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与行业标准的融合研究
2019-08-26李志强
李志强,李 玲
(1.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南昌 330038;2. 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南昌 330038)
1 引言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以一种“超常态”的形式飞速发展。旅游人才是推动旅游业发展的根本因素。[1]然而,当前我国旅游教育与旅游业发展呈现匹配度不高的情况,表现为专业人才需求增加,但招生规模萎缩,学生行业内就业率下降等[2]。旅游课程是旅游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旅游教育的诸多问题与旅游课程设置相关。当前旅游课程体系与旅游职业标准化建设脱节,与旅游专业人才能力培养需求不匹配。[3]需要指出的是,职业教育与职业标准关系十分紧密,国家职业标准为制定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和确定核心课程内容奠定了基础[4]。旅游专业承担着为旅游行业培养服务型人才的重任,无论是专科还是本科均具有较强的职业教育属性。[4]因此,旅游专业课程与职业标准的对接将会成为影响课程改革与建设成效的关键。职业标准为行业内人才培养服务,行业标准是对实践的高度有效的总结和提炼,因此,制定职业标准必须以行业标准为基石。探索旅游专业课程与行业标准的对接问题成为推动课程改革、培养紧贴社会和行业需求人才的一项十分基础的工作,但目前鲜有发现相关研究。
《旅行社经营管理》一直是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该课程的建设成效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本科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甚至还会影响旅游学术研究。本文将采用文献法和访谈调查法,对本科《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的实施现状进行系统分析,探寻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对我国旅行社行业标准化进行分析,由此找到旅行社课程建设与行业标准化的对接点,有针对性地提出融合建议。通过此项研究,有利于推动《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改革,提升教学效果,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旅游专业的发展。
2 研究内容
2.1 本科《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国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高校数量达到501 所①资料来源:《2017 年全国旅游教育培训统计》。为获取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旅行社经营管理》的课程教学相关资料,笔者通过网络查询、文献查找、访谈调查的方式,并结合近20 年从教该课程的经验,对《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系统分析,发现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内容陈旧且不够系统
课程内容是对学科中特定观点、原理以及问题的科学阐述,是学生学习的对象,一般通过教材体现出来。当前各类本科高校使用的《旅行社经营管理》教材内容比较陈旧:第一,研究对象是传统旅行社的经营管理问题。目前各类本科高校使用的《旅行社经营管理》教材有40 多个版本,虽然这些教材内容及组织形式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基本都是20 世纪90 年代国家旅游局人事劳动教育司编写的《旅行社经营管理》教材的翻版。人教司版本教材对于我国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具有开拓性价值,但主要研究的对象是传统旅行社的经营管理问题。当前,我国旅行业态日益丰富,传统旅行社也在不断寻求变革,因此原有教材内容难以有效反映并解决当前旅行社经营管理的有关问题。第二,参照的行业标准未与时俱进。当前《旅行社经营管理》教材的部分章节内容参照了旅游行业的标准,但这些标准大多是20 世纪90 年代的标准,而2010 年以后,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旅行社相关标准,这些新标准在教材中基本没有体现。此外,《旅行社经营管理》体系完整性明显不足:一方面现有教材并没有完整地对旅行社的经营问题、管理问题进行全面系统阐述;另一方面,现有教材中相关前置课程(如《管理学》《旅游学概论》)与后设课程(如《旅游产品设计》《旅游社计调实务》)存在交叉重复,课程之间的关系没有较好地理顺。
(2)教师理论欠佳且实践不足
《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虽然为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但与之有关的理论研究,如旅行社企业管理研究、旅行社服务研究等,并没有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通过对部分本科院校《旅行社经营管理》授课教师的访谈调查发现,绝大多数教师的研究方向都不是旅行社管理方向,甚至也不是旅游服务方向。可见,教师们对旅行社管理理论的研究相当不足,导致课程教学理念比较滞后。另一方面,随着教师学历水平的提升,不少专业教师都有硕士甚至博士学历,但很多教师并没有旅行社从业经历,实践经验明显不足,甚至对旅行社企业一知半解。这些教师必然难以有效地把握旅行社行业的发展趋势,更难以科学引导学生到旅行社行业从事相关经营管理工作。
(3)课程评价简单且效果较差
课程评价是检验《旅行社经营管理》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步骤和有效手段。通过网络查询,并结合对教师的访谈发现,当前《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考核的方式大多采用传统的“期末考试+平时考勤”,这种考核方式适用于理论性很强的课程。然而《旅行社经营管理》是一门理论性相对偏弱、实践性很强,且与旅行业态更新紧密关联的课程。因此,这一考核方式明显过于单一,无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客观评价,不能有效调动学生深入行业、了解行业、对接行业的主动性,也必然难以达到锻炼学生发现、分析、解决旅行社行业存在问题的能力。
2.2 我国旅行社行业标准化分析及其与课程融合的意义
(1)我国旅行社行业标准化分析
