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隐藏在窑洞背后的真相

2019-08-24芮纪宣

支部建设 2019年18期
关键词:危房改造窑洞村干部

◎ 芮纪宣

“这个窑洞周围满是荒凉,应该是荒废多年,很久都没有人居住了,荆某的危房改造申报资料里怎么会出现这样的照片?”带着满脸的疑惑,左右端详这张照片,凭着纪检监察干部多年的职业敏感,排查组组长提出了疑问。

为了不打草惊蛇,芮城县纪委监委群众身边腐败问题摸排组人员以扶贫干部身份进入陌南镇坑南村暗访。

经打听得知荆某家在村东头,远远看见大门口的两尊石狮子让我们觉得这个家庭不像低收入户。来到他家门口,眼前这高大气派的门楼更让我们震惊。看到这里,我们调查组人员心中的疑问更深了。在问题没有得到证实的情况下,我们还是先不暴露身份。

见到荆某,组长开口了:“我们是扶贫干部,想要了解咱村目前是否有好的开发项目,来促进村经济发展。”

说明来由后,荆某也没有怀疑我们的身份。闲聊中了解到老两口的身体还算健康,当说到自己的儿子和儿媳都在北京打工,两人一个月有将近3万元的收入时,他的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

环顾这院内一圈的新房,再看看装修也比较精致高档的室内家居环境,在村里走了这一圈,像他这样的居住条件也没有几家,我们怎么也不能相信这是危房改造户。

接着组长又问他:“你这房子真不错,啥时候盖的?”

荆某指着三间南房说:“那是前年盖的,其他的都是这两年陆续盖的,早些年一直住在破窑洞里。”

“听说咱们村有一些窑洞,看能否改造一下发展为农家乐。你家的窑洞还在吗?”

应我们的要求,荆某带我们来到村北边一个小沟崖边,眼前的这个窑洞,洞门已经被掩埋了大半截,完全不是我们照片中的模样。

组长随即拿出照片问:“你认识这张照片吗?”

荆某先是一愣,组长接着问,“你申报危房改造时拍的危房窑洞是你家的吗?”荆某看着照片上的窑洞,再看看我们,不再言语——眼前这个荒废的窑洞与其申请危房改造时照片中的窑洞不是同一个地方。

望着照片沉默良久,他才低声说道:“这不是我家的窑洞,照片是我自己找人随便拍的,没想到你们已经调查了解了,我如实向你们交代,眼前这个窑洞才是我家的,上世纪50年代的时候,我们就从这里搬迁到了村内建房屋。危房改造申报的时候,为了能够顺利获批,作为村干部,我就借别人家的窑洞拍了照片。”

“你作为村干部为什么要弄虚作假?”问到这里,荆某有些难为情了。

“我干了十年村支书,这几年一直担任村委,给村里出了不少力,自己修建房屋时,就想给自己申请14000元的危房补助。”

“村里困难群众那么多,咱作为村干部,却怎么能‘近水楼台先得月’。”

荆某认识到自身问题的严重性,他如实向摸排组交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这个村干部身上发生的问题,更加坚定了他们严查到底的决心。危房改造政策是帮助困难群众解决住有所居的一项民生工程,实施过程决不允许任何人打折扣。

望着办公桌上几本厚厚的陌南镇危房改造申报资料,其中有数百张这样的照片,要确保申报环节每一户的真实性,摸排组成员已轮番翻了几十遍,工作笔记上记下了一个个疑点,这便是他们下一步进村入户的重点。这是此轮线索摸排的一个场景,4个组20多人3个月,共走访10个乡镇90多个村,发现问题线索44件。

随后,针对摸排出的全县农村危房改造中出现的5方面共性问题,县监察委员会向县住建局下发了监察建议书。

2018年7月11日,县住建局成立了农村危房改造腐败和不正之风问题专项治理行动小组,重点对2015年以来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存在的农村危房改造对象认定不准确、建设管理不到位、竣工验收把关不严,以及不及时验收、资金监管不严等问题进行了为期5个月的专项整治,共整改问题100余个,严肃处理了一批在危房改造项目中虚报冒领、优亲厚友、雁过拔毛、搭车收费的党员干部,同时严格审查、审批、验收环节,使真正贫困的群众得到了党的关怀与温暖,受到了群众的广泛赞许。

据了解,芮城县纪委从2016年开始,连续三年组织人员对群众反映强烈、与群众利益紧密相关的危房改造、退耕还林、低保、扶贫项目、异地扶贫搬迁等方面的问题开展了线索摸排,并进行了案件查办和综合整治,大大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猜你喜欢

危房改造窑洞村干部
“窑洞对”里的镇江人
民主,方能打破“历史周期率”——毛泽东与“窑洞对”
不让干部挂“空挡”——一名村干部的成长档案
这里的村干部,是这样“上班”的——略阳实行村干部“四化”管理
驻村干部“唱主角”,村干部“跑龙套” 警惕脱贫攻坚主角错位
陕西脱贫攻坚形成大格局
——驻村干部已有3.71万人
某些小官大贪
吉林市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会议召开
陕北窑洞民居
365户农民顺利拿到危房改造补助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