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返乡农民工创业决策和投资活动中的沉没成本效应研究

2019-08-24张俊杰马晓芸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6期

张俊杰 马晓芸

[摘 要]文章吸收前人前辈对返乡农民工创业的研究,并尝试结合沉没成本的内涵,利用SPSS22.0软件采用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对343份数据进行研究,分析沉没成本效应对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在进行投资与决策的影响,也是进一步深入了解如何更好地使返乡农民工在乡村进行创业。通过对影响返乡农民工创业过程中决策和投资相关因素的分析,发现沉没成本效应在返乡农民工创业过程中是存在的,且对其进行创业的决策和投资产生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返乡农民工;沉没成本;沉没成本效应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人社部数据显示,全国2000个村的监测数据看,2017年的第四季度返乡农民工中,有10.9%的人员选择了创业。在全国获批的90个县(市、区)中,浙江是获批试点最多的省份之一。据农业部最新统计,目前中国返乡创业农民创办小微企业23.7万家,农产品加工企业45.5万家,休闲农业各类经营主体180万家。返乡农民工创业者创办了数以百万计的中小微企业,这让众多创业创新主体、资源参与发展,带动农民就近转移就业、利用农闲时间充分就业,激活乡村经济生态,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作为激活乡村经济的重要角色之一。更重要的是他们在不确定的创业投资中和在不断的总结创业中的错误中学会如何进行正确决策和正确投资,创业过程中不断产生的沉没成本的影响,返乡农民工创业者对于沉没成本效应的理解还处于浅层,本文通过研究希望使其能够对沉没成本效应有进一步的了解。

2 文献综述

紧跟时代的步伐,如今中国的经济和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对于创业的研究一直都是学者的关注的热点,直至现在的社会,创业的话题依然经久不衰。创业是以创新为本质的市场驱动行为,是促进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熊彼特(2000)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发展创业型经济,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产业创新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是构建创新型国家的重要途径。张秀娥与张梦琪认为(2015)返乡农民工创业则是返乡农民工因没有工作分配而外出打工发展,在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或者经验后返回家乡,利用其积累的资金、技术、经验、信息以及其他资源创立新事业,开展的生产经营活动。而其创业决策和投资活动是其经营活动的中心。

在返乡农民工创业的过程中,返乡农民工作为创业者是一名理性人,但在决策和投资时,会产生已发生或承诺、无法回收的成本支出,或因失误造成的不可收回的投资成本支出,一个理性的人就会忽略它,约瑟夫·斯蒂格利茨(1997)称这类成本为沉没成本。相鹏(2017)认为,决策者当前决策受到沉没成本(金钱、时间或努力)的影响而产生的非理性决策现象,我们称为沉没成本效应。这些所不能回收的成本支出,对于资金本不充裕的返乡创业的农民工而言,如果投入成本能够带来一定的盈利对其冲击并不算大,若收不回而成为“沉没成本”,对返乡创业的农民工而言,就给自己带来了损失,甚至对于接下来的创业投资与决策都会产生影响。

为了更好地理解沉没成本效应对返乡农民工创业者的影响,基于沉没成本效应产生的方式的合理性解释有以下五个方面,进而便于后文的研究分析:

(1)风险态度。斯查伯克和戴维斯(Schaubroeck&Davis,1994),考察投资主体风险态度对投资主体的影响。他们认为如果当风险态度不同的情况下,对初始投资比较负责任的人可能借助于过去的绩效信息作为选择的基础;而对于不负责任的决策者来说,其借助过去的绩效信息来避免投资,这是源于其不受过去决策的影响。Brockner(1992)认为由于人们存在自我申辩的倾向,不愿承认自己以往的决策失误,因而总是希望与先前的选择保持一致,或者是由于过去产生了损失,人们会产生尽快弥补损失的强烈动机,这种动机会导致风险寻求。投资行为取决于决策者的风险态度不明确,而沉没成本效应是否出现或者发生取决于是决策者的风险态度。

