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神思》篇的艺术方法
2019-08-24仇晶
仇晶
内容摘要:《神思》篇是《文心雕龙》“创作论”的首篇,提出了丰富深刻的文学理论,如“神思”、“虚静”、“神用象通”、“神与物游”等。为了准确有效地表达理论观点,刘勰运用了多种艺术方法,如典故、比喻、对比、夸张、对偶等。这些艺术方法不仅对理论表达具有极大的作用,而且使文章具有丰富的文学之美和浓郁的艺术趣味,富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神思》篇 艺术方法 文学之美
《神思》篇作为《文心雕龙》“剖情析采”的首篇,主要论述了神思想象及创作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如情志、语言(辞令)、学识积累(积学酌理)、作家的心理条件(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审美意象(思隔山河)等。为了表达这些理论观点,刘勰运用了多种艺术方法,如比喻、用典、夸张等。这些艺术方法一方面显示出刘勰深厚的文学功底;另一方面使文章变得生动,显示出丰富的文学之美。本文将对这些艺术方法进行分析,探讨其产生的文学之美和艺术趣味。
一.《神思》篇艺术方法之类型
《神思》篇的艺术方法千变万化,其中以运用典故最多。本篇用典又分为言典和事典二类。言典是指“全引成辞,以明理者也”,即引用旧有的或者名人的话语来说明道理;而事典是指“略举人事,以徵义者也”,即举出古人的事迹来说明某种道理。言典有七,事典有十一条之多,他们的出处都是来自先秦至南朝梁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刘勰运用的典故最多的是战国中期的《庄子》,有6处;其次是南朝宋《后汉书》,有3处;再次是东汉《新论》和西晋《三国志》,各2处;最后是东汉《白虎通》、《答临淄候笺》和《汉书》、西汉《史记》、东晋《西京杂记》、南朝梁《文选》,各1处。
在言典中,刘勰有5处出自《庄子》。可见,刘勰非常喜爱《庄子》并且更乐于运用《庄子》中的话语来阐明道理。刘勰运用《庄子》中典故的原因三:首先,庄子是先秦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他的思想、语言都是是后代所敬仰和学习的,所以运用庄子的话语极具有说服力。其次,刘勰作为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必然要受到庄子的影响。不仅是《神思》篇,整部《文心雕龙》都受到庄子的影响。最后,《庄子》一书主要反映了庄子的批判哲学、艺术、美学、审美观等,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学、人生、政治、社会、艺术、宇宙生成论等诸多方面。《庄子》的写作方法是“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①,《庄子》大都运用三言的形式来说理,具有哲理性,引起读者的深思。刘勰采用《庄子》中的典故能把一些微妙难言的道理说得引人入胜,提高读者的阅读积极性。
在事典中,刘勰运用了大量的前人的事例来论证创作的快慢。这些事例的主人公全部都生活在西汉至西晋时期。西汉的有司马相如、扬雄、刘安、枚皋;东汉的有桓谭、王充、张衡、曹植、王粲、阮瑀、祢衡;西晋只有左思一人。由此可以看出,刘勰对东汉文学家的故实非常熟悉,而且东汉文学家的故实更加适用于《神思》篇,更能说明《神思》篇里的道理。
除典故外,《神思》篇还运用了其他的艺术方法,如比喻(3处)、互文(2处)、对比(3处)、夸张(3处)、排比(1处)、对偶(3处)。虽然排比运用得最少,只有一处,但是排比句所产生的效果却是其他的艺术方法不能体现的。大量的历史人物的事例形成如山洪般汹涌澎湃的气势,增强了说服力。另外,排比句不仅仅承担了增强气势和说服力的作用,还在结构上形成对比。这是刘勰的一大创新,同样的语词呈现出多种艺术方法。如“相如含笔而腐毫……虽有巨文,亦思之缓也。淮南崇朝而赋骚……虽有短篇,亦思之速也”,在艺术方法上既是排比又是对比,一语多用,给读者留下新奇的阅读体悟。刘勰所运用的其他艺术方法在数量上几乎保持均等,可见,刘勰并没有偏爱某一种方法来说明道理,而是雨露均沾的使用各种艺术方法。这样的写作方法使《神思》篇在创作上更进一步,真正体现了刘勰的文学大家的地位。
总之,艺术方法的多样化是《神思》篇的一大显著特色,在论述道理之余还展现了《神思》篇的艺术魅力。
二.艺术方法与文学之美
《神思》篇中的艺术方法多种多样,这些艺术方法使《神思》篇具有了丰富的文学之美。主要表现如下:
第一,《神思》篇使用很多的对偶句,文章产生了三种形式美。(一)整齐美。如“至精而后阐其妙,至变而后通其数”、“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等,前后两个句子,字数相等,整整齐齐,产生了很好的视觉效果,赋予读者独特的审美感受。(二)对称美。正如“登山则情满于山,觀海则意溢于海”、“理郁者苦贫,辞溺者伤乱”等,前后两句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给读者视觉上的享受,产生审美的愉悦。(三)节奏美。比如“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等,对偶句不仅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对称,而且平仄相对、音节和谐、具有节奏美,读来朗朗上口。在赋予读者视觉上的审美享受的同时,《神思》篇还产生了独特的听觉效果,使读者达到精神上的愉悦。
