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血液透析与高通量血液透析对铁调素及相关因素的影响对比*

2019-08-27牛文明薛兰芬张珊珊

中国医学装备 2019年8期
关键词:高通量尿毒症血液

牛文明 薛兰芬 康 希 张珊珊 刘 娜

尿毒症属于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是指因肾单位受损而导致的肾功能不可逆转丧失的临床综合征之一,临床上又可称之为终末期肾衰竭,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以各种代谢紊乱为主,如不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随着病情的不断进展,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1-2]。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血液透析的方法治疗尿毒症,其可在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同时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然而,由于普通血液透析清除血液中大分子,以及中分子物质的能力稍显缺乏,易导致顽固性瘙痒症、胸腹腔积液、营养不良以及慢性贫血等一系列透析并发症,从而对患者的预后产生不利影响[3]。

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以及血液透析技术的逐渐完善,高通量血液透析开始被应用于尿毒症的临床治疗中,可有效清除血液中的大分子以及中分子物质,降低患者远期并发症发生风险[4]。鉴于此,本研究通过对比普通血液透析与高通量血液透析对铁调素(hepcidin,Hepc)、血红蛋白(hemoglobin,Hb)、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以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的影响,旨在为临床尿毒症患者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于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140例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观察组中男性45例,女性25例;年龄19~68岁,平均年龄(44.62±10.27)岁;病程0.5~10年,平均病程(3.52±1.05)年。对照组中男性47例,女性23例;年龄21~69岁,平均年龄(44.71±10.30)岁;病程0.6~12年,平均病程(3.52±1.05)年。两组上述各项指标对比无差异,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已知情同意,且医院伦理委员会予以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5]:①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的相关诊断标准;②年龄≥18周岁;③无临床病历资料缺失。

(2)排除标准:①合并低血压或存在明显出血倾向者;②伴有心、肺、肝等脏器功能严重受损者;③无法正常交流沟通或存在神经系统疾病者;④正参与其他研究者;⑤研究过程中因各种原因退出者。

1.3 仪器设备

采用Fresenius 4008s型血液透析机(德国费森尤斯公司);706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HITACHI公司);Roche Cobas E601电化学发光分析仪(瑞士罗氏公司);DiaSorin Liaison 4000型化学发光仪(意大利索林公司)。

1.4 治疗方法

(1)观察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使用4008s型血液透析机,相关参数为透析器超滤系数46 ml/(mmHg·h),透析器表面积1.4 m2,透析频率为3次/周,单次透析超滤量为2 000~4 000 ml,持续时间为4 h,血流量维持在250~300 ml/min,碳酸氢盐透析液流量稳定在500 ml/min。

(2)对照组:予以普通血液透析治疗,透析器超滤系数为10 ml/(mmHg·h),其余相关参数以及操作与观察组一致。

1.5 观察指标

(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Hepc、Hb、SF以及CRP水平,治疗前后甲状旁腺激素、血β2微球蛋白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疗效评价标准[6]:①显效,治疗后患者溶质清除率在75%以上,且主观舒适度较佳,治疗过程中相关并发症发生率<5%;②好转,治疗后患者溶质清除率在65%以上,主观舒适度良好,治疗过程中相关并发症发生率<10%;③无效,治疗后患者溶质清除率在65%以下,主观舒适度较差,治疗过程中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在10%以上。将显效、好转人数之和与总人数的百分比记为总有效率。

(3)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epc、SF及CRP水平,具体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相关试剂盒均购自上海酶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用706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Hb水平;采用Roche Cobas E601电化学发光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检测甲状旁腺激素水平;采用Liaison 4000型化学发光仪及其配套试剂检测血β2微球蛋白水平。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详细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用均值±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70例患者治疗效果中显效38例,好转2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8.57%;对照组显效30例,好转21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为88.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52,P<0.05)。

2.2 两组Hepc、Hb、SF及CRP水平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Hb水平相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21,P<0.05),而Hepc、SF及CRP水平相比对照组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03,t=21.793,t=5.903;P<0.05),见表1。

2.3 两组甲状旁腺激素及血β2微球蛋白水平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甲状旁腺激素与血β2微球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55,t=5.673;P<0.05),而两组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91,t=0.174;P>0.05),见表2。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不良反应中低血压2例,感染2例,其他2例,总发生率为8.57%;对照组低血压4例,感染5例,其他6例,总发生率为21.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38,P<0.05)。

表1 两组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治疗后血Hepc、Hb、SF及CRP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治疗后血Hepc、Hb、SF及CRP水平比较(±s)

