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乳腺癌化疗前后凝血功能变化的临床观察

2019-08-26李长风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16期
关键词:凝血功能乳腺癌化疗

李长风

摘要目的:观察乳腺癌化疗前后凝血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乳腺癌化疗患者100.例,对化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化疗后凝血酶原时间(PTA)明显升高,凝血酶原活动度(PT)和AF-II水平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化疗后会出现凝血功能异常情况。

关键词 乳腺癌;化疗;凝血功能

肿瘤细胞会释放迟凝因子,致使乳腺癌患者体内的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目前治疗乳腺癌最有效的方法是化疗,化疗药物会损伤血管组织,并释放多种物质,使凝血系统被激活,导致血液呈现高凝状态,进一步加重病情"。本研究对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后凝血功能情况进行观察,详细内容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乳腺癌化疗患者100例,均为女性;年龄28~78岁,平均(50.3+4.8)岁。所有患者在进行血液采集前2个月内未发生血栓或出血性疾病,无感染性疾病,在治疗前2个月以及治疗过程中,均未使用过任何止血或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

方法:①血小板检测方法:患者在清晨接受空腹静脉抽血,然后通过自动血球计数仪对全血图进行检查,并详细记录血小板检查结果。②血凝检测方法:患者在清晨接受空腹静脉抽血,通过真空采血管采血,用含量为3.85%的枸橼酸钠按照9:1的比例进行抗凝,将离心机的转速设置在3000r/min,离心15min以便分离血浆和血球。使用自动血凝分析仪对血液进行检测,并使用配药的试剂。

观察指标:观察化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1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化疗后凝血酶原时间(PTA)明显升高,凝血酶原活动度(PT)和AF-II水平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论

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为化疗,肿瘤原本就会导致患者血液呈现高凝状态,化疗会使机体的高凝状态进一步加重”。

本研究结果显示,化疗后患者PTA.明显升高,PT和AF-II水平明显降低,化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成患者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如下:①化疗过程中使用的药物会损伤患者的血管內皮,而内皮细胞表面的凝血酶调节蛋白和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会随之降低,损害蛋白C的活化,同时也会降低抗原提呈细胞的活性,最终导致内皮细胞的促凝和抗凝活性失去平衡。②化疗药物会导致肿瘤患者体内的血浆蛋白水平和蛋白S水平持续性降低,同时使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水平增加,致使患者的机体呈现高凝状态。③乳腺癌患者体内的肿瘤细胞在死亡后通常会释放一定量的炎性细胞因子和促凝物质,而炎性细胞通常能够产生多种介质,会导致凝血因子发生相互反应,从而使得凝血功能失衡。

相关研究认为,乳腺癌患者的肿瘤细胞距离人体的主要脏器和血管相对较远,患者会呈高凝状态主要原因是肿瘤免疫淋巴细胞刺激造成的。

乳腺癌患者机体呈现的高凝状态增加了患者出现血栓的风险,在化疗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凝血指标的监测,以便更好地判断发生血栓前的状态,给子予针对性的治疗,从而减少乳腺癌患者发生血栓的概率和乳腺癌复发转移的可能。

综上所述,乳腺癌患者化疗后会出现凝血功能异常情况,需要加强凝血指标监测,以便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针对性治疗。

参考文献

[1]王妍,吴杰,孙涛.血栓弹力图对中晚期乳腺癌患者凝血功能的评价及预测转移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35):82-85.

[2]吐尔逊江.艾力,赵盼盼,张涛乳腺癌患者凝血功能与肿瘤生物学特征的关系[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1):48-49.

[3]张文芳高云,郭鹏,等乳腺癌联合化疗患者凝血功能检测临床意义的探讨[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1,18(6):468-469.

猜你喜欢

凝血功能乳腺癌化疗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骨肉瘤的放疗和化疗
乳腺癌是吃出来的吗
胸大更容易得乳腺癌吗
跟踪导练(二)(3)
手术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监测的临床意义
氯吡格雷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对急性脑梗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观察
探讨凝血功能检测对手术患者的临床意义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中医辨证结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