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解释素养在初中历史教学的培养探索
2019-08-26尹燕凤
尹燕凤
【摘 要】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要想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就要做到:第一,在历史教学设计中渗透历史解释方法论,促进学生认识历史解释素养内涵;第二,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运用历史解释素养,有序开展教学活动;第三,在历史教学互动中促进学生生成、培养、发展历史解释素养,为历史学习答疑解惑;第四,在历史实践活动中体验、实践历史解释素养,引导学生客观评价历史现象。
【关键词】初中历史;历史解释;培养
历史解释素养是建立于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与理解等素养的基础上,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现象、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价的态度、能力和方法,其与发展历史思维、探究历史真相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素养,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叙述历史的能力,而且还能促进学生形成认识历史的能力,对学生整理史料、解读史料、分析史实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认为,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素养,就要把历史解释素养贯穿并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促进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树立正确历史价值观,推动其他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渗透历史解释,开展教学设计
在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过程中,历史教师要充分运用历史解释的系列方法论来开展教学设计,使历史解释素养的丰富内涵与运用方式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从教学设计的作用来看,其作为课堂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充分运用历史解释进行设计,本质上是将历史解释内化为教学过程中对历史真相的探究。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可以在长期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历史学习习惯与解释历史现象的方法。换言之,通过教学设计来系统渗透历史解释,能够使教学指导过程实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式培养的目的。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不仅要立足教材,而且还要发挥自己的专业能力,通过史料搜集与分析,对教学内容与知识进行有效的指导,才能使历史解释素养得到落实与培养。
以部編版八年级历史上册中的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为例,在教学设计中,笔者首先将十四年抗战史与八年抗战史进行有效的区别,特别是从国际视野下对抗日战争的全过程进行有效分析,从而帮助学生清晰认识十四年抗战史的科学性。这一设计的关键在于将九一八事件的局部抗战与七七事变的全面抗战或全国性抗战进行联系与区别,通过科学的历史解释方法,对抗战整体史、九一八事件性质及影响、全面抗日力量贡献、民族精神、国际视野及历史认知规律等方面,都进行了大量的分析,而这些分析又与本单元教学内容相联系,从而形成了一个以历史解释为方法论的历史叙述过程。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之后,学生们不仅对十四年抗战史没有了疑虑,而且对八年抗战形成的历史原因也有了清醒认识,有效解释了两者的联系与区别,隐性培养了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由此可见,将渗透式的隐性历史解释方法贯穿到教学设计中,对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二、运用历史解释,指导教学过程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或历史事物的科学叙述与合理解释,能够帮助学生认清历史真相,还有助于学生学会运用历史解释素养,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运用历史解释开展教学就要做到:其一是恰当运用历史解释对有争议或者存疑问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事物进行有效的分析与考证,从而指导学生严谨认识历史的态度。对有争议或有疑问的历史事件不必强压学生相信,因为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有较强的反叛精神,清晰有效的分析反而能让学生冷静下来,更严肃严谨地认识历史。其二是要将运用历史解释转化为学生探究学习活动的一部分。历史课堂教学既是一个知识传授的过程,同时也应当是一个知识探究的过程。通过学生直观经验或验证经验的参与过程,能够实现对历史知识由概念到知识储备甚至是知识能力的转化过程,从而激发学生探究历史、认识历史真相的兴趣。
以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为例。由于日本右翼势力的干扰,无论是日本还是国际社会,对南京大屠杀事件都有不同的认识。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历史解释对这一事件进行了科学而全面的分析,使学生对这一事件有更深刻的认识。笔者指导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在图书馆或网上查证屠杀人数、屠杀新闻、屠杀对象、屠杀后遗骸清理、海外研究现状、当年国际人士的日记与回忆录等资料,甚至发邮件到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求助。通过资料整理与分析后运用到课堂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们对这一重大事件有了更清醒的认识,进而推动了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而通过历史解释的运用,学生们认清了日本右翼势力的真实面目,形成了热爱和平、保卫和平的决心与精神。
三、生成历史解释,解决疑难困惑
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其是一个长期渐近的过程。只有通过教学诸环节的渗透与运用,在反复探究历史真相过程中逐步生成,才能使历史解释素养更深入人心。同时,历史解释素养与其他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是同步进行的,只有将其他素养也融入到其中,才能更好地培养历史解释素养。而在答疑解惑中生成历史解释素养,既是尊重史实的表现,更是探究历史发展的需要。适当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一定的教学互动话题,引发学生疑惑并进一步进行分析,有助于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如上述南京大屠杀事件,为何国际社会沉默了60年?为何中国相关学者及有良知的中国史研究专家也随之沉默呢?这种疑问一经提出,不仅涉及到当前中日关系的发展问题,更涉及到国际政治经济等深层次的原因。但无论何种原因,历史教师都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学生答疑解惑。
笔者针对上述疑问,从改革开放以来日本对华经济援助、技术援助、日本对外宣传、学界动态认识过程等方面,与学生们进行有效的互动。如学生提到,日本自1979年到2010年对华经济援助是全世界最多的,这极大地改善了世界对日本的认识,认为日本这是以实际行动深刻反省战争。在这一背景下反复提及南京大屠杀等事件,反而显得我们气量小且没有报恩之心。可事实上,日本对华经济援助是有条件的,这不应该成为认识历史真相的障碍。而有学生则把这种情况与社会制度相联系,认为:由于对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疑虑,导致全面投入西方怀抱的日本有较强的国际话语权,而我国的学者又受限于各方面的条件,不能很好地在国际舞台发声。所有这些疑惑,通过历史解释加以分析之后,学生就会逐步生成历史解释素养。
四、实践历史解释,评价历史现象
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不仅仅限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而且还要延伸到历史实践活动中。在历史解释素养的考查上,包括了材料整理、对史料的解读、追溯起源、探讨因果、分析趋向、说明影响、判定地位等形式,而这些形式很大程度上就是对历史现象、事件的实践。如对历史材料的整理,在史料搜集、筛选、分类、整理的过程中就涵盖了历史实践活动。通过对特定材料的整理,才能进一步进行解读与分析,从而实现溯源探果的过程,最终作为评价。整个过程中,不仅考核了学生的历史知识与能力,更把史学观念、家国情怀及历史叙述等都融入了进来,全面考查了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情况。
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历史实践活动中,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与教师的引导是息息相关的。因为初中生受限于自己学识、逻辑、专业判断等能力,若教师不加以引导则有可能走入误区,反而阻碍了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对历史现象、历史事物的评价也失之偏颇。
总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素养,不仅仅是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客观认识历史真相,而且还为了学生能对历史有自我较科学独特的判断,为学生未来历史学习与运用打下扎实的基础,为学生历史持续学习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丁林兴.也谈历史解释的三重境界[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9(05):4-9
[2]范绮芹.历史解释与工业革命[J].中学历史教学,2018(12):52-53
[3]茹建中.基于史料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探讨[J].课程教学研究,2018(12):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