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鲁迅作品教学的得与失
2019-08-24郭凤娇
内容摘要:中学语文课本中收录了多篇鲁迅的文章,其教学状况一直以来受到很大关注。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鲁迅文章的教学情况有得,也有失。本文以《孔乙己》这篇典型课文为例,具体分析了鲁迅作品教学中取得的成果以及尚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孔乙己》 教学 得 失
鲁迅的文章是现代文学中的一座高峰,是一种民族精神和传统气节的代表,因而教授鲁迅文章能够促进中学生的心智成长,加强精神品质的熏陶。近年来,鲁迅文章的教学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以《孔乙己》这篇小说为例,探究鲁迅作品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的情况。
一.《孔乙己》教学之得
21世纪以来,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思想大解放,对鲁迅作品的解读也慢慢回归作品本身。教育改革的浪潮潜入到实际的教学中,以往对于作品的政治化解读开始有所淡化,更多的教育者把目光停留在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上,更加关注学生个人学习能力的培养而不是政治教化。语文教师也开始为寻求多元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教学内容而努力,《孔乙己》的教学逐渐走向开放、多元的格局。2001年《孔乙己》被收入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单元提示上就明确了学习过程中要掌握人物形象、学习描写方法。可见,以往对《孔乙己》的政治化解读开始向愈来愈多样的内容转变,《孔乙己》的教学呈现出可喜的变化。
一些名师的教学设计上显现出了《孔乙己》教学的多元化发展。如申改霞在《〈孔乙己〉教学案例》一文中以两个班级不同的教学方法为例,通过分析比较,总结出来创新型的教学模式。申老师在一个班级讲课时沿用传统教学方式,讲求一应俱全,然而这种教学模式过于刻板,不能培养学生对经典的兴趣。在另一个班级中,申老师采用一种更为自由的教学模式,刚开始抛出“可”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发言补充,最后申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可悲”、“可笑”,并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第二课时申老师参照他人的《孔乙己告状》模式,让学生发挥想象空间,自主感悟课文。表面看来课堂提问并未全面地总结核心知识,但是在学生的自主回答中就已经把人物形象、文章主旨以及艺术手法等包罗其中,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教学理念。再如余映潮老师对《孔乙己》的整体阅读教学设计,是通过“孔乙己与‘酒”、“孔乙己的‘偷”引出“旁人的‘笑和‘打”,进而提炼出这部小说的“情”,余老师的教学设计一步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逐层帮助学生解决关于课文的一系列问题。像这样类似的《孔乙己》创新教学案例还有很多,《孔乙己》的教学正逐步走向多元化。
二.《孔乙己》教学之失
(一)教师学科视域的窄化
教师的教学指导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孔乙己》的解读,但是许多教师局限于自己仅有的知识,不去更新自己的认知,致使自身对于文本内容的把握就有偏差。若想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那教师自身就得对问题本身有深入的了解。部分老师备课多局限于教案的指导,而没有潜心研究教材,形成自己的见解,专业修养整体不高。另外,阅读鲁迅作品必须结合时代背景才能理解其深刻内涵,脱离实际的社会环境理解起来就很困难。况且教材中也只是摘录了鲁迅部分的作品,倘若教师只是停留在课文阅读而不做更多延伸,学生就更无法真正理解其中的思想内涵。教学时,教师不可持一隅之见,要注重学生的整体阅读体验,以帮助学生理解小说。
教师在讲解《孔乙己》这篇课文时,通常都会面面俱到,会讲解小说的对比手法、多重叙事角度、封建社会的残酷、小人物的悲哀等几个方面,尽管这样的教学出发点是好的,但这样的教学内容因循守旧,不符合语文教学的现代化要求。关于《孔乙己》的文学研究不计其数,然而这些研究成果却对语文教学影响甚微,难以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教师备课时不能吸收最新的研究成果,固步自封而使课堂内容僵化。
《孔乙己》教學中最大的难点就是文章思想主题,几乎一谈及这篇小说的教学时都会涉及到这个问题。尽管九十年代兴起的教育改革大发展,使小说的政治化解读有所弱化,但是能够做到多元化解读的也仅仅是一批有远见卓识的名师,大部分老师还是局限于冷漠的国民、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的腐朽、社会变革中小人物的悲惨等,而对一些新思潮无所触及。实际上学术界早已有学者透过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研究方法得出各种新结论,比较出名的有,李宗刚的“暴露封建等级观念的极端残酷性”[1]之说,钱理群的“集中反映了中国知识分子地位与命运的悲剧性与荒谬性”[2]之说,黄伟达的“人类难以逾越的心灵‘高墙”[3]之说等。虽然这些学术成果不能直接引入课堂,但是以学生为本的解读才是正确之路。倘若只是把落后的思想传授给学生,便会消减学生的阅读兴趣,更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二)教学方式的固化
