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施行脑瘫儿童康复规范管理的效果分析与研究

2019-08-26左浩然解春龙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9年7期
关键词:脑瘫康复训练康复

杨 瑞 左浩然 解春龙

沧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 河北省沧州市 061001

脑瘫在儿科疾病中较为常见,属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表现为患儿智力障碍、精神障碍、视力听力障碍、语言障碍,还有发生癫痫、行为异常等情况,其主要病变部位在脑但会累及到四肢[1]。近些年脑瘫的发病率逐渐提高,影响患儿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在发病后治疗不当会影响患儿生长发育[2]。目前临床对于脑瘫的治疗没有特效药物和治疗方法,多采用康复手段帮助患儿恢复自理能力,提高生存质量。脑瘫儿童康复治疗规范管理也被成为康复目标导向性管理,通过对脑瘫患儿开展综合、全面的治疗达到康复目的[3],在康复治疗中应用康复规范管理对治疗服务进行逐步提升,为脑瘫患儿提供综合复杂的系统性治疗过程。本次研究分析脑瘫患儿在康复中施行规范管理的临床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患儿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选择2017年11月到2018年9月间我院治疗的120例脑瘫患儿,按照康复管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60例,对照组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在1-8岁,平均年龄4.1岁,观察组中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龄在1-8岁,平均年龄3.9岁。两组患儿资料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和排除

纳入条件:患儿符合《儿科学》中脑瘫诊断标准,头围发育异常,四肢无力,反应迟钝,哺乳饮食不利,手握拳不笑,斜视身体扭转,不能抓物,诊断证实为脑瘫患儿。排除条件:存在主要脏器功能重大损害,对于本次研究药物过敏患儿,已经确诊为偏瘫患儿,不愿参加本次研究家长未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的患儿。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儿施行常规儿科康复管理,在临床护理人员的指导下执行个性化康复计划,康复内容包括肢体功能、语言、听力、自理生活能力等功能训练。

观察组患儿实施康复规范管理,脑瘫患儿在确诊后应尽早开展康复治疗,康复治疗人员包括职业医师、儿童康复师、护师等具有执业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保证医师经过脑瘫儿童康复知识培训,同时配备2名康复治疗医师并取得合格证书,做好医护人员保障工作[4],促进脑瘫儿童康复规范管理;对脑瘫儿童进行科学评估,并在康复治疗后3-6个月进行再次评估,根据脑瘫患儿评估结果开展康复训练,评估包括运动评估、听力评估、语言评估、生活自理能力评估等,在评估后调整患儿康复计划,帮助患儿病情快速好转;制定脑瘫儿童近期康复目标,通过康复规范管理开展语言训练,使患儿语言清晰便于交流,通过运动性训练,打好姿势基础,同时进行移动运动训练,利于脑瘫儿童肢体康复,为患儿提供练习和感受机会,利于运动功能恢复;制定脑瘫儿童远期康复目标,通过生活自理能力达到康复目的或通过健康教育达到远期康复目标;施行科学的管理方法,在患儿开展康复治疗后1个月,然后由家长在家中安排患儿的日常生活和训练,同时帮助患儿通过简单游戏、进食、洗漱、穿衣、大小便等活动开展训练,并让患儿保持良好精神状态和情绪,定期来院复诊,对患儿康复情况及时跟踪评价,为患儿制定下一步康复计划,同时让家长了解患儿康复情况;做好脑瘫儿童的康复训练,主要包括床上锻炼、站立平衡康复锻炼、语言康复、日常生活功能训练、认知训练:①根据患儿年龄、病情轻重不同开展不同的床上锻炼计划,床上运动从翻身开始,逐渐增加锻炼时间的强度,在翻身动作能够完成后再进行身躯伸展锻炼;②帮助患儿进行站立训练,主要保证站立过程中的平衡,帮助患儿开展站立训练,速度不能过快,应该循序渐进不让患儿感到疲倦为佳,每天训练20-30分钟;③语言功能训练中应与患儿多增加语言沟通机会,纠正患儿错误发音,训练患儿说话语速,也可开展口腔操锻炼患儿口腔肌肉运动功能,提高患儿语言发音准确性;④在康复师的帮助下加强患儿的认知训练,以讲故事的方式提高患儿记忆功能,提升患儿感知能力和逻辑思考能力,也可让患儿进行异常姿势控制及拼图游戏训练,帮助患儿机体功能康复;⑤训练患儿日常自理能力,开展生活起居活动训练。

1.4 疗效评价和临床指标

1.4.1 疗效评价

根据脑瘫患儿感觉、智力水平提高情况进行疗效评价,显效标准:患儿经康复训练后,运动协调能力正常,智力和感觉水平提高;有效标准:患儿经康复训练后,感觉和智力水平明显好转,并得到患儿家长及康复医师确认;无效标准:患儿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更加严重。

1.4.2 临床指标

两组患儿经过6个月的对应康复训练后,比较两组患儿功能评分包括适应能力、语言、大运动、精细运动、社会行为,得分越高证明患儿对应功能恢复越好。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进行数据分析,当P<0.05组间数据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临床效果

对照组60例患者中显效32例,无效5例,总有效91.7%,观察组60例患者中显效25例,无效14例,总有效76.7%,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如表1所示。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2.2 功能评分

观察组的适应能力、语言、大运动、精细运动、社会行为评分与对照组评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如表2所示。

表2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功能评分情况(分)

3 讨论

近些年随着脑瘫发病率不断上升,对于脑瘫患儿的康复训练已经成为研究热点问题。导致脑瘫的发病原因有很多,与父母吸毒、酗酒、吸毒对胚胎产生影响有关,也与胚胎在母体发育中受到刺激有关,也有患儿与分娩过程中发生误吸或窒息,导致脑部缺血缺氧有关。脑瘫不断影响患儿自身智力和身体发育,还给其家庭和社会增加负担[5]。脑瘫临床表现为患儿行为你异常,不能自主运动,身体发育迟缓,听力、智力、视力、语言、运动等功能均受到影响,属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疾病,同时也会影响患儿其他身体机能[6]。本次研究对脑瘫儿童实施康复管理方案,方案的制定具有个性化,根据患儿病情和年龄制定不同康复计划,比较常规管理方法和康复规范管理方法,康复规范管理方法取得较好临床效果,说明该种康复管理方法,能够提升患儿各项身体功能和感觉能力,对患儿生活质量及身体发育提供正向作用[7]。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经过康复规范管理的脑瘫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上优于对照组患儿。综上所述,脑瘫儿童施行康复规范管理,能有效提高脑瘫儿童生活能力,对生存质量有明显提高,能够保障儿童健康成长,值得在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脑瘫康复训练康复
引导式教育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脑瘫姐妹为爸爸征婚
29年前为脑瘫垂泪,如今却为拳王欢笑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