(2)声誉效应以及信息不对称。Milgrom和Roberts(1982)用声誉价值解释掠夺性定价,其认为声誉效应中决策者的偏好产生偏差。而正因为声誉效应导致的信息不对称,使在某种情况下决策者的个人能力或水平不能得到正视,而决策者为了保护自己的声誉,将失败归因于外部的条件,沉没成本效应则产生。汤吉军(2009年)认为新古典决策学是建立在交易成本为零和完全理性的假设之上的,但是现实中这两个条件几乎无法满足,而人们一般做出的决策是根据长久经验与记忆影响的,而沉没成本在这时就为人们的决策提供有效并可靠的信息,从而使人们更加容易地做出决策,因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沉没成本可以发送代理人能力声誉方面的信号,因此代理人会对沉没成本做出理性反应。

(3)有限理性或有限认知。为了使获得的信息和新知识成本低于完全理性状态下的消耗时间、资源和精力的成本,决策者会选择有限理性,而对过去产生的沉没成本的考虑则是节约交易成本的重要方式,由于复杂的客观现实无法通过简单的信息进行处理,就导致决策者在决策时产生错误。孙学涛(2018)认为大多数研究假定农民工是完全理性的,他们全知全能,其决策能够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然而,即使“行為主体打算做到理性,现实中却只能有限理性地实现理性”,使目标函数只能达到“满意”却很难达到“最优”,因此,农民工个体很难实现完全理性。所以沉没成本效应会产生。

(4)未来的不确定性。由于投资者在作出决策和投资之后,行为是不可逆转的,在不知道最终结果的时候,其对于投资的方式是否能够产生未来收益是具有不确定性的,并且对于投资的目标有一定的选择权利,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新的信息,投资者会选择等待:如果比预期要好,则投资就产生了机会成本;如果比预期差,则决策者会选择放弃投资,则产生沉没成本效应。

(5)前景理论。据研究,一是前景理论中的价值效用函数,此函数表示了主客观上不同方面下收益和损失的关系,其解释了当收益部分在价值函数中是凹时,损失是凸时,价值损失比价值收益要陡,即厌恶损失,产生风险厌恶,而此时则会继续投资,沉没成本效应产生;二是前景理论认为人们特别厌恶确定损失,所以在面临沉没成本的情况下,往往依旧连续投资,从而产生沉没成本。

如何去更好地避免该现象的产生和做好相关预防工作对于返乡创业的农民工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其中最为需要被了解的就是产生沉没成本效应的影响机制。同时本文将从以下两种机制进行数据以及建议的论述,认知机制是沉没成本效应产生时信息加工过程对决策和投资的影响机制;动机机制是强调自我申辩或避免浪费的心理需求诱发决策偏差的影响机制。本文也将从自我申辩、风险态度、有限理性或认知、风险厌恶行为选择、未来不确定性五个方面阐述沉没成本效应在农民工返乡创业工程中对于决策和投资的影响。

3 研究假设及模型构建

本次我们所研究的是沉没成本效应对于返乡农民工创业过程中投资和决策的影响,需要对会产生沉没成本的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来解释影响返乡农民工创业过程中对投资和决策的影响。本文将使用软件SPSS22.0对所得数据分别进行分析。具体变量详见数据来源和样本情况。

根据调查结果,且根据以上所提出的五种合理性的解释,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1)返乡农民工创业的过程中,沉没成本效应存在,且对返乡农民工在创业的决策和投资中产生影响。

(2)在返乡农民工创业的过程中,即使作为理性人的创业者,返乡农民工创业的过程中受到自我申辩、风险态度不同、有限理性或者认知以及未来不确定等因素的影响。

(3)在返乡农民工创业的过程中,沉没成本效应通过各种因子在认知机制或者动机机制中发生作用,使决策受到沉没成本的影响,使创业者产生非理性行为,使其在决策和投资时产生了沉没成本效应。

4 数据来源和样本情况分析

4.1 数据来源

本次主体数据来源于实地调查问卷,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得到以下样本情况,利用2017年“浙江省农民工返乡创业状况调查”的统计数据,总共对浙江的湖州杭州、宁波、绍兴、温州等地区58个乡村进行了调查,总共400份的问卷数据,有效问卷343份,有效率达到了85.7%。其中男性占有186人,女性占有157人,职业涉及种植户、电商从业者、私营店主、创办企业、工厂等。

4.2 样本变量的选择及赋值

根据数据,获得与本文研究相关变量,变量选取及赋值如表1所示。

5 实证分析

本文以浙江省返乡农民工创业情况的343份实际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因子和回归分析,根据本次假设所提出的影响返乡农民工创业的投资与决策对所取变量进行因子分析,再根据主要成分进行回归分析,具体如下。

