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9-08-26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20期
关键词:腺瘤甲状腺癌多普勒

李 莎

(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铁煤总医院,辽宁 铁岭 112700)

甲状腺癌是临床中发生率较高的一种恶性肿瘤,患者发病初期的临床表现不具备特异性,临床特点主要为原发肿瘤隐匿,常常和其他甲状腺疾病同时存在,临床诊断难度大,容易出现漏诊,而且具有较高的误诊率[1]。本研究主要分析了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希望能让甲状腺癌的临床诊断准确性提高,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80例经手术和病理检查确诊的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甲状腺癌组,其中28例男性,52例女性;患者年龄为18~69岁,平均年龄为(42.2±10.7)岁;病理类型为:7例患者为髓样癌,12例患者为未分化癌,15例患者为滤泡状癌,46例患者为乳头状癌。将同期收治的50例手术和病理检查为甲状腺腺瘤患者作为甲状腺腺瘤组,其中21例男性,29例女性;患者年龄为20~72岁,平均年龄为(42.7±11.6)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术前全部患者均给予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具体的检查方法主要为:选择美国GE Voluson E8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采用线阵高频探头,其探头频率设置为10 MHz,协助患者选择仰卧位,让其颈部得以充分暴露,选择二维超声连续性横切、纵切扫查甲状腺,对甲状腺的厚度、宽度、长度进行常规测量,对腺体内的肿块数目、大小、形态、边界、钙化以及内部回声等进行记录;选择彩色多普勒对肿块内部及其周围的血流分布情况进行观察,对血流信号进行充分显示。选择半定量方法来对血流情况实施分级,选择脉冲多普勒对甲状腺上动脉血流收缩期峰值流速(PSV)、阻力指数(RI)进行测定,并对颈部是否存在肿大淋巴结进行常规检查。

1.3 临床观察指标:对患者的二维超声特点、血流参数、血流分布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观察比较。血流分级的具体标准为[2]:病灶内或者病灶周边不存在血流信号则为0级;病灶内的血流信号分布范围小于病灶面积的1/3或者病灶周边的血流信号小于病灶周长的1/3则为Ⅰ级;病灶内的血流信号分布大于病灶面积的1/3或者病灶周边的血流信号分布大于病灶周长的1/3则为Ⅱ级;病灶内均存在血流信号,病灶周边的血流信号基本上占据了病灶的整个周长则为Ⅲ级。

1.4 统计学分析:选择SPSS软件来分析和统计本实验相关数据,计数资料选择卡方检验,计量资料则选择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二维超声特点观察:甲状腺癌组的内部低回声、边缘不规则,周边不存在声晕以及微钙化灶检出率均显著高于甲状腺腺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二维超声特点(n)

2.2 血流分布情况:甲状腺腺瘤组中,42例患者为0~Ⅰ级,8例患者为Ⅱ~Ⅲ级;甲状腺癌组中,16例患者为0~Ⅰ级,64例患者为Ⅱ~Ⅲ级。

2.3 血流参数情况:甲状腺腺瘤组的PSV为(32.09±10.21)cm/s,RI为(0.51±0.14);甲状腺癌组的PSV为(42.12±22.32)cm/s,RI为(0.66±0.16);甲状腺癌组的PSV、RI均显著高于甲状腺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淋巴结转移情况:甲状腺癌组的淋巴结转移率37.5%(30/80)显著高于甲状腺腺瘤组的0.0%(0/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最近几年甲状腺癌的患病人数越来越多,现阶段已成为了发病率最高的头颈部恶性肿瘤。甲状腺癌的发病正表现为年轻化趋势,和男性相比较,女性的发病率更高,而年龄为40~50岁的人群则是甲状腺癌的主要发病人群[3]。

现阶段临床中在对甲状腺肿块进行诊断时,超声检查的应用非常广泛,在对肿块体积以及是否存在肿块等进行检查时,超声诊断的作用非常重要,高频探头具有较高的分辨率,能清晰显示肿块的内部细微结构。本研究中,甲状腺癌组的内部回声(表现为不均质的低回声)、周边情况(边缘不规则,不存在包膜,周边不存在声晕)检出率均显著高于甲状腺腺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甲状腺癌的超声声像图存在显著的特征性,其特点主要为无包膜、边界模糊、形态不规则。出现这种情况可能与肿瘤向周边浸润性生长有直接关系;癌细胞重叠,而且比较大,间质成分比较少,分化程度不高,核异形性较大,所以在进行超声检查时影像不存在强烈的反射界面,表现主要为实质低回声。研究结果与相关文献报道结果类似[4]。

临床研究发现,在对甲状腺癌进行检查诊断时,特异性指标主要为微钙化灶,所以利用微钙化灶来对甲状腺肿瘤性质进行区分就显得非常重要[5]。甲状腺癌形成微钙化灶的机制主要是癌细胞生长速度较快,纤维组织和血管大量增生,进而导致增生组织内发生钙化、钙盐沉积;肿瘤分泌黏多糖和糖蛋白也可能引起钙化。微钙化能对沙粒体进行基本反映,微钙化灶的存在能高度表明甲状腺乳头状癌。本研究中,甲状腺癌患者的微钙化灶检出率显著高于甲状腺腺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选择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肿瘤良恶性进行鉴别时,基础时血液供应存在差异。本研究中,甲状腺癌患者的内部血流主要为Ⅱ~Ⅲ级,而甲状腺腺瘤患者的内部血流则主要为0~Ⅰ级。甲状腺癌患者容易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尤其是乳头状癌。本研究中,甲状腺癌中共30例患者出现淋巴结转移,而甲状腺瘤患者中则没有患者出现淋巴结转移;结果显示在对甲状腺肿瘤的良恶性进行高频超声鉴别诊断时,可以将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作为依据。

总之,在对甲状腺癌患者进行诊断时,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特征性表现主要为微钙化、低回声、RI和PSV上升、颈部淋巴结肿大。

猜你喜欢

腺瘤甲状腺癌多普勒
多普勒US及DCE-MRI对乳腺癌NAC后残留肿瘤的诊断价值
肾嗜酸细胞腺瘤与嫌色细胞癌的MDCT表现及鉴别
结直肠腺瘤的中医药防治进展
甲状腺癌“低位领”式与“L”型切口淋巴结清扫术的比较
多路径效应对GPS多普勒测速的影响
足部小汗腺汗管纤维腺瘤1例并文献复习
胸腺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分化型甲状腺癌肺转移的研究进展
护理干预在降低甲状腺癌患者焦虑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