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安全格局下的城市增长边界划定研究
2019-08-26吕静尹钰博
吕静,尹钰博
(吉林建筑大学)
1 引言
我国对于城市空间增长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一味的片面追求地方经济发展,在土地资源匮乏的状态下过度开发建设,导致周边生态环境的恶化,进而引发不同程度的地质灾害。城市增长边界,划定是城市增长管理最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之一,通过对刚性增长边界的划定研究,确定弹性增长边界范围进行研究。本文旨在就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来探讨城市增长边界的划定意义。
2 构建生态安全格局的内涵与意义
生态安全格局也称生态安全框架,是景观安全格局的一种。1989年,全球生态问题出现,国际应用系统分析研究所(IASA)提出应创建一个相对完善的检测系统,从而检测全球的生态安全状态,并且第一次提出了生态安全的概念。生态安全是由自然、经济、社会三个系统组成的复合系统。生态安全格局指景观中存在某种潜在的生态系统空间格局,它由景观中的某些关键的局部、其所处方位和空间联系共同构成。是城市自然生命支持系统的关键性格局;是指有效控制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维护生态系统服务的区域性空间格局[1]。如同市政基础设施一样,生态安全格局就是城市发展所赖以持续的生态基础设施,是维护区域与城市生态安全、实现城市精明增长和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途径[2]。在对区域内生态环境情况了解的基础上,生态安全格局的本质体现在构建和维护一个健康的、完整的、安全的生态过程,以及对起到关键意义的空间位置因素,生态因素等的空间联系,从而实现对区域性生态环境的保护及有效改善和控制区域生态环境的问题。
3 我国的城市增长边界政策
3.1 国内城市增长边界提出
1976年,由美国的俄勒冈州塞勒姆市(Salem)最早提出城市增长边界概念,当时是为了解决城市发展管理问题上发生的冲突,其含义是指城市和农村土地的划定分界线,现已成为许多西方国家最成功的控制城市无序蔓延、实现精明增长的技术手段和政策工具之一。控制城市的无序蔓延以及引导城市的合理性增长的主要方式是划定城市增长边界,这不仅是对城市适宜发展区域的限定,而且更重要的是节约土地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的有效方式。我国划定城市增长边界,用以限制城市发展规模和界定城市建设范围,通常城市总体规划中明确确定城市“五线”及“四区”。城市增长边界一方面是一种地理位置上的限制,城市不允许在超越设定的边界外发展;另一方面是对未来城市空间发展的一种限制和预测,为未来城市之间的发展预留空间。而城市增长边界的划定应分为“弹性”和“刚性”两种。“弹性”边界指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的城市建设用地控制线;“刚性”边界指城市非建设用地控制线,是城市在发展建设过程中不可超越的可持续发展控制线,不会随时间而改变,即生态保护底线。
城市增长边界的划定在城市规划编制层面和政策实施层面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城市规划编制技术层面来看,城市增长边界是城市总体规划的核心部分,确定这城市用地规模和城市发展方向,需要对城市用地范围,四区划定范围,人口增长预测,生态条件,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在城市规划公共政策实施过程中,从传统的“控制”转变为“引导”,侧重提出城市适宜性建设方案,从而合理的建设城市及合理增长。
3.2 国内城市增长边界划定
目前,对于城市增长边界的划分在国内呈现三种不同的理解角度:其一是俞孔坚的“反规划”思想,是剔除城市用地外的自然生态空间及郊野地段的区域边界线,实际上是划定对自然空间的保护界限;其二是预留城市未来发展所需要的空间,随着城市发展和扩张,不断的对此“弹性”边界线进行调整的过程,即“城市开发边界”;其三是通过城乡规划中对建设用地的控制划定的狭义的城市增长边界,即规划区内的城镇建设用地的城市建设边界。我国对城市发展控制线的认知过程可参见表1。
4 生态安全格局下的城市增长边界划定意义
实现城市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是生态安全的研究目的,而城市增长边界是为了抑制城市的无序扩张,从而带来的城市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了保证城市的生态资源不受破坏,为人类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生态安全格局和城市空间增长边界同为创造城市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环境,并且生态安全格局贯穿于整个城市增长边界划定的过程。城市增长边界的划定主要包括城市规模预测、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城市增长边界的划定与修正。城市规模预测中首先要进行城市生态安全预测,以此来推算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的大小,这个规模的基础为生态安全规模。土地适宜性评价选择河流、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区进行评价,应以生态安全和资源保护为目的进行。城市增长边界的划定取决于城市建设用地的规模,是制定具体的技术指标和相关配套设施的主要依据。
表1 我国增长边界发展历程
5 结语
城市增长边界是动态的,是在不同发展时期而限定的城市用地扩张边界线,其“弹性”及“刚性”增长边界划定了可变性区域范围及永久性不可开发的战略性保护区域,并需要秉承生态优先理念,对限制性空间增长要素进行充分考虑,同时结合城市发展动力、空间结构、城市综合现状,自然资源等要素定量研究,并在城市增长边界划定中落实到空间组织上。协调城市增长边界导控下的空间增长及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将传统的以经济发展为导向的城市增长模式转变为以生态环境约束为导向的城市增长模式,拒绝单一的、片面的城市增长边界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