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制造型企业的成本费用管理的探讨
2019-08-26马峥
马峥
最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逐渐转型,生产制造型企业也获得了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机会,然而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也逐渐导致我国生产制造型企业的生产投放量明显增加,所以唯有从整体层面出发,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成本费用管理水平,完善成本管理模式,在缩减不必要经济成本的基础上提高产品的质量,才能有效推动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对此,本文接下来将从成本费用管理的含义、类型、出现的问题、以及优化措施这四个层面展开探讨,希望能为促进我国生产制造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一、生产制造型企业成本管理的基本概述
生产制造型企业的成本费用管理模式,其实是指对企业内部的全部工作流程所产生的费用明细与成本,展开预测、计算、控制、分析、以及考核等相关管理工作内容。对于生产制造企业来说,成本管理中的“费用”,实际上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与管理活动中,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活动的资金。所以,可以将成本费用划分为三类一是事前成本费用,指的是财务人员要科学控制研发产品前期投入的各种经济费用,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预期成本管理设计方案;二是事中成本费用,这指的是将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资源耗费及费用开支,都合理控制在预期设定的标准范围内,若产生偏差,则需要相关工作人员采取措施进行纠正;三是事后成本,这主要指的是质量分析环节所产生的成本费用,同时还要对产品完工后产生的成本差异进行分析,从而为之后的生产产品制定出改进措施。因此,我国生产制造型企业在控制成本费用时,要注重从事前成本管理、事中成本管理、以及事后成本管理展开控制工作。
二、生产制造型企业成本费用的类型
由于生产制造企业与服务类企业的最大不同点在于它们产成品的形式,即生产制造企业所生产出的产品是有形企业,而服务类企业则是无形产品。所以,以这一不同点为依据,可以将成本费用分为以下几种:第一是产品成本费用。众所周知,企业要生产出一个质量上佳的产品,通常都会进行投入、转换与产出等环节。在产品生产环节中,需要依据生产计划,投入资金、人力、物料、设备等资源;而在转换环节中,则需要对投入资金、人力、物料、设备等资源进行作业、储存、以及运输,进而产生不小的流程费用;最后的产出环节中,则是挑选出符合生产设计要点的工业制成品、淘汰半成品与劣质品。第二是期间费用。首先,工作人员需要通过问卷与访谈的方式,来获取消费者对产品使用的满意度与建议,在此过程中便需要耗费不小的人力与物力。企业的设计部门需要根据市场调研结果,对产品的性能、包装与质量进行设计。营销部门则要对产品的生产成本、产出效益与群众接受度来制定价格。最后,销售人员还需要申请经费,对产品进行大力宣传等。其次,财务部门的主要工作内容是筹资、投资、经营和分配。在筹资环节,需要财务人员采用有效办法获取大量的外界投入资金;而投资,则是根据筹资金额的数量,综合考虑是进行外投资还是内投资;在经营环节中,需要财务人员对企业的资金收支关系与明细进行科学管理;分配环节则是根据经济收益按照法定章程進行分配的过程。
三、生产制造型企业成本费用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管理意识薄弱。现阶段,我国大部分生产制造类企业管理者对于成本费用管理模式的认知不足,这主要体现在管理者对成本管理的不重视、不作为上。虽说许多企业在注册成立之初,便已经建立了成本管理的工作部门,但是由于高层管理者对此部门的不重视,从而致使企业员工对于成本费用的管理只能停留在“相关部门”上,同时管理者亦不甚清楚企业实际的成本费用情况。此外,正是因为企业员工对于成本管理的忽视,所以无法有效调动员工参与到成本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成本核算方式陈旧。一般来说,科学合理的成本费用核算方式,应当是对企业全部工作流程乃至各个环节进行资金需求的预测、计算与审核等,同时还要对工作流程的成本使用进行追踪和反馈,最后是对工作流程与环节的资金使用情况展开考核与评价。但是目前,还存在部分企业在对成本费用进行审核与计算时,仍旧采用的是以往传统的核算标准,对企业各个工作流程展开核算,并未对流程中每个作业环节的成本费用进行核算,更遑论后期的追踪、考核与评价了,如此便导致成本分配不均等问题的出现。
(三)生产成本投放过高。对于我国生产制造企业来说,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并不具有繁琐性,但是若是从成本管理的角度出发,则繁琐性特点较为突出。这是因为生产制造业在发展的初期,往往严格要求项目投资这一方面,同时也因为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的风险性较大,只要一个环节出现操作失误,则将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内多数生产制造企业对于生产成本费用的投入逐渐增多,另外由于生产制造产品的特性,需要应用到大量的不可再生资源,这便导致生产成本费用居高不下,最终致使企业的利润空间大幅度缩减,影响到企业今后的生产与发展。