旅行社是旅游业的三大支柱之一,其健康发展对于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早在20 世纪90 年代中期,为提升旅行社接待入境游客水平,我国就制定了旅游行业最早的标准之一——《导游服务质量》(GB/T 15971—1995),该标准对于旅行社规范导游服务行为奠定了重要基础。进入21 世纪第2 个10 年,我国旅行社标准化进程不断加快。到目前为止,与旅行社直接相关的标准达到了12 个(如表1 所示)。这些标准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标准的覆盖面广。标准不仅涉及到国内、出境、入境三大旅游业务,而且涵盖旅游行程售前和售后(行前说明、途中服务)等各个服务阶段。第二,标准的可操作性很强。现行标准对旅行社服务流程进行了科学规范,并对运营规则作了详细规定,对于指导旅行社经营与管理工作具有重要价值。第三,标准的作用和地位在上升。现行4 个国家标准,有3 个是由原旅行社行业标准上升而来的。当然由于标准制定的时间不同,行业发展形势也在发生变化,因此各个标准之间的衔接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规范。
表1 我国旅行社行业标准
(2)我国旅行社行业标准与课程融合的意义
针对《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前我国旅行社标准化的实际,将旅行社行业标准融入课程体系具有重要意义。第一,有利于达成培养目标。旅游教育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特点,通过将旅行社行业标准融入《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内容,完善专业知识与旅行社服务技能的对接,可以较好地体现并达成就业导向的培养目标。第二,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行业标准与《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的融合,必然要求大力开展校企合作,并根据岗位要求重新调整课程内容,这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而且还能够使学生洞悉行业变化,增强学习主动性。第三,有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标准与课程的融合,还需要教师深入旅行社企业,学习并实践相关标准,并将行业标准融入课程开发、教材编写等环节,从而推动教师双师素养及专业水平的提升。
2.3 《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与行业标准的融合对策
(1)教学内容融合
《旅行社经营管理》主要涉及旅行社经营和管理两大核心问题,同时也包括“旅行社概述”等内容。旅行社经营主要解决对外服务问题,包括旅行社业务和旅行社市场营销等内容;旅行社管理主要解决企业内部管理问题,包括旅行社的计划职能(旅行社战略与计划管理)、组织职能(旅行社组织管理)、领导职能(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控制职能(旅行社质量、财务和风险管理)、创新职能(旅行社信息技术管理等)等;旅行社概述主要包括旅行社企业概述、旅行社经营管理概述等内容。教学内容与行业标准的对接是《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与行业标准融合的基础,主要围绕上述三大问题展开。
第一,在概述部分,可以较多地对接《旅行社服务通则》《旅行社等级划分与评定》等通用标准的内容。第二,在旅行社经营部分,旅行社的业务正好对应入境、出境、国内服务规范等三大标准,以及《导游领队引导文明旅游规范》等。第三,在旅行社管理部分,旅行社战略与计划管理和旅行社人力资源管理虽然没有专用对接的标准,但可以与通用的两大标准相结合;旅行社的组织管理涉及旅行社分社、服务网点等分支机构的设立等内容,因此与《旅行社服务网点服务要求》正好对应;旅行社的质量管理与《导游服务规范》相对应,旅行社风险管理与《旅行社安全规范》相对应;旅行社的信息技术管理与《旅行社在线经营与服务规范》和《旅行社产品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经营与服务要求》相衔接。当然,上面的专用标准与教学内容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有些规范可能同时与不同教学内容相关,这里只是列出主要对接标准(具体见表2)。
表2 《旅行社经营管理》教学内容与标准对接
(2)教师理念融合
教师教学理念是影响《旅行社经营管理》教学效果的关键,只有将行业标准与教学理念深入融合,才能保证行业标准与教学内容的有效对接。第一,教师要深入学习行业标准,将标准当中内容与课程相关理论进行对接,从而树立以行业标准为基础的教学理念。随着行业的快速变化,旅行社行业标准也在不断发生调整,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旧的标准更新、新的标准出现,因此课程相关教师应该时常关注旅行社行业标准的变化,并熟悉行业标准的内容。旅行社行业标准与行业实践紧密相关,同时也与旅行社经营管理理论息息相关,因此课程教师要学好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等相关理论,并对行业标准进行有效梳理,找准相关衔接点和融合点,全面树立以行业标准为基础的教学理念。第二,教师要积极深入旅行社行业,广泛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从而将行业标准理念贯穿教学过程始终。《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阐述了大量旅行社行业经营管理的实践内容,因此要上好该课程必然要求课程教师具有丰富的行业实践经历。教师在深入了解行业的基础上,就较易掌握行业标准的内容与理念,并有效将其贯穿教学过程始终。比如,教师在讲授旅行社电子商务内容时,可以将实践中了解到的旅行社电子商务模式内容与《旅行社在线经营与服务规范》有效地衔接起来。
(3)教学评价融合
要改变以往教学评价过于单一的现状,采用融合行业标准的教学评价方式,这是行业标准与教学内容有效对接的保障。第一,教学评价要有旅行社行业人员的参与。《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目标是培养懂管理、善经营的中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中高级管理人才的素质如何,旅行社行业管理人员最熟悉,因此该课程在教学评价环节,要构建由教师、行业人员共同参与的课程评价体系。第二,教学评价标准要与行业需求相融合。针对当前评价标准单一性的问题,可以构建由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的教学评价方式。在笔试环节,要将旅行社行业标准所反映的最新动态融入笔试内容;在面试环节,将标准所反映的企业经营管理的有关技巧融入其中。
3 结语
本文通过系统分析本科《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阐述旅行社行业标准与课程融合的意义,并从“课程内容融合、教师理念融合、教学评价融合”等角度出发,对课程教学实施进行了优化。本研究创新了课程教学改革的视角,对于一些实践性较强的相关课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然而,由于开设《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的院校数量太大,本研究无法一一进行全面调查,因此,研究结论可能会有一定的偏差,今后将采用多种途径进行更加全面的调查,以获得更多的研究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