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儿童缺铁性贫血健康教育干预效果分析
2019-08-26孟垂霞
孟垂霞
摘要 目的:针对健康体格检查0-3岁缺铁性贫血患儿分析健康教育对缺铁性贫血患儿的干预治疗效果。方法:收治0-3岁缺铁性贫血患儿679例,进行喂养与药物指导,轻度贫血的患儿进行饮食健康教育,中度贫血的进行补充铁剂的指导与健康教育。结果:3个月后复查血红蛋白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结论:健康教育对提高缺铁性贫血患儿的治愈率有明显的效果。
关键词 健康教育;缺铁性贫血;家庭档案
资料与方法
2015年2月-2017年3月收治0-3岁小儿缺铁性贫血患儿679例,男356例,女323例。血常规检测,按诊断标准分为轻度贫血611例,中重度贫血68例。
贫血诊断标准:儿童贫血的标准可参考血常规检查报告中血红蛋白数值,10 d-3个月Hb< 100 g/1;3- 60个月Hb< 110 g/L;中重度贫血的诊断标准Hb< 90 g/L。血常规:血红蛋白量的减少比红细胞数的减少更为显著,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方法:通过与患儿家属的交谈,口头指导、电视录像播放、问卷、黑板报、院外电话咨询及发放自制的小册子,家属与家属之间相互交流等方式进行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①从女性怀孕期间就做好健康教育:联合妇女保健人员共同工作,在孕期做相关的健康教育工作,如果发现血红蛋白<100 g/L,可以考虑用铁剂来治疗。②建立儿童家庭档案:新生儿出生7d后到新生儿家中进行产后访视,对出生时的情况、是否母乳喂养、睡眠、大小便、预防接种等情况记录在册,建立新的健康档案,叮嘱家长根据档案上的提示时间,在婴幼儿6-8个月、18个月、30个月龄时分别进行1次血常规检测,主要通过观察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计数来判断有无贫血的问题。③提倡母乳喂养的健康教育:由于母乳中铁的吸收率是比较高的,所以建议在宝宝出生以后就要母乳喂养,而且建议最少喂养4个月,评价喂养现状,根据评估结果,护士可以讲解母乳喂养与人工喂养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指導喂养方法,母乳不足时,正确指导如何保持母乳充足和使用代乳品,专家建议最好是母乳喂养坚持到1.5 -2岁,哺乳期4-6个月前能利用从母体内来的铁质造血。④饮食健康教育:当血红蛋白100 - 110 g/L时可以通过饮食治疗,4-6个月后即出现铁质的不足,所以3-4个月时就应注意添加含铁丰富的食物。4个月添加稀食时,应增加含铁及蛋白质丰富的食品,包括蛋黄、菜泥、豆制代乳粉、肝泥、肉泥、鱼肉等。同时可服用维生素C或添加水果泥,以增加铁的吸收。如蛋黄中含铁质较丰富,即应注意添加,小孩应养成不挑食、不厌食的良好饮食习惯。⑤服用铁剂的健康教育:护士对家长进行口服药物的健康教育,血红蛋白<100 g/L时口服铁制剂来治疗,计算一般1 -2 mg/(kg·次),2~3次/d。服药最好在两餐之间,既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又利于吸收。应避免与大量牛奶同时服用,因牛奶含磷较高,可影响铁的吸收,维生素C可使三价铁还原成二价铁,使其易于溶解,将维生素C 60 mg加入米饭中,可使铁的吸收增加3倍,故于服用铁剂的同时,最好服用维生素C,若于服铁剂前4h服用维生素C,则无此种作用,服铁剂后,牙往往黑染,大便呈现黑色,停药后恢复正常,这个时候应该向家长说明一下具体的原因,铁剂治疗有效的患儿,于服药后3-4d网织红细胞上升,1周后可见血红蛋白逐渐上升,如果服药3-4周没有效果的话,应该查找一下具体的原因,铁剂治疗一般须继续应用至红细胞和血红蛋白达到正常水平后至少6-8周。因缺铁性贫血,不只血红蛋白减少,储存铁也全部用完,由于小儿不断生长发育,血容量不断扩充,而饮食中不能满足铁的需要,治疗目的不应只纠正缺铁性贫血,而是储藏足够的铁,以备后用。
结果
通过饮食和药物治疗的健康教育,发放健康教育宣传材料,上门指导,患儿家属对社区护理工作质量及社区护士的服务态度满意率由开展前的88.7%上升到97.8%。通过对679例缺铁性贫血患儿及家属实施合理膳食的健康教育,患儿的血红蛋白达标率可达到95.6%。MCV、MCH、MCHC均比干预前升高,而且充分体现了健康教育工作在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地位,见表1。
讨论
缺铁性贫血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一种贫血,我国<2岁小儿的发病率10% - 48.3%。其发生的根本病因是体内铁缺乏,致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而发生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出生后6个月内的婴儿有足量的母乳喂养,一般不会发生缺铁性贫血,要预防婴幼儿缺铁性贫血,必须选择富含铁的食物,同时还要考虑到铁的吸收和利用问题,如服硫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维生素C,可促进铁的吸收。通过护士的健康教育及上述途径,使多数患儿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提升血红蛋白计数,从而达到较好的治疗和依从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之南.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7.
[2]王盈盈,蔡丽如,陈丽娜.泉州市6个月-7岁儿童缺铁性贫血流行病学调查.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4,12(3):264-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