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者心脏超声临床研究

2019-08-26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9年7期
关键词:阵发性内径心房

骆 允

河北中石油中心医院 河北省廊坊市 065000

高血压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患者病情缠绵,且病程较长,属于慢性、可累及全身系统的一种疾病,易出现心脏结构重塑性肥大、心功能降低、心力衰竭、脑卒中等,最常见的是阵发性心房颤动[1]。当高血压患者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后,就会有新的病理出现,使病情加重,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2]。所以,对于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要做好精确地检查、诊断,从而为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准确的依据[3]。为探讨与分析在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中心脏超声的应用效果,此次抽选2017年5月-2019年1月期间我院医治的42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做研究,研究具体见下文:

1 资料、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选2017年5月-2019年1月期间我院医治的42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做研究,并设为研究组,选择同期治疗的42例单纯性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组中男性是24例,女性是18例;其年龄在3-12岁之间,平均为(5.02±1.14)岁;患者高血压病程在41-77年之间,平均为(50.21±3.33)年。对照组中男性是25例,女性是17例;其年龄在40-78岁之间,平均为(50.27±3.40)岁;患者高血压病程在2-13年之间,平均为(5.08±1.19)年。比较两组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可作对比。

纳入标准:对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满足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无法正常交流者;依从性差者;存在传染病、精神疾病、肝肾功能衰竭等疾病者;原发性心脏病者。

1.2 方法

两组均接受心脏超声检查:飞利浦IE 33超声诊断仪和配套的超声探头,把探头超声检测的频率设置成2.5-4MHz之间,且扫描速率是50mm/s。左侧卧位,耦合剂在探头上均匀涂抹,先在左胸骨位置左心室长轴部位放置探头进行M形检测,测定左心房内径、心室间隔、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后壁厚度,同时测算二尖瓣早期舒张心室快速充盈峰值速度/舒张后期心房收缩峰值速度。由三名影像科专业医师对比心脏超声检查的结果后进行签发。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的心脏超声结果(二尖瓣早期舒张心室快速充盈峰值速度/舒张后期心房收缩峰值速度、室间隔/左室后壁、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房内径)。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脏超声结果:研究组的二尖瓣早期舒张心室快速充盈峰值速度/舒张后期心房收缩峰值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t=7.821,P=0.000)。研究组的室间隔/左室后壁大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t=1.965,P=0.053)。研究组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大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t=0.882,P=0.380)。研究组的左心房内径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t=15.518,P=0.000)。详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脏超声结果()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脏超声结果()

左心房内径(mm)组别 例数二尖瓣早期舒张心室快速充盈峰值速度/舒张后期心房收缩峰值速度室间隔/左室后壁左室舒张末期内径(mm)研究组 42 0.86±0.19 1.12±0.22 45.20±10.14 45.30±5.14对照组 42 0.50±0.23 1.05±0.07 43.22±10.33 29.33±4.25 t - 7.821 1.965 0.882 15.518 P - 0.000 0.053 0.380 0.000

3 讨论

高血压属于常见的慢性疾病,在疾病发展到后期时,患者出现心脏疾病以及脑血管疾病等风险明显增加[4]。而心房颤动属于心内科中十分复杂的一种心律失常,在老年人中多发,随年龄的增加其发病率增加,比较常见的病因是冠心病、甲亢、风湿性心脏病和高血压等,临床根据心房颤动的持续时间把心房颤动细分成阵发性、永久性以及持续性等[5]。在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中,随着血压的持续升高,致使患者左心室代偿性增厚,使心脏舒张功能下降,机体有心房细胞不应期缩短情况出现,随疾病发展,致使高血压病情的快速发展,进而致使心房的负荷加重,损伤到心房功能,降低生活质量,并威胁到患者生命健康[6]。有研究指出: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在发病时,其心房波动每分钟可达300-600次,心率也会快速上升,对患者生命安全存在严重的威胁,所以,对该类患者要尽早实施有效、准确的检查和诊断[7]。

心脏超声是心脏疾病患者较为常用的一种诊断方法,图像可清晰看到心内膜、心包、乳头肌、心肌、心脏血管以及心瓣膜等心脏结构,可有效诊断心脏内病症,对机体不会产生明显的伤害,具有很高的安全性,且操作简便。为探讨与分析在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中心脏超声的应用效果,此次抽选2017年5月-2019年1月期间我院医治的42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做研究,得出的结果是:研究组的二尖瓣早期舒张心室快速充盈峰值速度/舒张后期心房收缩峰值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研究组的室间隔/左室后壁大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研究组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大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研究组的左心房内径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出现该结果的原因是:高血压患者的阵发性心房颤动发生主要的原因为心脏形态学改变和心脏生理学改变,机体长期处于血压较高的状态,致使左心室后壁发生代偿性增厚,致使心室肥大,左心室的舒张功能下降,进而导致患者的左心房承受的负荷压力和充血容量等上升,从而使左心房发生生理性重构,所以机体的心血管损伤程度增加,使机体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增加,存在生命安全隐患,所以经心脏超声可准确诊断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症状,同时详细掌握其病情的进展情况,利于治疗方案的制定和实施[8]。

总之,通过心脏超声对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进行检查发现,在疾病的影响下患者的心脏形态和心脏结构出现变化,同时使左心室出现程度不同的增大,导致心房重构情况出现。

猜你喜欢

阵发性内径心房
产前MRI量化评估孕20~36周正常胎儿心室内径价值
眩晕宁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80例临床研究
心房颤动与心房代谢重构的研究进展
心房破冰师
接触式轴承内径检测机检测探头的结构设计
左心房
窄内径多孔层开管柱的制备及在液相色谱中的应用
阵发性房颤应怎样治疗
花开在心房
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作用及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