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北省卫生综合监督人力资源配置分析及对策*

2019-08-27李曼琪方鹏骞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19年4期
关键词:执法人员湖北省卫生

——李曼琪 方鹏骞

卫生综合监督人力资源失衡是各国普遍存在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城乡、地区分布不均,专业分布不平衡,结构组织失调等。现阶段,我国医疗卫生资源总量相对不足,质量不高,资源布局结构不合理。对湖北省卫生监督人力资源构成进行分析,科学预测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1]。本研究分析了2016年湖北省辖5地(市、州)卫生监督机构人员基本构成情况, 旨在为卫生主管部门进行卫生综合监督人力资源合理化配置提供建议。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研究采取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研究对象。首先,在湖北省17个地市州中,依据地理位置、经济发展以及综合监督工作开展状况,从东、南、西、北、中5个地区各选取1个地市,分别为:武汉市、宜昌市、咸宁市、襄阳市、十堰市,将这5个地市作为研究样本地区,再从每个样本地区抽查1家卫生监督机构。

表1 调查地区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人员基本情况

指标人数(人)占比(%)年龄(岁) 25以下21.225~353622.236~455131.546~556137.655以上127.4学历 中专及以下138.0大专5835.6本科8652.8研究生及以上53.1专业 预防医学4225.9临床医学4628.4法学1710.5管理学2716.7其他专业3018.5

调研组于2017年8月-9月根据抽样机构科室设置,从每个科室随机抽查3名~5名卫生监督工作人员,对其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分为3部分:基本情况、工作情况、职业满意度量表[2]。本研究侧重分析基本情况部分,具体内容包括卫生监督执法人员的年龄、性别、学历、职务、专业、职称、工作年限、月平均收入。由于职务、工作年限、月平均收入等指标与卫生执法人员工作满意度相关度更高,不是本研究重点,因此未将其纳入分析。同时,研究组通过从调查地区原卫生计生委员会调取情况填报表,收集了各地区卫生执法监督人员总数、服务人口、区域面积,以便后续对各地卫生监督人力资源的Gini系数进行测算和分析。

被调查卫生监督执法人员总数为427人,现场调查171人,回收169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162份,有效回收率95.86%。

1.2 分析方法

采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对卫生监督人力的职称、学历、年龄结构等描述性分析,各地区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公平性采用Gini系数衡量。Gini系数是1943年美国经济学家阿尔伯特·赫希曼根据洛伦兹曲线所定义的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指标。Gini系数越大,表示不公平程度越高,一般认为,Gini系数在 0.20 以下表示绝对公平; 0.20~0.30表示比较公平[3]; 0.30~0.40 表示较为合理; 0.40~0.50 表示差距较大; 0.50 以上说明差距悬殊。Gini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n为调查单位数;Wi为各地区人口(或面积)占总人口数(或面积)的比重,Yi为各地区卫生综合监督人力资源占总卫生综合监督人力资源的比重,i=1,2,3,……,n;Vi=y1+y2+…+yi, 即卫生综合监督人力资源的累积百分比。

2 结果

2.1 卫生综合监督人员构成情况

表1显示,在年龄结构上,25岁以下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占总人数的1.2%,46岁~55岁卫生监督执法人员比重最大(37.6%),说明卫生监督执法队伍以中青年人员为主。

在学历结构上,本科学历占52.8%,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占3.1%。43.6%的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学历在本科以下,说明湖北省卫生监督执法人员的教育水平偏低,总体素质不高。

在专业结构上,预防医学专业人数占25.9%,临床医学专业人数占28.4%,二者是构成卫生监督执法人员专业的主要部分。管理学专业占比为16.7%,比重偏低。卫生监督执法涉及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较多,对卫生综合监督人员的能力水平有较高要求[4]。不断发展变化的医疗服务市场要求卫生监督执法不仅要符合法律法规和各种规范标准,还要结合实际提出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强的监督指导意见[5]。调查地区中卫生综合监督人员法学专业占比仅为10.5%,占比较低。可见,现有执法队伍中有法学和临床专业知识背景的人员偏少,卫生监督执法人员专业性有待提高。

