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职艺术类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2019-08-24周延飞
周延飞
摘 要: 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艺术类学生由于在升学之前没有经历过专业的艺术强化训练,多以手绘零基础的状态从中学步入大学,粗放型的专业教育导致学生对核心能力的认知处于浅认识阶段,学生的专业能力难以达到技术和艺术的融合。本文主要以高职艺术类课程为例尝试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切实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关键词: 核心能力培养 艺术类课程 教学方法改革
一、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现状
1.对于艺术设计专业手绘造型知识不重视
目前,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多定位为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重视对软件技能的培养,每个学生都依赖于“掌握软件走遍天下”的意识,手绘类课程处于被“抛白眼”的状态。手绘造型课程多是在大一期间开设的,部分院校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注重对形体的练习,并未加入关于设计造型内容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讲,就是一个简单的高中阶段美术学习的再重复。其实一个好的艺术作品不管是二维还是三维,最经典的内涵就在于在一张白纸上演变的过程,软件操作只是实现设计理念的一个工具。现有高职院校对于艺术设计专业手绘造型知识的忽视,使学生难以提高设计思维能力,也不利于创作出优秀的设计作品。
2.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较差
近年来,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越来越被重视,部分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和知识基础等方面还是比较薄弱的,一方面源于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习惯于被动接受教师“填鸭式”的讲授,不善于独立思考,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另一方面表现为在知识学习和实践过程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缺乏拓展精神和冒险精神,容易放弃。
3.团队协作能力较弱
艺术生的思维能力比较发散,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比较鲜明,集体意识淡薄。尽管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也在探索小组合作式教学,但效果并不是很显著。项目开始后,学生接到任务后,看重对网络资源的借鉴,以完成个人分配的任务为主要目标,很少以小组为单位探讨问题,创作思路各抒己见,难以达成共识。
4.学生沟通与表达能力较差
随着社会的进步,企业对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设计业务能力需求不断提高。高职院校偏重于对操作能力的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没有相应的课程支撑,尤其是高职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质量要求普遍不高,一般采用毕业设计和设计说明的形式进行。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学生的时间都用在了手机和电脑上,缺乏与他人的沟通交流,待学生走上社会后,避免不了与客户打交道,理不清思路,说不出理念,往往成了业务谈不成的主要原因。
二、基于能力培养核心的高职艺术类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
职业教育的课程教学目标一直关注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忽略职业核心能力在每门课程中的重要性。近年来,艺术院校对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但仍旧摆脱不了不同教育类型及学科背景的影响,致使高职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的特色不够鲜明,很难上升到人有我优的层面。高职院校的艺术生多是非艺考生,以迈进大学为初步目标,进入大学后,因疏于平时的基本训练,受到手绘基础弱、设计能力差等局限,导致学习热情减半。对于学生来说,艺術类专业具备高投入的显著特点,学生在择业上期望值过高,对工作的地域、待遇、职位等均有较高的要求。对于企业来说,高职层次的艺术类学生具备的核心能力无法做到与企业岗位无缝对接,出现双选中“学生够不到、企业招不来”的尴尬局面。因此,在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过程中,课程教学方法应围绕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设计项目化课程内容,实现课程教学思路由针对岗位特定技能向为学生适应岗位技术革新、职位变迁、职业变化作准备转变,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由针对学生的当下就业向针对学生的职业可持续发展转变,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优势特色。
三、基于能力培养核心的高职艺术类课堂教学实施路径
1.植入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真实项目
