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咨询教学中的认知心理学原理应用

2019-08-26崔艺馨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认知心理学方式方法教学措施

崔艺馨

摘 要:心理学专业是我国热门的专业,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心理学人才的需求增加。心理咨询教学是心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入认知心理学原理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能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认知心理学;心理咨询教学;教学措施;方式方法

随着社会对心理学专业人才的需求激增,心理学专业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中已经是一个热门专业,很多高校都开设了这个专业,加大了对心理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在心理学专业人才能力培养中,心理咨询技能是最重要的内容。在心理咨询专业培养目标上,我们致力于把大学生培养成具有一定个人咨询风格、咨询水平、人格魅力、个人成长也达到一定程度的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专业的咨询技能训练及课程,都应围绕大学生身心发展、学习需求、个体差异和就业发展开展。

一、高校公共心理学教育目前存在的不足

1.教学方式和方法落后。当前高校对心理学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学校领导认为高校是培养专业技能和研究人才的场所,因此心理学大多为选修课程。而且,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方式依然是讲授和问答的传统方式,学生学习被动,课堂缺乏互动,教师没有深入地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导致学生失去了学习心理学的兴趣,甚至出现了放弃学习的现象。由于学校对心理学课程不重视,再加上心理学教师的作用不能被体现,导致心理学课堂教学效率较低,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作用不是很大。[1]

2.教学重理论而轻实践。高校通过选修课的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的心理学知识水平及实践能力,但是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视理论教学,而没有重视心理学知识的运用,学生实践的机会较少,学生只积累了大量的心理学知识,却缺乏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由于心理学教育的教学模式单一,高校心理学教师比较缺乏,而且在心理学教研和科研方面的水平有限,导致心理学教学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3.教学指标变化。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其相应的指标等也逐渐发生变化,对科研水平的重视带动了高校心理学教师在开展相应课程时对心理研究科研成果的重视,高校心理学研究成果突出。但在此过程中,由于科研阶段的需要等,科研初期的改革等也出现了大面积重复等现象,对教学的重视程度也明显下降。教师由于过度重视教学中的科研成果,对相应的教学质量等的重视程度也明显降低。上述情况的出现导致高校在心理学研究成果突出,但相应的心理学教学成果却十分稀少,教师注意力的偏转使科研和教学出现明显的不对等,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及教师的教研成果少,不利于高校教学质量以及后续心理科研等的进行。

4.理论成果转化重视程度不足。在心理学转化过程中,学校以及专业等对该方面的重视程度不足,并没有对教师制定统一的计划、规划。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多以课本为主,对课文内容进行复述以及小范围的扩展,更主要的是将教学方案、教学质量等与教学评价等活动挂钩,并未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教育机构等在高校心理学教育方面推出了基于心理学教育改革基础上教材、教师专业水平、学校重视程度等一系列意见规划,执行后对学生的促进作用十分明显。但由于各学校具体的师资力量、发展重点以及资金规划等不完全符合教学要求,因而并未实现有效执行。

二、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及运用

认知心理学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20世纪70年代成为西方心理学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它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主要是认识过程,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和语言等。以信息加工观点研究认知过程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主流,可以说认知心理学相当于信息加工心理学。它将人看做是一个信息加工的系统,认为认知就是信息加工,包括感觉输入的变换、简约、加工、存储和使用的全过程。按照这一观点,认知可分解为一系列阶段,每个阶段是一个对输入的信息进行某些特定操作的单元,而反应则是这一系列阶段和操作的产物。信息加工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之间都以某种方式相互联系。

