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蓝光联合茵栀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9-08-26侯凤阁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12期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蓝光

侯凤阁

摘要 目的:探论蓝光联合茵栀黄口服液(冲剂)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8月-2018年8月收治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58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3例患儿采取蓝光治疗,观察组35例患儿采取蓝光联合茵栀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以及黄疸消退时间。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4.3%,对照组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8%,对照组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黄疸消退平均时间(4.01±0.82)d,对照组(6.1±1.02)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采取蓝光联合茵栀黄治疗,疗效显著,安全系数高。

关键词 新生儿黄疸;茵栀黄;蓝光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为新生儿期常见的一种疾病,由多种原因诱发,主要分为感染性黄疸、溶血性黄疸、阻塞性黄疸等,需要及时治疗。目前临床治疗新生儿黄疸主要方法为蓝光照射,蓝光灯的蓝光波长425 - 475μm,该种治疗方法疗效明显。而笔者在临床资料收集分析中发现采取蓝光联合茵栀黄疗效更加显著,因此将资料整理如下。资料与方法

2013年8月-2018年8月收治新生儿黄疸患儿58例,均符合2005年中华医学会制定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相关诊断标准,排除心、肝、肾等严重疾病患儿。按照治疗方法将以上患几分为两组。对照组23例,男12例,女11例;日龄3-15 d,平均(9.O±0.1)d;体重2.5 - 6.8 kg,平均(3.2±l.O)kg。观察组35例,男17例,女18例;日龄3-17 d,平均(9.2±0.5)d;体重2.7 - 6.9 kg,平均(3.5±l.l)kg。比较分析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可进行组间数据比较。

方法:所有患儿均予常规的对症治疗,对照组患儿使用蓝光照射治疗,黑布遮住患儿双眼及会阴,箱内温度30-32℃,相对湿度55%~ 65%。将患儿置于双面光疗箱中照射治疗,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患儿与光源之间距离,保证皮肤均匀接受光照,每日照射10 h。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茵栀黄口服液治疗:茵栀黄3 mU次,3次ld。两组患儿治疗时间7d,治疗后分析临床治疗效果。

观察项目[1]:临床疗效按照《实用儿科学》分为治愈、显效、有效及无效。①治愈:生理指标恢复正常,皮肤黄疸消退,小便盐酸正常,血清总胆红素<90μmol/L;②显效:生理指标大部分恢复正常,皮肤黄疸基本消退,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值100 - 120μmol/L;③有效:生理指标大部分正常,皮肤黄疸症状减轻,血清总胆红素明显下降;④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相关指标没有明显变化。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记录两组患儿发生不良反应情况,比如腹泻等,记录两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

数据分析:组间数据纳入统计分析学软件SPSS 22.0中分析,t分析计量资料,x2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数据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临床疗效比较:经过不同干预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4.3%,对照组78.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不良反应及黄疸消退时间比较: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儿出现轻微腹泻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2.8%.对照组无不良反应,兩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24,P=0.068);观察组黄疸消退平均时间(4.01±0.82)d,对照组(6.1±1.02)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8.P=0.041)。

讨论

新生儿黄疸为儿科常见疾病,主要分为生理性黄疸以及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对于病理性黄疸如果不及时治疗,血中胆红素增高(> 342μmol/L),主要是未结合胆红素增高,后者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从而引起神经系统损伤,导致并发胆红素脑病,影响新生儿生长及发育。

目前对于病理性黄疸主要治疗方式为蓝光照射,将患儿置于波长425 - 475μm蓝光箱中,使得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在蓝光作用下转换为水溶性的结构,经过胆汁及尿液排出,从而降低患儿体内的胆红素水平。而祖国医学认为新生儿黄疸(胎黄)是胎毒内蕴所致,孕母湿盛或湿毒遗于胎儿,或生产时感受湿热致新生儿体内湿热毒邪深重,湿阻气机,胆汁不循常道,浸淫肌肤而成黄疸[2]。胎黄的形成主要为胎禀湿蕴(如湿热郁蒸、寒湿阻滞,久则气滞血瘀),热为阳邪,故黄色鲜明,此为阳黄;寒为阴邪,则黄色晦暗,此为阴黄。根据阳黄与阴黄的不同,分别予以清热利湿退黄和温中化湿退黄治疗,清热解毒、利疸退黄首选茵栀黄。本次采取蓝光联合茵栀黄治疗的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4.3%,显著高于单纯蓝光治疗的78.3%,提示联合治疗效果显著;而观察组患儿退黄时间短于对照组,提示该种治疗方式可快速缓解相关临床症状;此外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提示联合治疗安全系数较高,研究结果与赵玉凤报道基本一致[3]。总之,经过本次对比分析认为,对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采取蓝光联合茵栀黄治疗,疗效显著,安全系数高。

参考文献

[1]李婕,胡燕.蓝光联合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5,31(18):1809-1811.

[2]熊有弟.蓝光联合茵栀黄颗粒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7):170-171.

[3]赵玉凤.蓝光照射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体会[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5,38(z1):169-170.

猜你喜欢

新生儿黄疸蓝光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LED冷光源与常规蓝光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及副作用对比
中药退黄汤颗粒剂与传统饮片的临床疗效比较分析
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剂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观察
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新生儿黄疸血清总胆汁酸和胆红素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