第二,《神思》篇中的典故不仅数量多而且范围广,在文章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产生了独特的文学之美。首先,典故表达了刘勰深刻的文学思想,意味丰富。“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运用《庄子·让王》中的典故阐述了“神思”的概念。“神思”是指作家的精神思维。其次,典故能够调动读者的思维,使读者产生丰富的思考。在论述思维快慢时,刘勰采用了司马相如扬雄等人的事例,意味悠远。读者在阅读历史人物的事例时,思维也和作家一样“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联想到古人创作文章时的景象,一件事形成一个画面,仿若身临其境,增加了审美趣味。典故的运用使文章意味丰富,意境幽远,韵味深长。
第三,刘勰在《神思》篇运用的比喻生动形象,精彩绝伦,有着独特的艺术感染力。首先,比喻能够将抽象的道理比作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文学理论与现实生活挂钩,从而使读者产生审美的愉悦,如“视布于麻,虽云未费,杼轴献功,焕然乃珍”。刘勰将寻常的、普通的事物比作麻,珍贵的美丽的事物比作布,麻变成布的过程就是作家构思想象的过程。那么,麻是如何变成布的?这就需要作家的大脑的加工处理。作家将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加以艺术的处理,使之变成具有丰富魅力的语言文字。因此,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会产生审美的愉悦。其次,比喻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趣味性。刘勰将创作过程比喻成织布机加工麻变成布的过程,生动形象的展示了织布机的作用也就是作家大脑的作用,即加工处理眼前的材料,生动形象,化繁为简。
第四,《神思》篇中大量运用对比,一方面有助于论证思想道理,另一方面形成独特的文学之美。首先,对比的运用使句子生发出丰富的趣味,提高了读者阅读的积极性。“关键将塞,则神有遁心”,作家的情志一旦受到阻碍,神思就会消失,而读者也会受到作家情绪的影响。前后两句给读者截然不同的感受,跌宕起伏的心情使读者提高了阅读的积极性。其次,对比的运用使得《神思》篇形成和谐宽容的氛围。如“骏发之士,心总要术,敏在虑前,应机立断;覃思之人,情饶歧路,鉴在疑后,研虑方定”,“骏发之士”和“覃思之人”对比,形成相互衬托的关系,但是刘勰并没有批评或者褒扬任何一方,而是站在公正的角度依据不同的情况作客观的分析。因此,在阅读过程中,读者不会受到作者的偏爱或憎恶的情绪的影响,从而感受到《神思》篇和谐宽容的气氛。
第五,排比的句式在议论文中常常会作为论证道理的有力论据。《神思》篇中的排比句虽然数量不多,但是在论证和表达上具有别样的美。首先,在视觉上,排比句都是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气势宏大,予以读者视觉上的冲击,如“相如含笔而腐毫……亦思之缓也。淮南崇朝而赋骚……亦思之速也。”。其次,在听觉上,排比的句式也会增强文章的节奏感,朗诵时节奏铿锵,富有韵律感。排比句式相同,读来朗朗上口,予以读者听觉上的享受,丰富读者的心灵。最后,排比句增加了文章的条理性,使文章层次结构鲜明。
第六,《神思》篇中的互文比较少见,但是却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产生了独特的审美趣味。首先,互文的句子语言简洁,但是却表达了意蕴深厚的道理,如“学浅而空迟,才疏而徒速”。这两句表现了刘勰对作家提出“才高学深”的要求,如果才学不高不深,那么创作出来的文章只是徒劳的追求时间的作品,没有任何的价值意义。其次,互文的句子在形式上与骈文的创作要求相适应,即均要求对偶。呈现出句式对称,对仗工整的审美效果,如“情数诡杂,体变迁贸”。
第七,夸张的运用不但使《神思》的理论表达得更清楚,而且具有多种审美效果。首先,夸张将抽象的事物以形象的画面呈现出来,如“神思方运,万涂竞萌”,刚开始进行创作,作家就有千万种思绪奔流而出。这些思绪如江水般滔滔不绝,竞相着涌现出来。壮烈的画面给读者强烈的视觉冲击,从而达到一定的视觉审美效果。其次,夸张能够引起读者的思考,从而产生联想与共鸣,如“张衡研京以十年,左思练都以一纪”。作家构思和写成一篇文章需要很长的时间,但是具体的时间的多少没有人能够确定。读者会从历史人物的事例联想到当前的作家的文学创作,从而产生共鸣。
《文心雕龙·神思》篇是讲述作家创作过程的核心篇章。为了表达理論观点,刘勰运用了很多的艺术方法,比如用典、比喻、对偶、互文等等。多样化的艺术方法使得文章具有别样的文学之美,真正体现了“雕龙”的风采。
参考文献
[1]黄侃.文心雕龙札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范文澜.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3]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4]王运熙、周锋.文心雕龙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5]祖保泉.文心雕龙解说[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
[6]李学勤.十三经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7]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6.
[8]于景祥.《文心雕龙》与骈文理论和骈文创作[D].河北大学,2007.
注 释
①[清]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305页.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