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
2019-08-24张美姣王洪清
张美姣 王洪清
[摘要]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改革发展全面推进,重要农产品供给充足,农村第一二三产业加快融合,新技术、新产品以及新的经营模式发展迅速,农民的收入水平普遍提升,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但在乡村振兴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科技能力弱、人力资源匮乏以及资金供给不足等。以湖北省秭归县为例,分析秭归县乡村振兴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的各种问题,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文献标识码]A
1 秭归县在乡村振兴中取得的成就
秭归县地处湖北省西部,位于三峡工程坝上库首,是著名的“中国脐橙之乡”、“中国龙舟之乡”、“中国诗歌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县城先后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全国文明县城、全省环保模范县城等称号。
秭归县以乡村振兴为契机,大力整改农业生产方式和生产结构,根据土壤和地形特征,种植适合气候生长的各种经济作物,如在一些地势较高的地方种植高山蔬菜,并逐渐形成自己的品牌。当地政府积极发展农业,努力建设现代化的农业产业体系,为农村发展注入新活力。
1.1 发展现代化农业
1.1.1 品牌意识逐渐增强,努力发展品牌农业。秭归县根据当地的地形和环境,种植的主要蔬菜有:大白菜、土豆、结球甘蓝、白萝卜、番茄、辣椒、豆角、马铃薯以及甜玉米等,并都建立了自己的品牌,贴上了“高山蔬菜”的标签,2016年,全县蔬菜总面积达1.33万hm2(含复种面积),产量突破36万t。另外秭归县也种植各种水果,如脐橙、板栗、核桃等。建立了1000万元核桃产业发展基金,出台了《加快核桃产业发展的意见》,提高了种管水平。其中,秭归脐橙最为有名。秭归脐橙之所以能远近闻名,主要是当地政府的功劳。秭归县的脐橙品种类多,春有伦晚,夏有奥林达、露德红、伏令和米捺夏橙,秋有九月红,冬有桃叶橙、长虹和纽荷尔等,并且都是生态种植,不打农药,绝对的原汁原味。因此,秭归县的脐橙汁多味美,口感非常好。但是由于秭归县地处山区,交通不便,脐橙的销售成了大问题。当地政府为了解决销售难的大问题,邀请当地的媒体对秭归县的脐橙种植情况进行采访,并在中央电视台做广告,打开了秭归脐橙的知名度,后来当地政府又通过各种途径的展销活动,让更多的人认可秭归的脐橙,打开了秭归县脐橙的销路。后来,脐橙也逐渐建立了自己的品牌——秭归脐橙,并建立了自己的网站。截至2017年年底早晚熟柑橘种植规模进一步扩大,柑橘销售亿元村不断涌现,全县柑橘产业综合收入达30亿元以上,“秭归脐橙”荣膺全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谱写了《橘颂》新篇。除脐橙之外,秭归县的茶叶也非常有名,如屈乡毛尖、九畹溪丝绵茶等,目前建立了1000万元茶叶产业发展基金,新发展和改造茶园666.67hm2,引进了宜红等茶叶加工企业。
1.1.2 发展生态农业,保护生态环境。秭归县一直有以种植蔬菜作为经济作物的传统,之前菜农为了提高蔬菜的产量,过量的使用了肥料和农药,不仅降低了蔬菜的质量,还破坏了土壤,这就导致有些土地好几年都不能种植任何农作物。另外,有些企业发现秭归县的蔬菜农药超标,吃了之后会影响身体健康,就不再向秭归县的菜农购买任何蔬菜。后来,当地政府进行了调查,发现是农民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导致蔬菜质量下降与土壤层遭到破坏,就严格控制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从那之后,秭归县的农民就严格按照政府的要求种植各种蔬菜、水果以及饲养家禽。最终,秭归县又在政府的支持与帮助下,根据地形种植各种高山作物,如种植有机蔬菜,发展生态农业,注重保护生态环境。
1.1.3 出现新的经营主体。秭归县地处山区,耕地面积少,因此秭归县的主要农作物不是小麦和稻谷,而是各种蔬菜和水果。秭归县的土地多分散在农民手中,但是自从国家允许土地流转之后,不少农民开始包山包地,统一种植经济作物,这样不仅可以种出品种多样的蔬菜和水果,有利于蔬菜和水果的销售,还有利于建立自己的品牌。现在,在秭归县出现一种新的经营方式,就是一部分农户负责蔬菜和水果的种植,种植完成之后根据蔬菜和水果的产量,直接卖给当地的其他农户,前面的农户不用参与农作物的收割情况,也不用担心农产品的销售情况,后面的农户专门负责农产品的收割工作和销售工作,这种经营模式主要运用在秭归县水果的种植和销售中,并且取得很好的效果。
1.2 乡村产业逐渐崛起
1.2.1 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秭归的脐橙让人们记住了秭归这个地方,而远近闻名的“三峡大坝”让越来越多的人来到了秭归县,并重新认识了秭归。秭归县有许多的旅游景点,如三峡大坝、链子崖、屈原故里、泗溪、兵书宝剑峡、香溪河、牛肝马肺峡、宜昌玉虚栋、五龙温泉、三峡月亮谷、香溪口、九畹溪峡谷风景区、五叠水、秭归崆岭峡、宜昌圣水湖、灯影峡等17个旅游风景区。另外,秭归县位于山區,夏季凉爽,山清水秀,是避暑的好地方,又有九畹溪漂流,夏季有很多游客来秭归避暑。屈原故里景区游客量成倍增长,开发了以屈原文化为主体的研学旅行产品,精心打造的《我们的端午》旅游演艺节目成功推向旅游市场,秭归在第74届威尼斯电影节上荣获“中国最美外景地”。