四、加强生产制造型企业成本费用管理的优化措施
(一)提高企业的成本管理意识。众所周知,生产制造型企业的成本费用管理模式是否健全、是否成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因此,要想优化强企业的成本管理模式,则首先必须要提升企业上下对成本管理的认识与了解程度。对此,企业可以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参与成本费用管理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的活动,有效促进管理人员职业素养与专业水平的提高。与此同时,企业高层管理者也可以在成本管理过程中设置公正的奖惩制度,不定期对管理人员的成本管理相关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进行考核与评价,对在考核中表现优异者进行适当的物质与精神奖励,而对那些考核不过关、态度不认真的员工,则需要进行口头批评与劝诫,如此便可以有效提升管理人员对成本费用管理的重视度。在对企业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的过程中,企业管理者亦要督促自己与他人积极参与到成本管理的相关培训活动中,全面优化企业上下对成本管理的理念,从而为成本管理部门的工作展开提供有利条件。
(二)创新成本管理方式。成本费用管理方式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可以直接决定我国生产制造型企业成本费用管理工作的工作实效性。由此可知,在展开成本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优化与创新成本核算方式是最重要的内容,亦是最核心的工作内容,这是因为其可以带给企业最强大的数据支持。当前阶段,我国许多生产制造型企业都已经开始使用作业成本法,对企业各个工作流程与环节进行全面管理。作业成本法,是指通过仔细核算出的经济成本费用,来准确判断产品的生产成本和消耗成本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而能够对整个成本费用进行科学的配置和控制,最终呈现出真实可靠的成本费用数据。实践证明,采用作业成本法对企业的成本费用进行有效管理是十分适用于我国各大中小型生产制造企业,其可以进一步确保成本核算管理的质量与效率。因此,企业的成本管理部门人员在对成本费用进行管理时,可以适当采用作业成本法展开管理,这不仅可以有效保障核算数据的准确性与真实性,还可以提升自身的成本管理能力。
(三)掌控生产环节的成本投入。生产流程的成本费用管理,是我国生产制造型企业全流程成本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个内容,这是因为生产过程占据了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很大的市场份额。因此,在针对生产过程这一环节进行成本费用管理时,企业高层管理者应当严格要求每一位管理人员对生产流程中的每个环节产生的成本费用进行计算和审核,并确保每个生产环节都顺利进行的情况下,对投入的成本费用进行科学的分配和控制,从而实现用最少的经济成本获得最多的经济效益的管理目的。因此,成本管理人员应当对作业成本法核算出的重要数据进行备份和整理,并对生产作业环节的成本进行科学计算和调整。最后,生产制造类企业应当寻找适合自身发展情况与未来发展战略目标的成本费用管理模式,加强对企业各个生产环节的成本费用掌控,提高成本管理工作的力度,力求在企业生产环节有序进行的前提下,有的放矢地缩减投入的经济成本,从而实现最大利润空间的管理目标。
五、結语
综上所述,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壮大,我国生产制造型企业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并在推动社会经济体系改革与发展中发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而对企业生产、财务、以及营销等各个流程的成本费用进行科学管理,不仅可以有效减少企业不必要的经费支出,还可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进行成本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经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绝大部分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着成本管理意识薄弱、成本核算方式陈旧、以及生产成本投放过高等通病,所以必须对症下药,采取提高企业的成本管理意识、创新成本管理方式与掌控生产环节的成本投入等措施,如此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国生产制造企业的成本费用管理水平,用最少的成本获取最大化的经济效益,最终推动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
(作者单位: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