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互联网思维中的用户思维与创新

2019-08-26张燕萍汪诗雨

新闻前哨 2019年2期
关键词:用户思维互联网思维

张燕萍 汪诗雨

[摘要]互联网所催生的互联网思维,是一种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是互联网时代融合实践的新思维路径。本文通过阐述连接一切是互联网思维的底层逻辑,完成互联网思维下的融合创新分析,浅析创新以用户思维为法则,催生的新商业模式及更具颠覆性的创新。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 用户思维 颠覆性创新

老子《道德经》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华夏先哲对宇宙生化图景的最简约的表达,蕴含着万物互联的哲学思考。

普适计算之父马克.韦泽曾说:“最高深的技术是那些令人无法察觉的技术,这些技术不停的把他们自己编织进日常生活,直到你无法发现为止。”互联网就是这样一个高深的技术,它被定义为:电脑相互连接并沟通而成的网络,这样的网络构建了一个虚拟的社会,变成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在互联网的世界中,虚拟和现实最终走向融合共存,对互联网的认知要回归常识,回归人性,其诞生和发展的原始驱动力则是人性的需求,人性的需求是推动科技进步、经济增长、社会进步、文化繁荣的最根本的力量。回应人性的需求,则是用户思维的逻辑原点。

互联网思维:连接一切的逻辑

克莱.舍基在(《认知盈余》一书中提到如下的观点:并不是工具塑造了我们的行为,但是工具赋予了我们行为发生的可能。互联网绝不只是单纯的技术和工具,它带来的是一种全新的思维观念。

如何理解互联网思维?“Internet”最广为人知的中文译名“互联网"一万物互联,网罗万物,很好的解释了互联网思维的本质:它是一种连接一切的逻辑。

互联网思维一词最早由李彦宏提出:“我们这些企业家们今后要有互联网思维,可能你做的事情不是互联网,但你的思维方式要逐渐从互联网的角度去想问题。”

互联网思维,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是互联网时代融合实践的新思维路径,具有跨界融合平台开放、用户至上、免费为王、体验为核、大数据应用等若干特征。

传统的工业化思维是基于资源稀缺的一种线性思维模式,从A到B到C到D,其中存在天然的逻辑关系,其特点是追求效率、标准和规模。相比较而言,互联网思维是基于资源丰饶的一种立体网状思维,从A开始即有多种选择,其特点是追求快速迭代颠覆创新。

互联网思维开始取代传统的工业思维,准确地说它不是一种具体的、直观的思维方式,它是一种方法论思维,或者说是一种是思维的方法论。连接一切的逻辑是互联网思维的底层逻辑。

互联网时代下,万物皆互联,无处不计算。我们身处在一个连接的世界,不是主动连接他人他物,就是在被这个世界连接,腾讯连接了人和人,滴滴打车连接了出租车和打车的人,阿里巴巴连接了消费者和商家,如此等等。

连接和融合使信息從孤岛变成海洋,信息互联网进人到价值互联网。互联网是整合思维最为极致的运用,它创造了一个虚拟平台,信息在这里汇聚沟通、融合与再生。它还推动着人际交往从金字塔的等级走向平等,网络是没有等级的,它就像是一个平等连接的网,互联网上的连接,不靠强制义务、物质激励或者社会契约连接在一起,而是靠人与人之间的共同价值观。

互联网思维是一种全新看待世界的视角和方法。它影响并改变的是人们对世界的看法,因为我们所身处的世界是被互联网紧密连接着的世界,换句话说,因为互联网的出现和互联网思维的影响,我们的“世界观"正在发生改变。

互联网时代的人才,需要具备互联网思维,称为U盘化的可连接人才。当我们和世界无时不在发生联系时,我们也就不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连接中的一部分,成为互联网中的一个个节点,分享信息、表达情绪、平等相处、协作共赢。

互联网方法论:融合与创新

思维如道,道法精妙,为万物之本源,如同世界观一般指导着我们。要深刻领会互联网思维并运用于实践,便离不开方法论的指导。互联网思维的方法论意义何在?纵观互联网浪潮中的成与败,究其根本原因,在于缺少互联网思维的方法论指导与运用。认识到互联网思维的重要性,唯有真正掌握互联网思维的方法论,才能真正站在风口上拥抱时代变化,获得成功。

在这一场新旧秩序交替的革命中,无数风起于微时即起飞的企业如淘宝、京东等,翱翔于九天,成为代表着中国未来发展力量的中流砥柱之辈。无数于互联网浪潮风起云涌之时便纷纷调转方向,转型互联网的企业如苏宁、诚品书店等,也续写了自己的辉煌,从此开启了全新的篇章。但还有更多的企业,被互联网浪潮席卷着踉跄而行,逐步落后于时代的大潮,成为变革中的牺牲品和失败者。如永辉超市旗下的生鲜电商网站“半边天”仅存活不过百日;海尔集团与英国零售商Argos联合组建的电商网站“爱顾商城”正式运营不到三个月;富土康旗下的电商网站“飞虎乐购"早已宣告失败,在市场上踪迹难寻。