5.1 效度及描述性分析

通过对所选取的17个变量进行因子分析,通过检验筛选得到13个可进行因子分析的主要成分,具体如表2所示,说明所取的12个变量是可以进行相关性以及因子分析的。

对13个可进行因子分析做描述性分析,且得到其标准差和均值皆符合可以进行假设检验的描述性分析,具体如表3。

5.2 相关性分析

首先,对月收入与时间损失继续投入以及经营损失继续投入进行相关性分析,两者对应于认知机制或者动机机制之中,得到表4,可知三者的显著性关系都小于等于0.05,三者显著性相关。且从价值函数的角度理解,投资者进行了两次交易,都产生损失,月收入只是显示其固有收益,而时间投入继续损失以及经营损失继续投入的损失是沉没成本,而这些产生的隐性损失以低于资产价值售出时蒙受的损失,这说明在决策者自愿承担了第二次投资和交易的损失。即使决策者表现为一个理性人,但却依然说明了决策者受沉没成本效应的影响。根据此项分析发现,其实质上认知机制或者动机机制造成了投资的非效率,即对返乡农民工创业的投资与决策都产生了影响,假设1是正确的。

5.3 因子分析

通过对13个变量进行主要成分旋转,解释总方差中所提取的五个主成分能够概括所有因子的70%,接着运用主成分因子分析并使用具有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到旋转成分矩阵和成分得分协方差矩阵,具体如表5所示。

根据表5得出专业培训及管理知识、与前辈进行沟通交流、同样错误产生频率可为风险态度指标,有无失败的经历、时间投入继续损失、银行申请贷款为自我申辩指标,创业的初期投资资金、月收入可为有限理性方面指标,经营损失继续投入、风险利益的选择、可为风险厌恶行为选择指标,家庭经济水平、创业动机、文化状况为未来不确定性指标,由此将其分别定义为F1、F2、F3、F4、F5。从中发现即使作为理性人的创业者,返乡农民工创业的过程中受到自我申辩、风险态度不同、有限理性或者认知以及未来不确定等因素的影响,原假设2成立。根据成分得分协分差分析,其五个因子符合回归分析要求,则进行回归分析。

5.4 回归分析

通过对上因子分析所得主要成分作为自变量,经营损失继续投入作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可知调整的R方为0.716接近于1,标准误差较小,逐步回归后通过F检验,保留下的各系数均显著,说明该模型是可信的,且显著相关。

通过分析结果可知在方差齐性检验的过程中发现,F1、F2、F3、F5,且其Sig.远小于0.05,其对于经营损失继续投入十分显著,表示对于经营损失继续投入即可产生沉没成本的影响较大,且这四种因子分别与风险态度、有限理性、未来不确定性、風险寻求时风险厌恶行为有重要的联系,在认知机制和动机机制中影响显著。通过返乡农民工创业者在决策和投资中的数据分析得到,返乡的农民工经常在经营活动中产生信息加工过程的偏差以及在投入资本后厌恶损失、自我申辩以及避免浪费的心理存在,在对未来不确定性因素存在的情况下,选择了非理性的行为,从而导致在接下来的创业决策和投资活动中的偏差,继而导致经营损失继续投入的扩大,沉没成本效应的产生,而以上的行为现象是认知机制和动机机制中沉没成本效应产生的重要体现,原假设3是成立的。

通过本文研究发现,返乡农民工创业者在创业投资决策时存在沉没成本效应,且是在决策者受认知机制和动机机制的影响下做出决策后无法收回原支出的成本而想要继续挽回损失,不顾不确定因素继续投资,体现在数据分析中的经营损失继续投入因素。在数据分析中农民工回乡创业的过程中,经常会在一次经营活动中不断投入时间和精力,即使对其产生的收益不明确,但依然会选择投入时间和精力进去,最后获得的回报收益却永远也达不到付出的成本。

6 小結与展望

本文根据研究分析沉没成本效应对返乡农民工创业过程中决策投资的影响,通过本文对影响返乡农民工创业过程中决策和投资相关因素的分析,发现沉没成本效应在返乡农民工创业过程中是存在的,在决策者受认知机制和动机机制的影响下做出决策后无法收回原支出的成本而想要继续挽回损失,不顾不确定因素继续投资,从而产生沉没成本效应。