1.2.2 第一二三产业加大融合,相互带动。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16年的20.26:37.81:41.93变为2017年的20.76:36.34:42.90,产业结构更趋优化,第三产业比上年提高了0.97个百分点,在全市位居前列。一直以来,秭归县都是重点发展农业,但是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开始出现农业促进旅游业、以旅游带动农业发展的势头。秭归县的企业多为轻工业,如酒厂、果品饮料与干果等,这些企业都需要第一产业的支持,同时这些企业也推动了第一产业的发展。另外,随着秭归县旅游业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来到秭归旅游,不仅带动了第一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第二三产业的发展。现在秭归县政府正致力于以农促旅,以旅带农,依托秭归县的青山绿水、田园风光、乡土风情等资源,努力抓好“旅游+现代农业”,促进旅游与农业的融合,加快农业经济结构调整,让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
1.2.3 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发展乡村电子商务。随着秭归县经济的发展,秭归县建立了电子商务,主要用于出售秭归县的各种农产品,其中最为出名的是秭归脐橙。全县电商企业发展到3000多家,物流快递公司突破20家,从业人员1.7万人,电商销售额达到17.5亿元。农村物流实现了县、乡(镇)、村三级全覆盖,建设乡镇物流配送站12个、村级物流配送点46个,三峡翻坝物流产业园建设快速推进。现在,如果在网上(如淘宝和京东)购买秭归县的脐橙,只要是在中午12点之前下单,卖家会在当天下午发货,当天晚上就可以直接在网上查到产品的物流信息,三天左右就可以收到产品。如果出现任何质量问题,直接由卖家免费退货或更换,非常的方便。秭归县的电子商务平台不仅为农民提供了销售渠道,更为农民节省了销售成本,农民不用出门,就可以把农产品送到千家万户。另外,电子商务平台的存在,让当地农民更加注重信用,严格保证农产品的质量。
2 秭归县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中存在的问题
2.1 专业的农业技术人员较少,不能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
秭归县的农作物种植与家禽饲养主要还是依靠当地农民的经验,高素质、高技能的劳动力非常短缺,农业向高端升级出现了技术瓶颈。据统计,秭归县劳动力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不到20%,生产经营人才更是短缺。一些基层农业单位虽然有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人才,但是涉农人员因为政治前途、福利以及工作环境等原因,不愿意换岗或者下乡,一般只会在政府规定的时间组织下乡,宣传农业技能知识,时间短,效果不佳。而大多数的农村实用型人才基本没受过系统教育,知识和技能范围窄。由于缺少相应的技术人员,秭归县的蔬菜和水果种植情况受到很大影响,尤其是水果种植这块,如果遭受病虫侵害,水果会直接减产或直接影响水果的口感。现在,人才短缺严重阻碍了秭归县经济的发展。
2.2 农业综合服务体系不完善
农业综合服务体系,指的是为了农业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以及产后全程配套服务,服务的具体内容涉及种植、信息、科技、加工、劳务、经营以及销售决策等一系列环节。虽然,秭归县建立了电子商务平台和电子商务协会,来管理秭归县的销售和经营,但是从整体来说,秭归县的农业发展很不平衡,并且整体规模不大,服务形式比较单一,尤其是现代化的农业发展规划、政策咨询以及农业担保、保险等服务上还存在问题。如在保险方面,秭归县的大部分企业都为企业生产购买了保险,但是仅限于企业,个人为生产和经营购买的保险较少或者还没认识到保险的作用。
3 实现秭归县乡村振兴的对策
在乡村振兴中,说到底就是产业振兴和人才振兴。但是,由于秭归县地处山区,交通多有不便,发展多处受阻。为了更好地发展秭归县的经济,真正把乡村振兴落到实处,应针对秭归县乡村振兴中存在的问题,探索秭归县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3.1 实施乡村人才振兴战略,提高乡村技术人员的工资待遇
所谓“人才兴则事业兴,人才强则乡村强,”没有人才,乡村振兴将无法实施下去。目前,秭归县最严峻的问题就是缺乏专业的农业技术人员,尤其是关于蔬菜和水果种植方面的技术人员。因此,秭归县当务之急就是迅速培养一支董农业、爱农业、愿意服务农村的本土技术人才队伍。
3.1.1 培养蔬菜种植、水果种植以及家禽养殖等专业技术人才。农业技术人才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在培养技术人才时,应具体细分,种植水稻与种植蔬菜和果树的技术人才不能混为一谈。在种植高山蔬菜和果树时,还应考虑当地的特殊气候环境,不能与平原的气候相提并论 。在发展秭归县经济的时候,还应注重“走出去”和“请进来”的策略,不仅要让当地的技术人员经常参加各种农业技术方面的学习,还应经常组织年轻的农民和技术人员到经济发达的地区去考察和学习,在工作和学习中不断更新知识和思维,让他们具备更专业的技术能力和专业的管理水平。