注:表中Hepc为铁调素;Hb为血红蛋白;SF为铁蛋白;CRP为C反应蛋白

组别 例数 Hepc(ng/ml) Hb(g/L) SF(ng/ml) CRP(mg/L)对照组 70 84.33±7.49 10.03±1.96 188.67±26.75 11.59±5.17观察组 70 71.59±5.73 11.45±2.02 105.28±17.59 7.30±3.20 t值 11.303 4.221 21.793 5.903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

表2 两组尿毒症患者治疗前后甲状旁腺激素及血β2微球蛋白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尿毒症患者治疗前后甲状旁腺激素及血β2微球蛋白水平比较(±s)

组别 例数 甲状旁腺激素(pg/ml) 血β2微球蛋白(m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70 687.45±63.22 458.34±51.56 18.52±3.72 8.15±1.24对照组 70 691.63±63.17 524.26±60.25 18.63±3.75 9.66±1.85 t值 0.391 6.955 0.174 5.673 P值 0.696 0.000 0.862 0.000

3 讨论

尿毒症属于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种泌尿系统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肾功能衰竭,促使尿毒症毒素潴留于体内,加之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以及肾脏相关内分泌失调等,从而导致一系列相关症状的发生[7-9]。目前,血液透析是治疗尿毒症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血液透析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然而,随着透析时间的不断延长,会增加患者发生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慢性肾性贫血以及各种感染性疾病等常见并发症的风险[10-12]。因此,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血液透析方式显得尤为重要,亦是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此结果与柳长青等[13]和单剑萍等[14]的研究报道类似,表明高通量血液透析相比普通血液透析的临床治疗效果更佳。高通量血液透析属于新型血液净化技术之一,主要是采用超滤系数较高的血液透析器,可发挥显著的扩散性能以及水力学通透性,可有效清除血液中的毒素以及过多水分,继而有效弥补了普通血液透析的缺陷,从而达到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目的。此外,治疗后观察组Hb水平高于对照组,而Hepc、SF及CRP水平低于对照组,提示高通量血液透析可显著改善患者的Hepc、Hb、SF及CRP水平。

Hb可有效反映机体营养状态,且其表达水平越高往往表明了机体营养状态越佳。Hepc表达水平受机体内铁代谢状况、炎症、肾功能受损以及红细胞生成活动等多种因素影响,其中铁过度负荷、肾功能下降以及炎性反应均可上调Hepc的表达。SF属于人体内含铁量最多的棕色蛋白复合物之一,尿毒症患者在病情进展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炎症介质,导致持续性炎症,加之Hb合成的减少,会增加铁利用障碍,进一步使得SF水平升高。CRP是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炎症相关指标,可有效反映尿毒症患者体内的炎症状态以及炎症程度。由此,可推测高通量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的主要机制可能与改善上述各项指标水平有关。此外,治疗后观察组甲状腺与血β2微球蛋白水平相比对照组较低,表明高通量血液透析可有效改善患者甲状腺及血β2微球蛋白水平。原因可能与高通量血液透析具有弥散、对流及吸附优势有关,其可通过彻底清除患者血液中的大分子与中分子物质,从而有利于下调血磷水平,避免血磷水平过高对残存肾单位解剖与功能造成的损害,同时亦可维持患者体内血钙水平稳定,促进磷钙代谢恢复正常,继而有利于减轻对甲状旁腺的刺激,从而减少了甲状旁腺激素的分泌与释放[15-16]。

在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对照组较低,表明高通量血液透析可显著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其中主要原因可能在于普通血液透析清除机体内大分子、中分子有毒物质的能力不足,随着治疗时间的逐渐延长,会导致患者体内的有毒物质数量日益增多,当堆积至一定数量后便会引发各种并发症[17-19]。而高通量血液透析可有效弥补普通血液透析的不足,其主要采用的人工合成膜,具有极强的通透性,可有效清除机体内的大分子、中分子物质,从而避免了有毒物质于机体内的堆积,进一步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20-22]。

高通量血液透析与普通血液透析相比,可发挥更佳的临床疗效,同时有效改善Hepc、Hb、SF及CRP水平,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性较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高通量尿毒症血液
新一代高通量二代测序技术诊断耐药结核病的临床意义
治疗尿毒症新型血液灌流吸附剂体外实验研究
高通量血液透析临床研究进展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在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尿毒症可以预防吗
Ka频段高通量卫星在铁路通信中的应用探讨
中草药DNA条形码高通量基因测序一体机验收会在京召开
提升血液与血管力的10个生活习惯!
为什么皮肤划破后血液会自动凝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