2.2 卫生综合监督人员配置情况

调查地区卫生监督人力资源总数有1 112人,调查地区服务人口为2 682.9万人,每万人卫生总和监督人员数为0.41人。由此看出,卫生综合监督人员数量严重缺乏。2016年湖北省卫生机构人员总数为47.55万人,其中卫生综合监督执法人员2 448人,占全省常住人口比重为0.418/万人。原卫生部《中国2000年预防保健战略目标》要求,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占常住人口比例1.5/万人[6]。即使按照2000年的目标,目前湖北省卫生监督执法人员数量严重不足。

湖北省中、东、西、南、北部5个地区的卫生综合监督人力资源配置水平见表2。各地区比较而言,每万人卫生综合监督人员以咸宁市最多(0.76人),武汉市(0.28人)最少;每平方公里卫生综合监督人员数以十堰市最高(0.159人),武汉市仍然最低(0.036人)。

表2 2016年湖北省5地区卫生综合监督人员按人口、面积配置情况

地区卫生综合监督人员(人) 服务人口 (万人)每万人卫生综合监督人员(人) 区域面积 (km2)卫生综合监督人员(人/ km2)武汉市3051 076.620.288 4940.036十堰市190340.900.561 1900.159咸宁市227300.410.761 5020.151宜昌市181412.250.444 2490.043襄阳市209552.720.413 5630.059

Gini系数计算结果显示,调查地区卫生综合监督人力资源按服务人口分布的Gini系数是0.078,按区域面积分布计算出的Gini系数是0.079。说明调查地区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绝对公平。从卫生综合监督人员绝对数量来看, 卫生综合监督人力资源以武汉市居多;但从每万人卫生综合监督人力资源与区域面积而言,卫生综合监督人力资源以咸宁市与十堰市居多。

3 讨论及建议

3.1 增加卫生综合监督人员数量

本研究表明,湖北省卫生综合监督人员总数占全省常住人口比重为0.418/万人,仍需进一步构建并完善市、县、乡、村四级监督和协管体系,要重视基层协管员队伍建设,实现卫生监督执法全覆盖[7]。首先,要进一步明晰卫生监督协管员的职责,做到日常监督无盲区;其次,大力发展卫生协管员队伍,在“十三五”期间,使卫生监督执法人员每万名常住人口配备不少于0.5人,并争取在2025年前使卫生监督执法人员每万名常住人口配备达到1人~1.5人。

3.2 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执法专业性

本研究卫生监督执法人员的专业性有待提高,建议:(1)在卫生监督机构内部加强卫生监督执法人员执法专业性。进一步加强对医疗市场的监管,事前监管还需更加专业化[8],确保严格的医疗行业准入机制;事中事后监管同样要加强。(2)要进一步加强卫生监督执法机构能力建设。首先,加强卫生监督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培育首席卫生监督员、专业骨干等[9],引进高学历医学类、法学类等专业人才;其次,以卫生监督执法实际工作为导向,加强对各种现场快速检测仪器的操作技能培训,提高卫生监督执法能力和水平;最后,要重视对基层协管员的培训和指导,畅通与基层协管员的沟通,确保执法的时效性。

3.3 完善继续教育体系,提高卫生监督人力资源素质

本研究表明,湖北省卫生综合监督人员中高级职称人员较少(1%),且卫生监督专业人员占比较小,在卫生监督执法人员自身素质方面,应不断进行继续教育,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加强卫生监督执法队伍建设。随着社会发展以及社会管理的精细化,事中、事后的管理越来越重要,因此,执法队伍需按照人口比例来配置执法人员,确保监管工作到位。

3.4 明确卫生监督机构定位,确定卫生监督机构人员性质

一是明确卫生监督机构定位,即行政执法、监督专业化。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需要发挥管理部门各业务科室职能(如行政执法职能),拓宽覆盖面,固定五大卫生职能,实现管办分离。二是尽快确定单位性质,进行参公管理,完善各方面保障,确保日常人才招聘和人员待遇等受到基本保障[10]。理顺各部门间关系和各自职能,减少工作面的重叠,提高监管效率,形成多方合力进行综合监管。

猜你喜欢

执法人员湖北省卫生
卫生与健康
灵川县安监局全面开展行政执法人员专项清理工作
卫生歌
春风化雨 深入浅出——记湖北省优秀理论宣讲员龙会忠
湖北省2015年3月生产资料价格
办好卫生 让人民满意
福州市色山区一黑电镀厂“死灰复燃”被执法人员查处
湖北省将再添6座长江大桥
湖北省今年将建成农村公路1.5万km
汝阳县一村民暴力抗法被刑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