认知心理学在中国的传播,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心理学家对认知心理学的兴趣,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在理论方面,认知心理学有助于揭示人的认识过程的特点和内部机制。认知心理学反对行为主义的机械论,强调人类认知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人的认知结构在获得知识中的作用。这些看法对中国心理学家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在应用方面,认知心理学重视研究高级的认知过程,如学习、问题解决、决策等,从而使心理学能走出实验室的小天地,更直接地为社会服务;认知心理学与一些高、新技术的联系,也是人们向往的应用前景。近年来,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开始深入到社会实践的许多领域,特别是教育领域,出现了用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探讨教育、教学过程的新思路。这些应用研究的成果也同样吸引着中国心理学家。

三、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无论是社会人士还是高校大学生,因為心理问题而导致的犯罪事件越来越多,这也提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特别是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场所,有条件、有机会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真正学到心理健康知识,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为此,必须提升心理学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在进行心理学教学时,要努力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心理学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尽量组织开展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体验、交流和学习,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中学习心理学知识,从内心接受和认同心理学教育教学,以提高学生对心理学知识的吸收效果。让学生怀着愉快的心情投入到心理学教学活动中,不仅有利于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也是心理实践应用能力的有效提升途径,是心理学教育最终想要的结果。

四、自我调节的教学应用措施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有各自的个性,共同组成的集体又有集体的心理定势等。教师应该首先探明这种心理特点,并利用相关的心理知识对心理定势进行控制和干预。同时教师也是个体,外在的环境也会对教师心理动机产生作用,如何有效地控制自我情绪,有节制地调节自我的心理状态对教学与师生关系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影响。所以在备课中,我备了心理教学的另一个教案,并有意识地进行个案和集体心理辅导案例经验的积累。

心理教案的主线是发展双向的“自我形象”,使师生之间形成“心理共振”。所谓“自我形象”设计,即我们在潜意识水平上对自我的认识、想象和评价。这种“自我形象”影响着我们的自尊水平、自我效能及自身潜力的发挥。但这种心理设计既需要内部条件,又需要外部条件。“一切有意义而持久的变化都是先从内部开始的,然后再由里向外地发展”。但有效的评价机制的建立有利于激发内部的潜质,从而调动内部进行积极心理因素的积累。所以,从外部来讲,教师可以通过相应的心理教學手段从潜意识中同化师生的期望,通过对学生形象的提升来增进学生对班集体与个体的期望,有利于调动学生认知的内驱力,有利于强化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从而真正成为想改变的人、想成为的人。

这种心理备案结合不同班级的不同特点,以及不同学生个性差异进行调整。主要分个案与集体备教案两种。

1.个体辅导教学设计和实验研究。教学设计基本策略:首先积累个案观察,其次从外部对个体自我调节进行干预。主要从以下五方面入手:让学生尝试了解自己、评价自己、作出计划、采取行动及对结果不间断进行经验总结与学习。另外,从外围环境为学生自我调节的发展创设条件。

2.集体辅导教学设计和实验研究。教学设计基本策略:主要是从外部对集体自我调节进行某种程度的干预,尝试让学生用新的知识结构重新认知自己、评价他人,并作出相应反应。教师应对产生的各个阶段的结果作出评价与激励。

3.对教师自身进行自我调节。自我调节的基本策略:对自我心理进行认知,向优化心理素质转化,进行适度减压。

五、有效的教学评价

教师必须注重优化考核评价制度,将传统的单一化的笔试考核转变为笔试和实践考察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当前多数高校在公共心理学课程的考试方法上延续过去的标准化成绩考核制度,仅对大学生实施单一理论知识应试考核。这种考核方法重视评价的量化标准和客观性,也便于实施,但这种评价方式对大学生的评价尺度过于单一,只能考察大学生的应试能力,对大学生的实际心理健康状况和大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考察不足。想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就要把大学生的笔试成绩与实践能力考察相结合,使用形成性的评价方式,对大学生的心理学知识掌握情况进行综合性考察。教师应该重点考察大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观察大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心理问题的过程来考察大学生对心理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大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安排一些时间,设定生活中常见的心理问题案例,让大学生进行现场模拟,并根据大学生处理问题过程中的表现来综合评定他们的成绩。教师也可以让大学生尝试在自己的生活中搜集与心理学相关的素材,然后预想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法,教师则对该方案进行评价。

