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应用MRl与CT诊断的价值对比分析

2019-08-26马燕燕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9年7期
关键词:腰椎间盘腰椎检出率

马燕燕

甘肃省金昌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甘肃省金昌市 73710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类型,大多患者是由于受到外力作用下,出现腰椎盘纤维环破裂现象以及髓核组织突出现象,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根受到压迫,产生刺激性作用,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下肢麻木感、腰部疼痛等,对患者实施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积极影响[1]。目前临床针对腰椎间盘突出主要采取CT、MRI诊断方式,本文研究试验以88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取CT、MRI诊断方式,对比两组诊断方式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在本院接受诊断治疗的88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结果符合次研究试验需求,按照诊断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例数相等,各44例。观察组患者年龄在35-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3.50±2.44)岁,其中男性27例,女性17例;对照组患者年龄在31-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50±1.73)岁,男性29例,女性1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症状等基本资料对比没有明显差异,对研究结果没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患者均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病程均低于4年,其临床症状为疼痛、活动受限等,患者在本次诊断治疗之前未出现腰部组织创伤史,并没有接受相关治疗措施;患者心、肺、肝等器官功能均为正常状态,采取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为正常,本次研究试验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2]。

排除标准:临床资料丢失者;存在精神障碍在诊断治疗过程中无法配合诊断治疗的患者,处于妊娠期、哺乳期妇女,存在恶性肿瘤等严重疾病的患者,患有感染性疾病患者,治疗依存性较差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CT诊断方式,选择GE64排螺旋CT扫描仪器(OptimaTMCT680),患者在诊断过程中采取仰卧体位,确定扫描位置以后,调整CT诊断参数(电流参数为600MA,层距为0.625mm,电压为20KV,螺距比例为0.516:1),依次扫描腰椎间隙,在CT诊断过程中需要仔细检查腰椎间盘突出的具体位置、密度以及形态,同时掌握椎体、椎弓、椎管径线情况、侧隐窝[3-4]。

观察组:MRI诊断方式:选择MRI超导磁共振扫描仪(德国西门子公司、Siemens Magnetom Avanto1.5T,CTL 线圈),在患者仰卧位下进行扫描,扫描序列为TSET1WI TSET2WI TSE-FS T2WI,在扫描过程中TE参数值设置为90ms,TR参数为5100ms,TSET1WI扫描过程中需要将TE参数设置为16ms,TR为500ms,采取横断位、矢状位检查患者脊柱受压和突出情况、椎间膨出、硬囊膜、椎管径线情况[5-6]。

1.3 观察指标

对比评价两种诊断方式的征象情况(脊髓变形、腰椎盘积气、硬囊膜受压、钙化等),评价两组检查方式的准确性以及检出率。

1.4 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实验中所有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征象情况诊断结果

观察组征象诊断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数据对比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诊断方式征象情况诊断结果(n,%)

2.2 检查方式的准确性

MRI诊断准确率为95.45%(42/44),CT诊断准确率为70.45%(31/44),观察组患者诊断准确性和CT诊断方式相比较明显较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X2=9.7242、P=0.0018)。

2.3 对比两组患者检出率

观察组患者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脱出、腰椎盘膨出、腰椎盘游离等诊断结果整体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检出率明显较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如表2所示。

表2 :对比评价两种检查方式的检出率(n,%)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是目前阶段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类型,虽然不会影响患者身体健康,但是病情长期发展会对患者生活质量存在不良影响。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由于纤维破坏,髓核突出对患者自身产生刺激性作用,对自身神经根造成一定影响,其临床表现是一种综合症状,患者在临床上会变现出不同程度的坐骨神经痛以及腰痛等放射性神经痛,对人们正常生活以及工作具有不良影响,因此对患者实施早期诊断治疗具有积极影响,临床针对腰椎间盘突出主要采取CT、MRI诊断方式进行检测,但是不同方式其应用范围具有一定差异[7]。

本文研究资料表示,观察组患者征象诊断结果,检出率、准确性和对照组相比较具有显著差异,MRI诊断方式具有显著优势,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结果充分证实在要腰椎间盘诊断过程中应用MRI诊断方式临床价值更加显著,分析原因如下:①MRI一种临床应用比较广泛的诊断方式,全称为核磁共振成像,在诊断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利用核磁共振原理,将所释放的能量物质在不同结构中的不同衰减程度,进行外加梯度磁场检验,发射出电磁波,了解构成物体内部的原子核位置和种类,然后绘制成物体内部结构图像[8]。②在临床应用过程中,MRI诊断方式能够对各种有效情况进行成像,多种参数设置有利于为诊断结果提供有效额诊断信息,在医疗信息和人体代谢功能诊断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有效性,而且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过程中应用MRI诊断方式能够进行磁场剖面图的有效调整,选择合理的剖面图进行诊断,能够达到其他诊断技术无法达到的图像,在椎间盘、髓核诊断过程中具有理想效果,在神经节、脊髓诊断过程中可以达到理想作用。但是,MRI诊断方式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定不良影响,虽然不会产生致命损伤,但是患者在诊断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不适现象,导致空间分辨效果不显著。③ CT诊断方式具有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具有扫描时间快、图像清晰的优势,在多种中枢神经检查过程中具有较高的检查效果,螺旋CT诊断方式可以通过较高的清晰图像以及血管重建图像显示三维实时,主要广泛应用腹部、盆骨部位的检查,能够准确进行腰椎间盘、骨关节疾病的整体检查,但是在诊断过程中对患者会产生辐射影响[9-10]。

综上所述,在腰椎间盘诊断过程中应用MRI诊断方式和CT诊断方式相比较具有显著优势,具有较高的诊断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腰椎间盘腰椎检出率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腰椎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治疗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
山东产品抽查:文胸婴幼儿服装不合格率居前
针推治疗腰椎骨质增生80例
腰背部肌肉锻炼联合TDP照射腰痹痛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