互联网思维之道玄而精妙,想要参透其中奥秘,窥到成功的法门,离不开方法论的指导,正如“武学之道,技近于道”,互联网思维亦如此,想要得其道,就要真正参透互联网思维,这便是互联网思维的方法论意义。

小米科技的创始人雷军提出了七字诀——专注、极致、口碑、快。所谓专注,就是将所有的精力和热情投人到一个着力点,具备着力点才能更好的发力;极致意为着产品与服务要超越用户期待,带来心动感;口碑是互联网时代被充分释放能量的一个竞争力,口碑来源于用户,永远照顾好用户,想方设法维持用户忠诚度,让他们想要将产品分享给其他人,创造正向口碑;互联网时代的速度尤其关键,领先一步带来的不仅是先机,而是决定性的成败。

360创始人周鸿讳则提出“当普通用户一样去思考”,互联网时代,要先做用户再做客户,要吸引海量用户,杀器之一是免费服务,杀器之二是极致产品体验。

腾讯创始人马化腾提出10/100/1000法则,所有的产品经理每个月必须做10个用户调查,关注100个用户博客,收集反馈1000个用户体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握用户想要什么。他提到:“对于产品经理最重要的能力,就是把自己变成傻瓜,发现问题,然后想为什么这样?然后变成开发者。一秒钟傻瓜,一秒钟专业。”

互联网思维的方法论看似招式众多,观点也都不尽相同,但是拨开层层迷雾般的种种言论,参透本质,我们便会发现,互联网思维方法论的本质,其实是提供了一种新的“社会元素"的组合方法,于是我们开始更多的谈论分享、開放链接跨界、融合、社群、口碑等等。

一:方面,行业、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催生了行业及学科融合的兴盛,如物理化学、天体物理、地球物理,互联网金融、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教育等。另一方面,涌现了利用跨界的概念、理论、方法和研究手段对复杂的自然现象和工程技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各类行业进行研究的综合性学科。这些知识和实践成果,被创新人才融会贯通地运用到创新的过程中,就会产生奇妙的创造,这些创造的相互碰撞、交叉借鉴、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创新方式,实现融合创新。

基于互联网连接一切的技术基础,在连接中融合,在融合中创新,实现融合创新,这也是互联网思维的方法论意义和价值。

用户思维:互联网时代的创新法则

何为用户思维?用户思维就是以“以用户为中心”,说出用户想听到的话,做出用户所期待的事。其目的是为用户创造参与感归属感和成就感,借此培育用户对品牌和企业的好感度、美誉度和忠诚度。在互联网时代,用户思维被视为最重要的招式,是一切互联网思维方法论的起点。

用户思维之所以能够成为互联网思维的“总决式”,成为其核心所在,和互联网重塑着整个商业模式密不可分。不同于工业时代,互联网时代的用户已经摆脱了单纯的受众身份,拥有了信息生产、分享、再传播的能力,消费者被极大的赋权,企业的发展和用户的口碑密切相关。

把握用户思维的第一步,就是要把握人性,聚合消费者需求,换位思考,实现“忘我",学会从用户视角出发。

马化腾说过,“产品经理最重要的能力是把自己变傻瓜”,周鸿祎也提出“一个好的产品经理必须是白痴傻瓜状态”。具备用户思维的人不仅能够做自己,更能不做自己,忘掉自己长久以来积累的行业知识,以及有关产品的娴熟操作方法、实现原理等背景信息。将大脑从“专业模式、专家模式”切换到“用户模式”。只有这样才能说出用户想听到的话,做出用户所期待的事。

把握用户思维的第二步,是要真正认识和理解何为用

沟通要从心开始,唯有了解用户喜欢什么,需要什么,才能拉近和用户之间的距离。让用户成为品牌的粉丝,首先要和用户做朋友。

让用户具体化成为一个个故事,不可缺少的是故事感和讲故事的能力。市值超300亿美金的Airbnb就是完全建立在故事思维的基础上的公司。在整个经营过程中,他们创业的故事,房东的故事,房客的故事一直贯穿始终,构建了极高的品牌辨识度。正是在故事中,让用户具备了人情味,让场景不再是需要依靠想像的海市蜃楼,而是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切实体验。

把握用户思维的第三步,是要认识到用户思维的落脚点。用户思维是为用户创造参与感归属感和成就感的过程,从而培育用户对品牌和企业的好感度美誉度和忠诚度。

参与感是用户价值感知最主要的来源,通过让用户参与到产品创新和品牌建设中,让品牌和用户、用户和用户产生互动,创造品牌心动感。海尔推出定制冰箱,Netflix利用海量的用户数据积累和分析打造出爆款纸牌屋,间接创造了用户的参与感。

互联网连接一切是互联网思维的底层逻辑,一切连接的起点、连接点均为回应人性需求,即以用户思维为法则,催生的新商业模式及更具颠覆性的创新。

注释:

[1]庞晓龙:《一本书读懂互联网思维》,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4年12月

[2]刘新、吕廷杰:《融合创新的概念、背景和特点》,《通信企业管理》2006年第12期

猜你喜欢

用户思维互联网思维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