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学生主体作用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2019-08-27王娟

商情 2019年28期
关键词:学生主体作用会计应用

【摘要】会计学科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学观念,变为“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学生主体作用  会计  教学  应用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在会计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学观念,变为“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学生主体作用定义

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指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在教学过程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潜能。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教材以及教学手段都应围绕学生,构建以“学”为中心服务于学生,让学生不再只是被动的接收知识,而应该呈现出由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由“教师灌输”的填鸭式教学变为激发学生兴趣的主动求知。事物内在的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本源,它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性质和方向,所以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变化的条件是外因,变化的根据则是内因,外因随着内因的变化而发挥作用。

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知识、接收知识的主体,教师则是这一活动过程的指导者和组织者。学生的品质、性格、知识、能力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内部的矛盾性。教师水平、内容、方法等对学生只是辅助作用,虽然重要,但主体还是要靠内因。在现实教学活动中,再好的教师都不能代替学生学习,不同的学生在同一个老师、同一本教材以及同一个教学环境中都会出现不同的学习效果。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激发程度不同,因此,需要教师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并确立自身的主动作用意识已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

二、如何确立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后,学生要从意识上学习转变为行动上落实,在会计学习中,学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把自己立于主体位置,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正确认识自身的主体作用

通过课堂教学,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基本知识点有了初步认识,作为理实践一体化的会计学科,学生要正确认识主体对于自身学习的积极性,注重教师授课与自身掌握知识的有机结合,根据学习环境和自身发展情况,协调教师授课、自我主体学习对掌握会计知识的比重,同时调整方式方法,提升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

(二)通过创新性学习,实现学习强国

学生第一阶段的主体认识之后,通过高水平、高质量、高实际的创新性培养,学校与企事业单位产训结合,如:专业单项技能训练(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模拟实训)、会计综合实训顶岗实习、ERP沙盘实训等,给学生提供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机会,实现学习强国。

(三)善于调动自我积极性,明确会计学习目的

学生通过前面阶段的自我主体作用的确定,建立认知结构,从认识知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了进步,并以积极应对的心态去面对会计理论和综合实训技能,在学习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的同时,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明确了会计学习的目的,形成属于自己的会计学习方式、知识行为模式,实现了属于学生自我知识产权框架的打造,引领了该学科的优化发展,推动了会计综合理论的构建进程,实现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教师更新教学观念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致力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原来的强输直灌的“一言堂”教学,转变为作为学生学习的辅助者和协助者,教师在此过程中,要以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具运用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

(二)学生重视与教师交流,体现主体性,激发学习动机

在会计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习,学生愿意与教师沟通学习,提出自己认识专业知识、理解教学规律的认识,在教师经验教学的指导下,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形成适合自身学习的学习方法,打造属于自己的“三观”,同时尽可能的模拟真实实训进行,积极培养课堂实际交流的氛围。

(三)激励创新思维发展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现代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但是除此之外还需要理实一体化的人才,特别是兼具综合性、复合型的创新型人才。在会计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要求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理论知识以外,还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积极性,发挥其主体作用。我们要多方位引导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一般来说有两个方向:

(1)巧设课堂提问。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模式,我们树立学生创新能力的时候,注意提问语句,能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整体实效,我们一般从这三点出发:第一,侧重于建立学生的思考方式而不是一味强制学习;第二,侧重于学生的思维方向的引领,而不是固定化教学;第三,侧重于学生的主体认识而不是死记硬背知识教学。

(2)注重创新能力培养。在会计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构建以创新能力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创新能力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应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建立校内与校外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手工操作与电算化操作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除了基本技能训练(珠算、点钞、书写规范等)、专业单项技能训练(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模拟实训)、综合应用技能训练毕业顶岗实习外等,应将ERP沙盘实训、SYB创业课、社会调查纳入会计实践教学体系。

综上所述,会计学科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要从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学观念,转变为“教师引导,学生自主”的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宏丽.浅谈在英语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J].科技风,2010,(16).

[2]王永莉.中职会计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4,(24).

[3]徐新伟.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J].数字化用戶,2013,(32).

作者简介:王娟(1983-),女,汉族,四川省富顺县人,本科,四川自贡市高级技工学校,中级讲师,会计学专业,从事会计教学与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学生主体作用会计应用
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探究
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会计统计发展探究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乐学 会学 勤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