六、拓宽学生的阅读面

具体而言:一是提高对课外阅读的认识。心理学名著浩如烟海,数之不尽,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宝库。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只是心理学专业中所有知识的极小的一部分,要想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心理咨询专业毕业生,就必须重视课外阅读,在课外广泛的阅读心理学有关书籍;二是制定切实可行的阅读计划。一方面在学院方面,制定出一个大的课外阅读计划,将其纳入学习培养目标中去,可以要求老师根据学院的阅读计划制定出适合自身教学目标的阅读计划;另一方面在老师方面,老师可以制定出一个更为具体的阅读计划,例如:在每年的开学之初,老师列出一个课外阅读计划,要求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阅读计划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并且将读书笔记作为期末考查的一个重要内容,这就提高学生在课外阅读的主动性。

七、教学实施的保障

(1)加强培养“双师型”教师,鼓励教师从事心理咨询兼职工作。“双师型”教师是实践教学中的主力军,学院加强了培养“双师型”教师,设立心理咨询中心,教师值班折算教学工作量并享受相应的课时津贴,这对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实践活动的指导都有着积极作用。

(2)学校方面为实践教学提供必要的物质、经济保障,保证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

(3)与用人单位合作,加强建设实践基地,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学校和用人单位共同研究更适合学生身心发展和工作岗位的人才培养计划。对学生实行“企业岗位专家+学校专业教师”联合指导式教学。

(4) 把实践学习纳入教学计划,做好制度保障。高职高专院校生源素质决定了大多数学生没有学习意愿,学习态度消极,很多学生对于实践学习缺乏 正确的态度,他们自觉性不够,只愿按学校规定做事,因此,学校应把实践学 习纳入正式教学计划,规定实践学习比重并严格执行,为实践教学做好制度保障。

八、开展实践性的学习

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探究性学习、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行为的引导,让学生由重视教材知识学习转变为关注课外知识的拓展,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关注自己的生活现状,实现由“教”向“学”的转变,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促使学生拓宽学习视野的过程中,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学生之间的讨论都可以让学生进行相关经验的积累,形成更丰富的外围知识。另外,学生课外还可以采用探究性学习,以便培养收集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和整理的能力,逐渐养成处理反馈信息的心理习惯和学习习惯。

实证如下:教学活动中,采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设计课外探究性题目。比如,让学生通过和同学合作完成个体心理咨询案例,包括筛选个案,收集个案资料,对个案进行评估和分析,设定咨询进程,进行个案咨询,对完成个案进行追踪等。学生从实际个案入手,深入细致地完成了整个咨询过程,从而对个体心理咨询技能及操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现代的心理学需要一批研究能力强的专业心理学梯队。实施研究型教学要求学生参与心理学的课程研究,但是因为学生各项专业技能的欠缺,老师们应该在这一方面加强对学生的培养。心理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在实施研究性培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只有老师具备了强大研究的能力和专业敏感性,才能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从事心理学的研究活动。心理学教师应该积极创造反馈的平台,积极指导学生进行学科研究。在应用心理学的实验教学中,心理学教师应大胆的带着学生参与具体的课题研究,鼓励学生们在研究中表露自己的观点,对学生们的闪光点及时的进行肯定和表扬。

参考文献:

[1]罗晴.当代大学生对高校心理咨询的认知及对策[J].北方经贸,2012,(3):143-143,145.

[2]李建明.认知及心理健康因素对学生心理求助的影响研究[R].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6-7.

猜你喜欢

认知心理学方式方法教学措施
基于认知心理学的扁平化风格的界面设计研究
试论《国际政治中的知觉与错误知觉》中的实证主义研究方法
拓展训练引入体育教学的方式探究
新课改背景下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
初中语文活动式教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