为了与社会岗位无缝对接,艺术学院构建了“课程群”,以高职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专业手绘类课程为试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植入实用性设计领域的真实范例,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运用性的深度认知。一方面,以企业真实项目为载体,秉承项目内容真、实施形式真、模式管理真、考核评价真的四真原则,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在提高学生对课程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分析优秀案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方式得到国家地域及行业领域的普遍认可,图文并茂,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对课程重要性及实际应用性的认知。另一方面,在设计实践训练中植入真实项目,以“企业形象设计”课程改革为例。企业形象设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在课程设计实践环节中引入真实企业项目让学生进行调研分析与设计实践。设计项目的获得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第一,借助创新教学中的学习竞赛环节,分别在全国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山东省广告创意大赛、科技文化艺术节手绘设计大赛、市大学生手绘设计大赛等校内外两级大赛平台中提取项目内容;第二,相关设计网站上招标的实际企业标志设计、企业广告设计及整体形象设计等项目;第三,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通过走访观察发现的一些需要导入企业形象或省级改良企业形象的真实企业,在获得许可后进行的命题题目;第四,一些校内文化建设项目,如校史馆设计标志设计、图书馆标语展示设计等。
2.构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采用多元化任务驱动的“一二三二”教学模式。以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培养为一条主线;以企业真实项目或仿真模拟项目两类为中心;确定三个项目,分别按企业形象策划工作流程提炼出手绘方案设计核心任务、拓展能力训练项目、思维开发训练项目任务,强调“教”“学”“做”一体化;设置室内课堂讲授和虚拟企业环境两种教学环境,主要采取任务驱动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实施课堂教学。
(1)学生角色多元化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既是学生的同时还需扮演“主管、员工、客户”等角色,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职位和具体的职责,这样的组织实施可以充分体现学生在校学习与企业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与一致性。
课堂组织实施:在项目实施之前,学生根据自身的综合能力自主成立3人—5人的项目团队,策划团队名称及相应团队口号,以此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由团队的成员公推一位综合能力最强的同学作为负责人,即“设计总监”,主要任务是了解项目实施动向,按照生产流程和工作岗位对项目进行分工,并使团队在整个活动中保持团结。项目实施前,有责任向给团队成员解释清楚,确保每个人都能很好地理解项目解决方案。通过不同项目的实践,学生体会到不同岗位的责任,强化对不同岗位具备能力的认识,综合素质相对较强的学生可以身兼多职,如團队分工安排、方案进度制定、草图设计、成稿制图、项目汇报等。
(2)教师角色扮演多元化
教师的多重身份指在课堂中实施教学的主讲教师既可以扮演教师角色,完成“授之以鱼”的任务,又可以模拟“企业员工”,具备企业员工应具备的经验。近年来,教师双重身份扮演法日渐被引入高校课堂,既能有效地将规范的企业管理制度传达给学生,又能搭起与社会岗位接轨的桥梁,让学生在在校学习阶段就体验到企业的文化与氛围。
课堂组织实施:教师组织学生组建团队,课堂即刻被分为多个“虚拟公司”,学生即“公司员工”,在此阶段,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教师应按照学生掌握知识的熟练程度及学习态度做出相应的队员调整;公司成立后,教师即刻扮演“甲方”,进行项目“公开招标”,通过公司的团队口号及名称,认识了解每一个“虚拟公司”的大概运营情况;按照“甲方”给出的招标任务和要求,每个公司员工着手设计相应的草图,提高学生的手绘设计能力;教师用板书归纳出五大核心能力版块,制订项目实施计划,提出项目考核标准;选派团队中综合能力较强的一名学生为“设计总监”,教师组织以抓阄的形式确定项目主题任务,意图是提高学生的社会应变能力;回归课堂,教师根据下发任务讲授新知识点;完成方案设计后,组织“乙方”投标汇报,对“乙方”方案做出合理评价,给出修订意见,确定最终“中标方”。
(3)构建多元化的核心能力考核形式
考核作为教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是检验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艺术类课程考核打破了以往的闭卷模式,多采用“大作业”考核形式。教师以设计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方法能力、应变能力五大核心能力版块为主,建立了理论考核、实践考核、特色考核有机结合的考核模式。理论考核主要是考查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主要针对项目的设计思路表达。实践考核是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考核,体现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比如,在“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课程中,教师可以以往限时让学生完成相应的快题设计,主要考核学生的参与度、团队协作能力、项目设计进度是否结合“甲方”要求等。所谓特色考核,即根据课程性质,采取现场汇报、阶段性汇展等方式,通过考试形式的多元化使学生不局限于一卷定成绩,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考核的主动性。在考核实施过程中,创建一个期望表,分为提问、图纸分享、设计思维、制作效果、团队协作评价等版块,为每个团队做一个简单明了的比对,同时培养学生不服输的精神,增强团队凝聚力。
参考文献:
[1]曹洋,冯琦琳.基于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项目化课程设计及实施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4(7).
[2]李娟.多元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改革研究——《FLASH动画制作与设计》课程为例[J].电子制作,2016(10X).
[3]尤曌颖.企业形象设计教学实践改革方法探索及成效分析[J].文教资料,2015(13).
[4]郑先彬.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C].2013无锡职教教师论坛,2013.
[5]汤峰.《Flash动画制作》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华宇工学院2017年校级教育教学与学生管理项目《基于能力培养核心的艺术设计专业手绘类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结项成果(项目编号:2017ZG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