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航路威胁仿真分析
2019-08-26张萌邹本振王朝
张萌,邹本振,王朝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第二十九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36)
0 引言
现代战争中,电子对抗贯穿始终,夺取“制电磁权”就为最终夺取“制信息权”甚至赢得战争创造有利条件。雷达能及时、准确、全面地获取各种目标信息,是信息获取和精确制导领域中最重要的装备[1],在历次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因此也是对方首先打击的目标。雷达探测与目标隐身、雷达侦察与反侦察,成为作战双方博弈的重点。
作战飞机在飞行或突防过程中,欲尽可能不被发现,需要考虑地形、气象等非军事威胁以及地面雷达等探测类军事威胁。若飞机平台搭载雷达,还需考虑被侦察的威胁,其一可被用于无源定位,直接降低生存几率;其二雷达自身的技术参数可被截获、积累、分析,成为对方情报资源。
本文提出了一种航路威胁仿真分析方法,考虑飞机平台雷达散射面积的各向差异性及机载雷达天线的方向性,以直观的方式展现被探测、被侦察的范围,对航路的威胁判断及掩护策略制定有一定辅助作用。
1 雷达探测威胁分析
1.1 雷达方程
根据雷达方程,雷达对目标的最大探测距离为
(1)
式中:Ns为信号处理增益;Pt为雷达发射功率;Gt为雷达天线增益;λ为信号波长;σ为目标雷达截面积(radar cross section,RCS);k为玻尔兹曼常数(1.38×10-23);T0为环境绝对温度(290 K);Δfr为接收机等效噪声带宽;Fn为噪声系数;(SN)min为雷达的最小检测信噪比;L为总的损耗,包括系统损耗、大气衰减、气象衰减。
1.2 仿真分析
在仿真场景中,蓝方部署一地面警戒雷达,对红方飞机进行探测。雷达发射功率Pt=25 kW,主瓣增益Gt= 38 dB,Δfr=4 MHz,Fn=7 dB,(SN)min=13.2 dB,L=2 dB,Ns=26 dB,方位扫描范围为全向,工作频率为1.5 GHz,部署高度10 m;飞机RCS均值约为3.5 m2。
由式(1)可见,探测距离随目标RCS增大而增大。传统的雷达探测威胁仿真分析中,RCS往往取的单一估计值,探测包络是以雷达为中心的一个圆,认为飞机航路处于探测包络内时即被发现,反之安全,如图1所示。图中,飞机RCS取3.5,整段航迹中有少部分处于探测范围内,大部分安全。
实际上,对于飞机,RCS可认为是方位角的函数,图2是某飞行器的周向散射图,可以看出其周向的RCS值有较大的差异[3]。
一般来讲,飞机头部和尾部RCS较小,而侧向RCS较大[4]。在本场景中,红方飞机各向RCS值见表1。
表1 飞机各向RCS值Table 1 Plane′s RCS from each azimuth angle
在飞行过程中,由于飞机航向的变化,对地面雷达而言目标的RCS也随之变化,探测距离也发生改变,比如飞机处于图1的位置及姿态时,雷达探测RCS可能明显大于3.5,此时会被探测到,而非安全状态。
为了更客观地体现雷达探测威胁范围,本文在仿真分析及态势显示中将探测包络中心由雷达移至飞机,从“探测”角度转变为“被探测”。在任一航路点上,假设飞机不动,而雷达从各角度对飞机进行探测,根据式(1)得到被探测包络,如图3所示。考虑视距限制时,各方向探测距离取Rmax与视距的较小值。当有多部雷达时,被探测范围取并集。
可见,此时雷达在被探测包络内,即飞机平台能被探测,需调整航路,与图1结论相反。相比于传统方法,本方法能更准确地展示飞机受威胁范围。
2 雷达侦察威胁分析
相比于地面侦察装备,机载侦察装备有更大的视距范围,应用更广。目前国外典型的机载侦察装备包括以色列的“使神450”和“苍鹭”、英国的“不死鸟”、美国的RC-135[5],EP-3E[6-7]、“全球鹰”[8]等,这些侦察设备能力强、侦察范围广,平时可搜集各类情报资源,战时更可与其他装备协作完成任务,在历次战争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侦察对抗技术目前的研究方向可归纳为2点:隐真、示假[9]。“隐真”是通过各种手段,使对方难以接收到辐射源信号,或者即使接收到也难以进行信号分选和识别,主要方法包括专用电子干扰设备[10-11]、低截获概率[12-14]技术、信号加密、无源或双基地体制[15]。“示假”在国内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主要是使用假雷达辐射源发射与真实雷达相近的信号。一类是炮制大量密集信号,使对方电子侦察设备过载;另一类是真假信号交替发射,甚至加大假信号的辐射时间,做到“真中有假,假中有真”,使电子侦察设备无法判断雷达辐射源的真实性,或产生错误的情报信息。
