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阅读课教学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2019-08-24黄俏梅

广西教育·B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深度阅读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摘 要】本文分析目前高中语文阅读课教学中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陈旧、对新课改理解不透彻、缺乏引导和掌控能力、教学方式僵化呆板、教学缺乏深度、课型过于单一等问题,论述教师必须与时俱进更新教育理念及知识体系,努力改变不能完全体现新课改理念的阅读教学现状;打破僵化的教学模式,倡导教学方式多样化;注重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及创新能力;重视引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地深度阅读,让学生在其中感受美;为学生搭建阅读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充分展现其阅读才华。

【关键词】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问题 对策 翻转课堂有效教学 深度阅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2B-0008-02

网络与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传统滞后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势必难以适应新时代对培养学习型、实践性、综合型人才的需求,在此背景下,必须有效改进高中语文阅读课教学。本文分析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一、高中语文阅读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陈旧,阅读教学中学生主体性意识缺位。现代教育教学越来越强调将学生作为主体,教师只起引导作用,但有些一线教师由于思维固化或者是职业懈怠等原因,无心钻研,不愿創新,仍旧采取“满堂灌”、重复机械的课堂教学模式,枯燥呆板照本宣科从头到尾地讲课,没有尊重学生课前的自我阅读,使所谓的阅读教学课徒有虚名,与其说是学生个体在阅读感悟,倒不如说是老师主体阅读后的一种强加,学生课前已读或课上所读的感受没有得到尊重与表达,甚至连阅读和讨论交流的环节都没有留给学生,更遑论个性化阅读、探究性阅读或者自主感悟积累习得。所以,教师应当适时地收敛自己的锋芒,只在适当时候给予知识内化的点拨,做学生的人生导师,做阅读教学的配角。

(二)教师对新课改理解不透彻,出现偏差。在新课改大背景下,部分语文教师主动接受相对先进的阅读教学理念,并自觉将之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如实施开展个性化阅读、探究性阅读、分享阅读等,但因缺乏深入研究,盲目实践,运用不得法,往往会流于形式,从而出现过分夸大学生自主阅读而导致课堂教学散乱无序、过分强调讨论过程导致阅读引导结果欠佳、过分突出学生阅读主体地位而忽略学生认知的局限、过分夸大情感目标而导致阅读知识内化落空等种种现象,最终造成阅读教学不到位,甚至出现教学质量不稳定或下滑等问题。

(三)教师缺乏引导,缺乏掌控能力。为丰富学生的阅读面,由学生广泛选择阅读内容似乎更能体现自主参与度,但过于放任势必会造成阅读无目的、无规划、无方法。其实新课改理念强调发挥学生主体性,并非完全忽略教师对课堂的掌控,相反对教师掌控课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有了学生的阅读学习在先,但还是需要教师采用协作法满足学生的需要和促成他们的个性化学习,其目标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实践获得更真实的学习,最终形成知识的内化。阅读教学需要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经典的基础上促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理解感悟所阅读的内容,愿意主动地并且有质量地交流阅读感受,再加上教师画龙点睛、升华点缀般的点评,才能真正实现实际教学活动中的学有所得,教有所获。如果教师在阅读课上缺乏引导,有些内容由于学生认知的局限性,会造成断章取义,或者理解上的偏差,这不利于学生正确是非观的确立。同时,放任学生自由选择阅读内容,部分学生会首选娱乐刊物、青春小说或快餐杂志等,或者沉迷于玄幻诡异之类没有营养的小说,这样不但不能提高语文素养,甚至还会严重影响学习。

(四)教学方式僵化呆板,缺乏个性创新。语文阅读教学其实是一门教学方式多样的学科,但就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由于没有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和知识体系,有些教师在教学时陷入了模块化的境地,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活动时,不论文体,一律从作者简介、创作背景、字词落实、段落分析、文章中心思想等入手,最后介绍写作特点。这样千篇一律套版化教学,方法僵化,毫无新意,课堂生态自然毫无生机活力,久而久之,学生对语文阅读就会失去兴趣,导致语文教学整体效果欠佳。

(五)教师授课完全按照绝对预设,导致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语文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但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不仅是要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发现和解决问题,并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意识和独立评判对错的能力,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通过阅读真正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与魅力、内涵与力量。但在目前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一问一答式教学、老师严守绝对预设的原则,完全忽视课堂的生成,一节课抛出几十个问题,目的想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然而,一篇完整的课文被这种琐碎零散问题式教学肢解得支离破碎,不但文章的整体美遭到破坏,一直被牵着鼻子走的学生也没有被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生命获得自我阅读的尊重,缺乏自我感悟、醒悟的深度思考,难以做到知识的内化。

(六)教学缺乏深度,流于表面形式。语文阅读的魅力在于包罗万象,也在于它的可以不断挖掘的内涵和深度。语文阅读很感性,它可以全方位多角度来解读,有时甚至可以凭借主观想象还原和丰富作品。比如在阅读古典诗词时,除了解诗词大意外,更多的还要充分感受诗词的意象美、意境美、画面美、音韵美、语言美、建筑美、情感美等,从而达到阅读教学的最高境界。不过当下有一些语文教师因为不愿深究,备课不充分或个人诗词底蕴欠缺等,导致诗词教学不够深入,更多是停留于表面的喧嚣,却挖掘拓展不出文面以下的诗心,从而无法真正领略一部伟大作品的真正魅力。