3.1.2 提高當地农业技术人员的工资水平和各项福利。一般说来,很多高校毕业的大学生都不愿意回到农村再就业,主要原因是待遇问题和面子问题,愿意放下面子回到农村建设的时候,又觉得工资水平低,福利也少,倾向于留在城里。这就要求当地政府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不仅要想办法提高农业技术人员的工资水平,还应提高福利水平,比如多给年轻的农业技术人员提供晋升的机会、外出培训和交流的机会等,让年轻的技术人员看到以后的发展空间,愿意到秭归县的乡村服务。
3.1.3 鼓励回乡人员创业和再就业,政府应给予一定的技术指导和政策支持。现在,不少外出务工的人员看到农业的发展成果和政策支持,纷纷返回农业再就业,如秭归县不少外出务工人员,在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后,又回到秭归县包山包地种植蔬菜和水果,然后销往外地。虽然他们拥有一定的财富,有投资的能力和销售渠道,但是在种植和管理方面,存在技术能力有限和经验不足等问题。这时候,政府应多鼓励他们,并给予一定的技术指导和政策支持,同时还可以通过他们的创业,带动当地人员再就业,增加农民的收入。
3.2 积极完善农业综合服务体系
3.2.1 完善农业资源供给体系。农业资源供给体系不止是向秭归县的农民提供农产品的种子,还有农产品的种植技术以及家禽的养殖技术,以及农产品的种植、管理以及销售技术,并要向当地农民进行技术指导。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也来到了秭归县,电子商务平台在秭归县也有十几家,还成立了电子商务协会。电子商务的发展带动了秭归县农产品的销售,当地政府也给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甚至组织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给当地的农民普及网上销售的方法,现在秭归县不少农民可以通过淘宝、京东以及微信朋友圈等销售秭归县的农产品。
3.2.2 完善销售和运输体系。由于秭归县地处山区,因此交通不是很便利,这就需要当地政府出面,做好道路维修工作。秭归县常年需要运输大量的蔬菜、水果和家禽,因此道路损坏严重,凹凸不平,严重影响运输速度和效率。由于秭归县运到外地的都是新鲜的蔬菜水果以及活的家禽,这就需要确保道路通畅。另外,秭归县部分村民学会了在网上销售农产品,但是数量有限,而且也只是部分年轻的农民学会了网上销售,一些年纪较大的农民不会网上销售,依靠的还是传统的销售方法——外出销售,这样销售成本就大大增加,遇到天气不好,可能还会亏本。因此,农产品销售问题还是当前秭归县的难点问题。这就需要政府出面做好销售和管理工作,确保当地的农产品都能及时销售出去,避免农民的损失。
3.2.3 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实施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三乡工程”,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不断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秭归县政府可以建立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立关于当地农业的网站,根据气候的变化,提醒农民根据节气种植蔬菜水果以及饲养家禽等,有关农业方面的信息会定期公布在网站上。在对农民进行农业技能培训的时候,还应告知农民如何查询网址,阅读农业知识。这样,可以实现上下联通、内外连接,全方位的为农民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同时也可以让农民随时知道产前、产中以及产后的销售工作,真正做到心中有数。
3.3 积极发展乡村文化,将建设最美乡村落实到农村
在秭归县政府的扶持下,不少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农民的收入水平普遍提高。但是在农村有个不好的现象,农民在闲暇时间,不外出务工的,都喜欢三五成群的斗地主和打麻将,且在农村很普遍。这种风气的影响恶劣,比如增加家庭矛盾,影响邻里和谐。秭归县政府在注重发展经济的时候,还应注重发展秭归县的乡村文化,注重农民精神面貌的提升,将习主席所说的“最美乡村”建设好,最美乡村不仅是乡村的经济发展好了,农民住的房子建漂亮了,农民生活的环境变美了,还有农民的精神面貌更好了,心理更美了。
[参考文献]
[1] 熊启靖.乡村振兴背景下平困农村发展路径探析[J].农家参谋,2018(12).
[2] 高启杰.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审视农业与农村发展[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11).
[3] 袁树卓,刘沐洋,彭徽.乡村振兴及其对产业扶贫的发展启示[J].当代经济管理,2018(09).
[4] 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院和农经司课题组.推进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6(04).
[5] 郭晓鸣,张克俊,虞洪,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系统认识与道路选择[J].农村经济,2018(01).
[6] 罗震东,何鹤鸣.新自下而上进程——电子商务作用下的乡村城镇化[J].城市规划,2017,4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