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课堂教学中的语言应用策略与研究

2019-08-26王蕾蕾

商情 2019年31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

王蕾蕾

【摘要】中学是一个学生学习生涯中非常重要的时期,是一个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期,在这一阶段老师的引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中学阶段而言,行为习惯和思维模式的养成远比学习其他知识更为重要,作为引导者的老師,在合适的场合,恰当的时机,说出最有分量的话,是一位老师所要掌握和追求的。语言是一门艺术,教学效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教师所用的教学语言,本文就教师教学过程中语言的应用策略进行研究,以求更深层次的探索教学用语的使用将会怎样影响教学效率,从而使教师能够在教学用语上多下功夫,提升课堂质量。

【关键词】中学课堂;语言应用;课堂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这充分说明教师的教学语言是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师的教学语言中,评价语言有激励、指引、对是非的判断的功能,对学生的身心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好的教学语言的应用,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好的引导,能使学生变得自信、乐观、开朗。这一切的关键就在于教师能否良好的把握课堂的节奏,在恰当的时机,做出最正确的评价,指导。

一个完美的课堂并不是老师一个人的独奏,而更像是一场讨论会,老师要做的就是提升学生的参与感,让学生参与进来,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有主人翁的责任感,使学生感到自己并不是课堂的接受者而是课堂的构建者,而这个过程中老师先要引导,而后要听同学们的想法,并适时加以辅正,最后要进行总结,在这三步中,语言的表达决定课堂质量的高低,因此,教学过程中语言的应用非常重要,本文就教学的语言应用策略进行研究,是课堂变得更加高质高效。

一、了解学生,因材施教

中学阶段正是一个学生最为“个性”的阶段,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所以作为老师,首先要适当的了解一下学生的性格,然后在课程安排中,尽可能的照顾到每位同学,提前制定教学方案,甚至可以提前组织语言,想一下怎么说才能最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兴趣,找到学生想要发现的点,旁敲侧击,最后让同学们找出答案,这才是最成功的引导,在此过程中,老师即使知道答案,也要与同学们一块探索,然后认真听取每一位学生提出的想法,不能一口否定,让学生自己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在交流中多用“你这个想法不错”,“你这个角度很新颖”等估计性的对话,激励学生更加深入的探索发现,教师要做有心人,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加以表扬,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愿望。

二、紧扣教学目标,改进教学用语

对教师课堂用语要求比较高的是语言类科目,如语文和英语,语文课堂是一个充满文人气息的课堂,有温文尔雅诗篇,也有高亢激昂英雄事迹,有沉郁顿挫散文诗集,亦有引人深思的短篇故事,这对老师课堂气氛和教学用语的把握要求非常高,教师作为课堂的掌舵者,如何将学生引入文章,跟随作者的思绪,就需要教师用适宜的言语去引导,声情并茂,语言有表情和肢体动作的配合,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在此之前,需要老师对文章有深刻的了解,然后再搜集一下关于文章或作者的一些小故事,有项调查中提到,中学时代的学生评价一个老师的是否学识渊博的标准,就是老师懂得多少文章以外的知识,所以提前做好工作,以增加在学生中的信服力,也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关于英语教学,同为基础学科,但英语所需要讲授的环节会更多一些,在这其中可以设置提问环节,并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多进行激励性评价,多用“nice”“good”等一些夸赞性的词,提升学生课堂的参与感和成就感。

三、重视学生想法,合理做出评价

在整个课堂中,老师和学生的交流是课堂非常重要的环节,在交流讨论过程中,可以理解更深层次的一些东西,在这个过程中,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尽情表达,而此时,老师则要认真的听学生的想法,理性的做出分析,组织好语言,正确的可以给予肯定,但是错的不要完全否定,说出自己的想法,让学生思考,哪一个更好,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语言表达特别重要,要细心观察,重视学生的想法,合理引导分析,在舒适和谐的氛围中开展教学,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变得有活力,学习效率也会随之提高。

四、教学评价,注意策略

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评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大到学生的学业评测,小到回答一个问题,都需要老师合理做出评价,而此时教学评价的策略就非常重要,策略大致可分为三种;

(一)激励性评价

课堂中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最期盼的就是得到老师的肯定,老师首先要对学生的答案进行分析,不能以对错作为评价结果,对的可以给予肯定,错的要发现其中的闪光点,另外评价不一定要拘泥于题目本身,可以对学生勇敢回答问题,和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进行表扬。

(二)适时性评价

教学的过程可以分为很多个阶段,讲授阶段是重要的知识传输阶段,在此过程中难免会有同学松懈,此时可以选择精神状态较好的同学进行适时性表扬,以激励其他同学,向更好的学习状态努力,人总有“心向光明”的愿望,适时的表扬,能提升整个班级的精神风貌。

五、尊重学生个体,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中学阶段的学生,因为追求个性,棱角分明,所以对一些事情也格外敏感,所以老师应该付出更多的耐心在学生身上,在传授他们知识的同时,时刻提醒自己,自己所面对的是一个充满求知欲的小学者,然后多鼓励学生去探索课堂知识,探索新的方法,把每一堂课都作为一次学术论坛,充分尊重每一位个体,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提升学生的课堂归属感和参与感。

六、结语

语言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中语言的应用,是一个值得所有教师探讨并学习的话题,老师作为课堂的掌舵者,最重要的是如何引导学生学习,交流是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途径,所以老师用心观察学生,然后制定详细的教学方案,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对所教课程多做了解,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另外,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要使每位学生都参与进来,对学生所探究的问题以讨论的形式进行教学,提升学生的参与感和成就感,营造良好课堂氛围,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郭秀云.浅谈信息技术与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J].商情,2013,(36).

[2]冯艳玲.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的探讨[J].学周刊C版,2010,(11).

[3]董梅.信息化环境下的生本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15).

[4]李宗辉.试论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多媒体的作用[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39).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文化自信视野下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思考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英文歌曲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例谈促进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导入策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高中数学新型课堂教学探析
对高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