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课程思政在高校教育实践中的价值

2019-08-26唐静

商情 2019年31期
关键词:教育实践课程思政价值

唐静

【摘要】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背景之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提出新的要求,“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也就是在这个背景之下产生的。他关系到祖国“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实现,也关系到祖国伟大复兴的实现。其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但“课程思政”也与传统思政课不同,他更具系统性,需要各学科的相互配合和融合。所以本文将对课程思政的实践意义进行论述,彰显“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课程思政;教育实践;价值

一、“课程思政”实践的意义

首先,“课程思政”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变革的必然要求。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大都通过思政课在课堂上进行,比如形势与政策、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思政课的优势就在于专业性和系统性,能够从专业的角度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理论体系,但事物都有两面性,太专业、系统的理论会让学生觉得过于“高大上”,因为不能很好的理论结合实际,将所学与工作、生活、学习相结合,让学生对思政不感兴趣。但如果我们转变思路,改革教学方式,将思政的内容贯穿于其他课程,尤其是专业课程中,或许更能够被学生接受,因为这样的方式更能够让思政理论走进生活、走进工作。所以我们要学习并善于两手抓,将理论深入的与实践相结合。

其次,“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教育变革的必然选择。高职院校是职业教育的主要场所,以主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但以前我们往往狭义的理解了职业能力这个词,认为职业能力就是学生的专业能力。其实职业能力这个词包含了非常广泛的含义,是一个综合性词语,也是一种综合性能力,不仅仅局限于专业能力的培养,他更加注重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一种学习能力、社会能力等综合性能力的塑造。所以在专业课程中我们需要在专业知识的讲授之外,把职业道德素养等各方面的能力都融入教学当中。新时代的高职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课程思政”这个教学理念更能够有效满足思政教育的改革发展。所以“课程思政”的本质就是将思政寓于专业,让专业承载思政,让所有课程都思政的脚步,让所有教师都肩负起思政教育的责任。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思政教育理念,才能真正实现将思政运用于实践的理论价值,让职业充满思政理论的实践价值。

二、“课程思政”实践的内在价值

分析“课程思政”内在价值的根源,我们不难发现“课程思政”的理念是随着时代发展应运而生的,他之所以能够成为当今高校思政教育的指导,其本质原因还是在于他完全符合高校的办学目标和宗旨。何为大学,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是青年人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放飞梦想的地方。作为我国的高校,首先要明确办学理念和目标宗旨,才能运用一切手段和力量,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完成高校的使命、实现高校的担当。

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所以我们都是社会主义的大学,都是社会主义的高校教师,因此我们必须要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正确判断历史方位,要让我们的选择不仅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还要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同时还要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做出贡献。从本质上来说,这是我国在新时代向世界作出的伟大宣言:始终坚持三个不动摇,始终坚持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矢志不渝的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谋发展。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这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也成为了我们高等学校一脉相承的宗旨和最明亮的标志。所以,在现代社会主义的建设之中,新时代的进程中,高校必须要把我这一新的历史方位,思考如何才能肩负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育人责任。因此我们必须要坚定政治立场、坚定政治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原则,担负起为人民、为国家、为社会、为世界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做好高校的思政整治教育工作。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我们知道:人是一切事物的根本。高校是育人的主要阵地之一,而对于高校而言,育人工作究其根本就是做人的工作,尤其是做人的思想政治工作,因此要求我们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民,实现育人的价值。

高校在育人工作中始终要以立德树人为宗旨,所以“课程思政”的建设更需要围绕这一宗旨,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依托实现育人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定要以人为本、坚持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尤其是坚持大局意识,探索各专业的内在价值,深挖各学科的育人价值,让各学科各专业间发挥联动作用,形成整体的协同效应,全方位的培养学成,助他们成长成才。我们以育人价值为本源,坚定人才培养的方向,在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中实现育人目标。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我们认识到要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尤其是青年一代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德育教育是關键环节。所以德育承载的思政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课程思政”就肩负起了对当代大学生三观的塑造与培养,为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坚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2]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政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

[3]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02).

[4]陈宝生.切实加强党对教育系统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J].紫光阁,2016(12):32.

[5]杨耕.在思政工作中彰显哲学社会科学作用[N].光明日报,20161213(02).

基金项目:

本文为重庆商务职业学院课题“课程思政”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路径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018XJKTYB05。

猜你喜欢

教育实践课程思政价值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一粒米的价值
何谓教育理论联系实践
大班幼儿感恩教育实践与探讨
“给”的价值
对高校传统音乐教育落实到教育实践的思考
顶岗实习支教学生评价问题探究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