(七)阅读课的课型过于单一。教师经常安排学生漫无目的地阅读,却没有为学生搭建读书交流的平台,学生被调动起来的思维小火花不经意间就被浇灭,学生自我阅读的收获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阅读积累所得没有得到酣畅淋漓的倾诉与表达,久而久之,自然难以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也就很难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高中语文阅读课教学问题的对策

(一)教师必须与时俱进更新教育理念及知识体系,努力改变各种还不能完全透彻体现新课改理念的阅读教学现状。新课改理念下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堂,应顺应翻转课堂的新理念,布置学生课前读、提前学,课上答疑解惑、讨论生成,辩论争鸣、拓展迁移时应允许学生天马行空地畅想,允许其大胆怪诞地提问,充分释放学生的个性思想,最终在老师的适时点拨中形成理性的思考与丰富自己正面的认识,从而达到良好的阅读教学目的。同时,我们还应对照新课改的要求引导学生运用一定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教学实效,促进学生阅读基本技能、感悟积累、创新精神以及探究能力的整体提升与和谐发展,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学习”在课前,“知识内化”在课堂。

(二)打破僵化的教学模式,倡导教学方式多样化。语文阅读大都很感性,因此阅读教学不应拘泥于固定不变的套路,应自由发挥,实施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如古典诗词讲授课,不应再是教师字字词词讲解知识要点的传统被动式教学,而应是采用朗读鉴赏式教学法,让学生自己先反反复复诵读感受节奏美,悟读情感美,品读意境美,再交流析读藝术美。四个步骤先“泡”后“猜”,由学生在反复诵读美读中感受领悟,品读中思考鉴赏、讨论升华,析读中拓展创新、辩论争鸣,进而充分领略诗词阅读教学的美。没有读书声的语文课堂是不成功的课堂,比如《琵琶行》,其中音乐描写部分的文字精美经典,千古传诵,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有助于把握诗中的情感,参透诗歌的境界,同时又能纠正学生受方言影响的发音,培养学生的朗读审美素养。学生边读边领会,边剖析边读,一遍诱导分析下来,学生已经自然成诵,摒除机械背诵过目就忘的弊端,达到了预期目的。

(三)注重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及创新能力。现代教育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评判的能力以及个性创新的能力。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始终把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及创新能力放在首位,尤其是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更加要重视提问环节。除了精心设计提问,还要更多地鼓励学生主动发问、主动质疑、主动融入课堂,这样才能让学生思考到更加高深层次的境界,真正地达到知识内化的目标。

(四)重视引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地深度阅读,充分发掘阅读作品的艺术美,让学生感受美。笔者在教授《琵琶行》时,考虑到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眼界、知识面都较为狭窄,文化音乐底蕴不深,很多人连琵琶乐曲都没听过,要想让他们快速进入文中音乐描写的鉴赏似乎有些突兀与茫然,于是先放一段比较熟悉的琵琶乐曲《十面埋伏》让学生鉴赏,让他们有亲临其境之感,引发大家的共鸣,从而初步领略到琵琶乐曲的美感。语文阅读也是一种审美体验,比如在欣赏古诗词时,就一两句诗,甚至是几个经过诗人反复推敲的词眼,我们就能感受到一份唯美的意境与绝美的情怀。还有阅读小说片段时,小说中一系列情节描写,不仅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还能让后人永远记住这些文学画廊中活灵活现的人物。这些作品应该是历史中的经典,有着永久的魅力,所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选择阅读经典,同时在充分发掘语言艺术美方面多下功夫,让学生能够在语文阅读中感受到美,感受到读书带来的乐趣与思考,从而增强对阅读的兴趣爱好。

(五)为学生搭建阅读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充分展现其阅读才华。我们可以通过分组辩论、小组合作、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深入挖掘作品内涵,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并将之课前读的内容在课堂上得到内化。比如讲《荆轲刺秦王》,历来无数的诗词文赋都是以暴君形容秦王,而肯定荆轲的英雄行为,当笔者也盛赞荆轲明明早在易水河畔慷慨悲歌时就知道自己的下场,可他仍义无反顾为国家慷慨赴死时,竟有学生对荆轲该不该去刺秦王有了意见上的分歧。有的学生认为荆轲开始时雄心勃勃,到了关键时刻却不能一击致命。有的学生说荆轲刺秦王的行动加速了燕国亡国的速度,所以有勇无谋的荆轲根本不应去刺秦王,就此历史或许会改写。学生的这些讨论在教室里激起千层浪,转眼间,一节原本传统的文言字词翻译串讲课变成了一节辩论赛,学生们你来我往的思维碰撞形成了思维激荡和灵感勃发的气场,学生唇枪舌剑的独到与犀利,颠覆了本节预设的知识点梳理等教学环节。这节课没有按传统文言文教法教授课文,但课堂上教师尊重学生,随势而为,因势利导,从学生的认知出发,引导学生在生疑解惑中产生学习动力,达到智慧分享,使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共鸣形成学习合力,充分体现了语文课堂教学追求原味真实的风貌,也体现了翻转课堂的真谛。

【作者简介】黄俏梅,广西百色祈福高中语文高级教师,省级普通话测试员,百色市中学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广西基础教育名师培养工程学员,广西“21世纪园丁工程”学员。

(责编 刘 影)

猜你喜欢

深度阅读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戴着镣铐起舞
多元化引导促学生深度阅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