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二音乐的合作学习

2019-08-24康秀云

文教资料 2019年16期
关键词:学生评价思维导图合作学习

康秀云

摘    要: 作者围绕初二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展开音乐课堂的小组合作教学课例研究,意在构建合作学习平台,让学生体会到音乐学习的快乐和意义。

关键词: 合作学习    思维导图    情境表演    学生评价

在本学段合作教学探究中,我结合初中生学科素养体系的要求融入音乐高阶思维,借助网络学习团队和制作思维导图等活动开展初二年級音乐教学,目的在于既发展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音乐表现能力、音乐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又提高学生的合作技巧和协作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在与同学共同讨论、相互交流、协作表演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理解音乐。通过合作,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探讨和表现音乐,培养参与意识、创造意识,产生创新思维。

一、初二学段合作学习成果的汇总

1.深入研究合作学习策略,寻求合作策略与核心素养的连接点,以求教学效益最大化。

合作学习是在教师主导作用下群体研讨、协作交流的一种学习方式。合作学习从学生主体的认识特点出发,巧妙运用生生之间的互动,留出一部分课堂时间给学生,使他们有机会切磋琢磨,共同提高。有效改善学习环境,扩大课堂的参与面,提高参与度。

2.广泛利用家庭、媒体、网络、社会等多种渠道,稳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本学期的音乐课不再囿于课堂40分钟,延伸到了课外。学生作为受教育者,不再被动接受,开始通过家庭、媒体、网络、社会等多种渠道获得学习信息。比如:小组网络课件其实是每周末部分同学牺牲休息时间倾情制作的。又如:小组上传的考试音频,也是利用周末和元旦假期等提交的。这样便解决了初二级部由班额较大导致的“考试太匆匆,效果太平平”的效率问题。这样合作把力量、资源、智慧集合起来使用,使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进一步增强,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要靠自己的双手和大脑。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正稳步培养起来。

3.合理引导学生,使用不同的合作方式,有条不紊地开展合作学习,有效提高音乐核心素养。

初中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包括音乐实践能力、音乐情感体验、音乐文化理解。音乐实践能力是学生音乐素养的重点。学生应具备的音乐实践能力主要包括音乐表达与表现能力、音乐欣赏与审美能力、音乐创造与想象能力、音乐交流与合作能力,其中最核心的是用音乐表达情感的能力(适用小组竞赛、组际评价法、情境表演法等)。

音乐情感体验指学生在听、唱、奏、动等音乐活动中通过直接体验(音乐感知觉直接产生的情绪体验)和间接体验(音乐表象及联想产生的情感体验),用音乐表达与抒发情感,或以音乐感悟与激发情感,这是音乐从音响形式转化为情感本质的关键。音乐情感体验能力是重要的音乐素养(适用坐庄法、联想链等)。

无论是唱歌教学还是欣赏教学,我都尽可能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使教学情况有了很大改观,学生角色意识变化明显,效果立竿见影。在合作学习模式下,学生在音乐实践中体验美感;用音乐作品抒情咏志;通过音乐活动怡情养性。培养音乐情感体验能力侧重阶段音乐课的实际育人功能,离不开小组合作学习。

在班额较大的情况下,我采用小组合作网络学习、制作思维导图等方式督促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改善学习环境,扩大参与面,提高参与度。小组合作教学的实施要顾及全体学生,既让学生知道合作内容,使用相应的合作策略,又给予学生中肯的过程性评价。

在合适的时机设置合作教学任务点,使教学自然流畅而不生硬做作。比如:高阶思维的引入要结合学生已有的学习生活经验,从小处着眼,于细微处见真知。否则曲高和寡,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设计要依靠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设置:我能理解……我能演唱……我能概述……类似目标。进一步深挖教材,进行“教材的学习”教学研究,从学生学什么、如何学角度出发设计教学过程。重视过程性评价,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在评价学生方面要分层次评价。

认领小组合作任务后,学生从学科素养角度准确地探究和分析,而不是停留在看热闹的层面,只顾视听的享受,还要有深层次的思考和思维活动。

二、以期亟待研究和解决的教学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人际交往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在合作性与交往性的团体里,不同智慧水平、知识结构、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学生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实现思维的碰撞,从而产生新的思想。只有加强生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才能得到更多心与心的沟通,从而齐心协力,学好音乐。