分数压力下的语文教学逐渐陷入到固定的模式中,一些墨守成规的老师一直以来的教学活动都运用相同的教学模式,“作者介绍——时代背景——正音释词——划分段落——分析文章——总结中心——归纳特点”[4]这样的模式就十分常见。许多学者更新自己的教学步骤供大家学习,但是教师在运用时没有结合本班的实际学情,对教学步骤生搬硬套,导致教学方式的僵硬化。一般情况下,教师都是先准备好课程内容,指引学生依照自己的预设的流程进行,最终得到一个固定的“正确答案”,出于学业考虑甚至会强行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所谓的“正确答案”。如此以来,课堂便演变成了乏味的“念经课”,学生得不到能力的提升与思维的训练,反之学生的思维会在这种固定的教学模式下逐渐退化,于是遇到难题依赖于老师的讲解而不是自己动脑筋解决。归根到底,还是传统的“教师——课堂——书本”模式难以改变,一堂课总是老师比学生讲的多,学生处在被动状态,这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新理念是相悖的。
在《孔乙己》的教授中,有一些教学内容已经成为固定讲解,比如,小说中孔乙己拿出铜钱的动作“排”和“摸”、众人的“笑”以及最后孔乙己的“死”等,教师的教学方式虽然各不同,但是几个部分间通常是互不相连而被强行粘合在一起的,缺乏整体性和统一性。李郁权、熊志琼老师的《〈孔乙己〉教学设计》便是如此,教学设计围绕“孔乙已的外貌分析、孔乙己的生活片段分析、孔乙己对众人的不同态度”[5]等几个陈旧内容展开,虽然设计很有条理性和层次感,但是这样的教学过程衔接得不够紧密,尚未形成一个更加紧凑的教学整体。崔敬涛老师发表的《〈孔乙己〉教学设计与教学感悟》也是遵循“诵读课文——理清字词——人物分析——探讨主题——布置作业”[6]的固定模式来展开,和讲解其他课文的模式相同,没有做到具体课文具体分析。
(三)学生的排拒态度
首先,鲁迅的作品晦涩难懂是众人皆知的,他常常在文章中运用暗喻的手法批判现实,许多知识尚浅的老师在阅读鲁迅作品时都难以将这些隐喻的含义彻底搞清楚,因而学生理解起来更是难上加难。况且,当今学生生活的时代与鲁迅所处的时代有着很大不同,学生很难超越历史鸿沟窥测真实的文本语境,自然无法理解鲁迅作品的意蕴,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对鲁迅文章的排拒态度。就《孔乙己》而言,这篇文章发表于“五四”前期,正值社会动荡黑暗,即便学生对当时的历史背景有深入的了解,但小说本身深刻晦涩的含义也让学生难以理解。而且很多老师在讲授《孔乙己》的主旨思想时,最終都指向反帝反封建上,学生难以理解和喜欢。
另外,缺乏对作品的学习兴趣也是学生排斥《孔乙己》等鲁迅作品的原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学生便难以认真听讲,学习效果就会变差。在学生的心中,鲁迅一直是剑拔弩张、刀光剑影的高冷形象,毫无意趣和亲近感,他的作品充斥着严厉的批判与尖酸的讽刺,所披露的总是关于政治和社会的黑暗,因而学生总是对鲁迅作品持有排拒态度。尽管鲁迅的作品中也有《朝花夕拾》这样和婉的抒情之作,其背后却仍不乏对现实的批判讽刺。对鲁迅的刻板映像一直影响学生学习鲁迅文章时的心理。所以在学生看来,《孔乙己》不过是和许多其他作品一样,是一篇揭示不合理的封建制度的小说,对其他方面的理解仍流于表层。若想在这样的基础上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俨然是举步维艰的。
三.总结
《孔乙己》是鲁迅小说的名篇,本文通过探究当今的教学情况,探讨了《孔乙已》教学的得与失,希望能够引起教育者们的注意,设法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中做出多元化的解读。虽然鲁迅文章的教学取得了一些可喜的进展,但是教学过程仍然存在着问题,这还需要更多教师的共同努力,教师自身要提高专业素养和科研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唯有如此,鲁迅文章的教学状况才能有所改善,而蕴含在鲁迅文章中的民族精神、传统气节也才能发扬光大。
注 释
[1]李宗刚:《孔乙己》在文学史书写中的变迁,《东岳丛刊》,2012年第4期,第25页.
[2]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1998年出版的修订本),北京:北大出版社,2009年版,第35页.
[3]黄伟达:《孔乙己》:难以逾越的心灵“高墙”,《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第67页.
[4]赵静伟:中学语文鲁迅作品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0,第4页.
[5]李郁权,熊志琼:《孔乙己》教学设计,《课程教育研究》,2013年第6期,第193页.
[6]赵静伟:中学语文鲁迅作品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0,第4页.
项目编号:KYCX18-2045
(作者介绍:郭凤娇,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