为了使返乡创业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尽可能地预防和应对沉没成本效应,本文从创业者自身以及政府方面做出以下展望。

从认知机制角度理解,返乡农民工创业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决策,在决策时需要做好健全的准备工作,必须时做好二手准备,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机会和挑战,以便在产生沉没成本时有有效的措施应对;学会在庞大的现代数据库中寻取有效信息,并学习如何正确加工信息应用于现实的生产与创造。

对于政府部门应该建立返乡农民工创业者云数据平台,为返乡农民工创业者提供可靠的数据,为创业者提供平台支撑,加强创业指导,例如专业知识培训、技术的补充、管理知识等等,保证信息能够顺畅地到达创业者手中,为其提供更多的决策和投资选择。

从动机机制角度理解,返乡农民工创业者,在不完全信息的状态下,要学会果断决策和谨慎布局的能力,创业是对于返乡创业者而言并不仅仅是一项生存的技能,更是一种布局谋篇的战略,决策者要愿意承认决策失误,首先应该及时回头审视当初的决策正确与否,若是错误的当机立断,及时止损,谨防过犹不及,以减小物质和非物质上的损失。

对于国家和政府可以支持建立正规的返乡农民工创业协会,通过协会统筹安排区域内返乡农民工创业活动,例如每年定期进行群体决策,对失败的经营活动,分享学习并总结,深化监督管理的责任;维护返乡农民工合法的劳动权益,发挥政府在市场内部的宏观调控的作用;创立投资和决策风险评估机构,为返乡农民工创业者提供专业的风险评估与决策咨询,促进融合行业内先进信息,正确引导社会资金流入返乡农民工创业领域,使其创业风险降至能够控制的范围最低,以避免损失的不断扩大,同时解决返乡农民工创业者的融资问题。

[参考文献]

[1] 刘奇.迎接新“下乡运动”(上)[J].中国发展观察,2016(22).

[2] 张秀娥,张梦琪.新型城镇化与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互动机制探析[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1).

[3] 〔美〕熊彼特,邹建平译.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12.

[4] 〔美〕斯蒂格利茨著.梁小民,黄险峰译.经济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5] 相鹏,徐富明,史燕伟.行为沉没成本效应研究述评[J].心理研究,2015(01).

[6] Schaubroeck J&Davis E.Prospect theory predictions when escalation is not the only chance to recover sunk costs[J].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1994.57:59-82

[7] 施俊琦,李峥,王垒.沉没成本效应中的心理学问题[J].心理科学,2005(06).

[8] Milgrom&Roberts Limit Pricing and Entry under Incomplete Information:An Equilibrium Analysis[J].The Econometric Society.1982.50(2):443-459

[9] 王威.沉没成本与机会成本决策相关性辨析[J].商场现代化,2015(13)

[10] 孙学涛,张丽娟,张广胜.农民工就业稳定与社会融合:完全理性与有限理性假设的比较[J].农业技术经济,2018(11).

[11] 汤吉军.成本会计中沉没成本效应分析[J].财会学习,2014(10).

[12] 相鹏.沉没成本效应的产生根源与影响因素[J].心理科学,2017(06).

[13] 刘西友.姜锡明.基于行为财务的沉没成本效应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6(12).

[14] 施俊琦、李峥、王垒.沉没成本效应中的心理学问题[J].心理科学,2005(06).

[15] Garland H.&New port S.Effects of absolute and relative sunk costs on the decision to persist with a course of action[J].Organizational Behavior&Human Decision Processes.1991.48(48):55-69.

[16] 吕惠明.返乡农民工创业模式选择研究——基于浙江省的实地调查[J].农业技术经济,2016(10).

[17] 周熠,陆彦,於钟祥.返乡农民工创业能力实证研究[J].蚌埠学院学报,2016(04).

[18] Brockner J.The escalation of commitment to a failing course of action:towards theoretical progress[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2.17:39-61.

[收稿日期]2019-01-24

[基金项目]本文系大学生创新科技项目。

[作者简介]张俊杰(1997—),男,浙江湖州市人,本科,学生,研究方向:工商管理;马晓芸(1983—),女,陕西子洲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创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