下面将从“隐真”角度出发,介绍一种威胁分析方法,以降低暴露威胁。
2.1 侦察方程
在视距条件下,雷达侦察方程为
(2)
式中:Gt′为雷达天线在侦察设备方向上的增益;Gr为侦察接收天线增益;Prmin为接收机灵敏度;Lr为极化、馈线损耗、大气衰减等各类损耗。Gr,Prmin以及极化、馈线损耗三者可统一考虑成系统灵敏度。
2.2 仿真分析
依据式(2),估算各波段雷达(参考国外典型雷达参数)被典型侦察设备进行主、副瓣侦察时得到的侦察距离,无副瓣侦察能力的仅考虑主瓣侦察,结果如表2所示。
可见,对处于低频段的雷达(S波段及以下,主要为搜索警戒、预警雷达)而言,其主、副瓣被侦收的距离都比较远,基本可达视距。由于这些雷达大多为方位全向扫描,功率也较大,很难使其在空域上躲避侦察,开机即被发现,已暴露的可能性极大,所以预警机的航线威胁分析不在本小节方法考虑之列。
表2 侦察距离估算表
而对高频段雷达(X波段及以上,主要为火控、制导雷达),由于发射功率较低,虽然主瓣侦察距离仍然较大,但是副瓣侦察距离明显减小,且该类雷达主瓣扫描覆盖空域有限,对方大多接收到的为雷达副瓣信号,利用该特点,在平时训练或演习时合理做好航路规划,可有效减少机载火控雷达被侦察发现的概率。
与第1小节类似,分析侦察设备对特定高度雷达的侦察范围时,传统方法一般以侦察设备为中心,计算对雷达主瓣的最大侦察距离,未考虑随飞机机动接收到雷达副瓣导致侦察距离收缩的情况。
本文仿真时将侦察范围中心移至雷达,在此暂称为侦察暴露区(指雷达能被侦察设备发现的区域,区别于传统定义的暴露区)如图4所示,其中主瓣侦察暴露区指雷达主瓣扫描区域能被侦察的范围,其他为副瓣侦察暴露区。
下面通过仿真对比2种侦察区的结果:场景中,蓝方包含一侦察机,红方包含一机载火控雷达,飞行高度均为 5 000 m。
侦察机参数如下:
接收天线增益Gr= 30 dB,接收机灵敏度Prmin=-75 dBW,总损耗Lr=3 dB。
雷达参数如下:
发射功率Pt=19 kW,主瓣增益Gt=23 dB,扫描范围为±60°,平均旁瓣增益为-20 dB,工作频率为15 GHz即λ=0.02 m。
传统侦察区如图5所示,在整个飞机飞行过程中,机载雷达几乎都处在侦察区内,需调整航迹。
而以雷达为中心,真实的侦察暴露区如图6所示:在较短时间段内,侦察机处于主瓣侦察暴露区,即雷达可被侦察到;大部分航路上侦察机实际处于雷达副瓣覆盖范围内,且不在副瓣暴露区中,不足以侦察到雷达,所以航线基本安全,可不作调整。
可见,以侦察暴露区的角度进行仿真,指挥员可以更准确、更直观地判断所规划的飞行轨迹是否合理。
3 威胁结论分析
对比1,2小节,可见机头方向被探测概率小但是被侦察可能性大,而机身两侧恰好相反,当同时面临探测威胁及侦察威胁时,情况变得不可调和。
在以下2个场景中,蓝方兵力包含:空中侦察机一架,参数同2.2节,飞行高度5 000 m;地面警戒雷达1部,参数同1.2节,部署高度10 m。红方兵力包含:飞机1架,各向RCS数据见表1,飞行高度10 000 m;机载火控雷达1部,雷达参数同2.2节。
场景1:红方飞机从侧方经过蓝方,结果见图7。因为侦察机处于红方雷达副瓣且距离较远,机载雷达未被侦察到,但载机侧向RCS较大,易被蓝方警戒雷达所探测。
场景2:红方向蓝方飞行,结果见图8。载机未被蓝方警戒雷达探测到,但侦察机处于红方雷达主瓣侦察暴露区,机载雷达会被侦察发现。
在复杂的真实环境下,合理的航线规划能解决部分问题,但不可能保证绝对的安全。在科学、准确的威胁分析基础上,更需辅助以其他策略,如:处于探测威胁时,可增加远支或随队干扰飞机,对对方雷达进行压制或欺骗;处于侦察威胁时,可采取“隐真”、“示假”各种手段,如进行功率管理、控制开关机时间、严格执行日常/战时频谱管控、发射欺骗信号等;另外,还需与其他作战力量协同工作,达到信息共享,并相互掩护。该部分内容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不展开讨论。
4 结束语
本文针对作战飞机可能遇到的探测威胁及侦察威胁,提出了一种航路威胁仿真分析方法,通过“效能中心转移”,能更准确展示受威胁情况,仿真结果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威胁分析主要用于辅助指挥员进行航路合理性判断及筹划决策,以尽量减少暴露的可能性,该方法已经在真实系统中得到应用验证,展示了一定效果。当然,战场环境复杂,飞机要获得良好的隐蔽效果,还需依赖其他技术以及合理的战法应用,电子对抗博弈还将长期进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