积的不平之气的发泄吗?

2.解析谜团,探究背景

宋代散文为何充满理趣之美?我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让他们自己去探究。学生开展课题研究,查阅了相关资料,问题迎刃而解。发现这与宋代的文化环境密切相关。宋代是一个充满思辨色彩的理性化时代,以程朱理学为代表的儒学复兴,其最重要的意义体现在对儒学思想价值体系的重新认识和发现上,宋代的知识分子不仅是儒家经义的阐释者,同时还是其思想和主张的实践者。表现在文学创作上,便是其强烈的社会政治意识、对人生的深刻思索和对国计民生的强烈关注。因此,文学对于宋人来说,已不再是穷困中的一种抚慰,闻达时的一种点缀,而是与他们浓烈的社会政治意识紧密地交融在了一起。宋代读书人已自觉地担当起了社会责任,他们不再是中国传统文人所秉持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对他们来讲,即使穷也要兼济天下,欧阳修、苏轼、王安石等就是其中的代表。

自主探究,让学生对宋代理趣美有了更深入透彻的理解。

三、涵泳教材理趣之美

1.由课内到课外,领悟理趣之美

教材只是一个例子,更多的则需要学生自己去发现,去品味,教师重在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学会自主探究,沉浸文本之中反复吟咏领悟理趣之美,从而获得审美享受,这比教师单纯的讲授要有趣得多。

如学了苏轼的《前赤壁赋》,推荐读他的《超然台记》;

学了苏辙的《黄州快哉亭记》,推荐读他的《武昌九曲亭记》;

学了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推荐读曾巩的《墨池记》,张耒的《进学斋记》……

从课内到课外,大量宋代散文的研读,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提高了自我学习的基本能力,久而久之,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2.由文学走向生活,参悟人生真谛

学习宋代散文,不仅要唤起学生探究的动力,还要激发其对生活的热情,让他们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学习。

苏轼一生历尽坎坷,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从人生低谷一次次走出,达成了生命的升华?从他的作品中去寻找答案:在前后《赤壁赋》中,苏轼完成了自我对话,进行了生命的反省与超越;《超然台记》中“凡物皆有可观”,“游于物之外”将“无所往而不乐”,这是他知足常乐、超然达观的人生态度的体现。超然物外显示了子瞻旷达之本色。

苏辙在《武昌九曲亭记》,“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启发学子:人生多崎岖,当遇到不顺时,不怨天尤人,积极面对生活,才能走出阴霾。

古人何以好学不已?《进学斋记》中作者以“观天地之道,察万物之理,以究道徳之微妙,未始有顷刻之休,是故其徳日进而不可止”来警戒勉励自己勤于进学,表现了他人生的志趣和理想,也启发后人“生命不息,学习不已”。

学习宋代散文,参悟理趣,参透人生,增长智慧,获得教益。这样当面对人生种种不如意时,就能自觉走出困境,达观生活。思想人格日趋成熟,走向成熟与圆融的人生境界。

宋代散文,充满了理趣之美。在探究理趣美中,要将核心素養的培养融于课堂,并延伸到生活,让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以有效提高。

在今天这个功利化的时代,读一读宋代散文,这些美文如清泉般,润泽你的心灵,启迪你的思想。读宋代散文,品理趣之美,提升语文素养,永葆生命的丰盈与鲜活。

参考文献:

[1]古文观止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12.

[2]唐宋八大家散文.北京出版社,2006.7.

[3]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

[4]康震.康震评说苏东坡.中华书局,2008.1.

顾秋凤,上海市奉贤区曙光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理趣赤壁赋苏轼
节录苏东坡《前赤壁赋》
千江有水千江月——《赤壁赋》任务学习
从善如流
苏轼“吞并六菜”
苏轼吟诗赴宴
苏东坡《前赤壁赋》
理趣课堂:有意思与有意义
“理趣”是一个怎样的概念
理趣理念的提出与优化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