1.构建合作交往平台,学生逐步建立起健康的人际交往关系。

利用已经建立好的课代表群,提前将自主合作学习任务布置下去,使学生在课上展示出与单元主题有关的作品(或课件,或思维导图,或表演),进一步交流分享,体现出学生对音乐的表现和创作能力,使学生不仅掌握一些必要的音乐知识,还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比如,作业1:本周以小组为单位,上网搜索一部享誉世界的歌剧。将剧中的人物角色、故事梗概、相关经典音乐片段(声乐曲或器乐曲)等制成PPT,与大家交流分享。创意10分,收集图、文资料10分,课件制作10分,讲解10分。希望大家合作愉快。作业2:本周我们将在学唱四川民歌《采花》的基础上,继续构思和完善《神州音韵》的思维导图。请同学们带好彩笔和A4打印纸。最佳创意者10分,准备材料者10分,构图绘制者10分,各个分支上的知识点整理10分。

拿思维导图举例子,其实学生对于思维导图的概念并不清晰直观。因此,讲解如何制作思维导图和课前准备工作要详实地布置和铺垫。

这次思维导图是第四单元“神州音韵”的一个知识点整理。从构图说起,再由主干主题到分支主题,从线条的形状到颜色。学生能逐渐放下对制图的恐惧和排斥,把这个“甜蜜的负担”担当起来,渐渐明白思维导图对自己的帮助和作用。

作业3:以小组为单位编排、表演情景剧《送元二使安西》(剧本尽量保持汉语言的美,表演严肃恰当而不搞怪夸张)。小组4人合理分工,分别担任编剧、导演、剧务等职,并能分别饰演王维、元二、酒保、旁白、柳树等角色。表演时间8分钟—10分钟,小组合作学习10分。只上交剧本的小组计5分(组员签字、手写稿、打印稿均可)。

当然,上课之前的合作学习任务属于选做作业,这样既能给富有兴趣、学有余力的学生更多的学习机会,又不至于增加其他学生的学习负担;课堂上鼓励学生参与小组合作,老师适时评价和鼓励学生,使学生的创造性、争胜心、自尊心和自信心都有所提升。

2.学习态度的问题:临渊羡鱼还是退而结网。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利用坐庄法、接力法、叽叽喳喳法、练练法、小组游戏竞赛法等实现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学习的全过程。发挥班级小群体这一特点,使小群体成为学生合作小组。对于小组学习,学生感到亲切、轻快,学习起来特别愉悦特别认真。如四人小组围坐,采用坐庄法探讨音乐欣赏中的学习任务。

但是也存在个别小组难以有效合作的现象。所以在小组展示的时候,我会走到学生中,提醒和鼓励学生。小组合作的时候老师不能缺席,因为只有给予学生适度的点拨和最公正、公平、公开的评价,学生才会认识到音乐课的意义和价值。

3.参与合作的学生热情饱满,聆听是小组合作的前提。

小组合作任务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参与热情高涨,进入创作的忘我状态,往往会忽略聆听。这个时候,我会告诉学生,聆听是小组合作的前提,请大家小声讨论,以保证听的质量。

当合作变成了需要,会逐渐内化成习惯。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个性特长,让学生参与音乐,才能让学生融入音乐,喜爱音乐。

三、音乐合作学习下一步需要调整的方向

音乐教师应着重思考合作学习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具体操作和表现,关注合作学习深层次的问题。

1.从小处着手,放眼未来合作学习之路。

小到唱歌的站立姿势:头正身直立腰展肩,采用两人互查法进行互相矫正,老生长谈的东西不断强化,焕发出新的生机,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

结合音乐核心素养进一步梳理、分类研究音乐素材,设置合作学习知识点。分化合作探讨价值的任务,打造高效合作的音乐课堂。

2.激发合作兴趣和意愿,引燃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找出最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办法和最简捷的途径学习,实现音乐课的教学目标。

比如: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单由“发放给指定小组”变成“小组认领”,为小组合作留出选择空间和缓冲时间,小组展示的时候能更加精彩。

小组内展开单元主题网络学习,提前预习整理,收集网络资源(音乐、图片、文字资料),制作课件在课上展示,交流学习心得,并勇于尝试别的任务主题(比如:音乐情景剧的编排)。

3.建立多样的评价机制,提高学生小组合作的积极性。

在本学期市级研讨课的观摩中,我注意到老师在课上用玫瑰花、猫耳朵发卡、糖果等奖励学生,收效显著,很明显学生更容易集中精神和注意力。

4.阅读相关文献,深层次了解“小组合作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并积极付诸教学实践。

在音乐教学中设置小组合作目标要求,继续融入合作方式和技巧,养成“懂合作、会合作”的习惯。

总之,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下的一种重要的學习方式。在新的课程环境下,我们应当时刻把握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根主线,使音乐课堂教学焕发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姚丽雅.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教学评价[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8(10):15-17.

[2]何伟.基于提升音乐教材分析能力的策略研究[J].中国音乐教育,2019(1):23-27.

猜你喜欢

学生评价思维导图合作学习
小学英语课堂中对学生评价的改革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