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流通产业区域非均衡发展测度

2019-08-23王素超

商业经济研究 2019年16期

王素超

中图分类号:F712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在定量建构包含12个二级指标的商贸流通业竞争力指标的基础上,将该指标与赫芬达尔指数与H统计量进行了互补性对比分析,并通过省级面板数据计算了我国1998-2016年省际流通产业竞争力水平。研究表明,我国区域内的流通产业竞争力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而區域间流通产业发展差异大致呈现“U”型特征,即区域间的差异先减后增,区域间差异最小的时间点为2011年。

关键词:流通产业   竞争力模型   省级面板   非均衡发展

区域流通产业竞争力水平的实证测度

(一)流通产业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设计

第一种方法是“流通力”方法,“流通力”这一概念是从流通产业的生产力出发,对应制造业的生产力概念,这一指标的定量方法中,往往将流通产业的经济效益放于首位,刘士芳(2016)认为,“流通力”有效的衡量了区域内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但无法剥离该区域经济基础造成的产业效率差异,王智庆(2016)的研究指出,迄今为止,“流通力”方法在概念定义和定量测度上均无法达成一致。

第二种方法主要基于流通产业现代化水平上。这一方法是中国流通业分析的独有方法,但由于流通产业现代化的内涵尚不明晰,对于这一指标的测度仍是众说纷纭,尚未形成统一标准。霍卫华和胡玉坤(2016)从比较分析的角度出发,衡量我国流通产业与国际流通产业的现代化距离,并将其正则化,进而形成了流通产业的发展衡量指标;杨建和宋冬梅(2016)的研究中则采用了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方法,采用了包含4个层面,20个基础指标的评价框架,分析了中国各区域流通产业的现代化水平。在流通产业现代化分析层面,结构性指标与差异性指标均有一定代表性,尚不能说明何种方法更具优势。

第三种方法主要测度了各区域流通产业的竞争力,进而反映该区域流通产业的发展水平。根据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的竞争战略理论,反馈产业发展现状的最佳方法就是测度该企业现有竞争力,并首次将竞争力分析从地理层面引入产业层面,形成了极具代表性的产业竞争模型。盛亚和郑书莉(2016)的研究中认为,商贸流通业的竞争力需要综合考虑企业当下表现出来的综合实力和发展潜力,并采用勒纳垄断势力值反馈了不同区域的产业竞争力水平;陈文刚(2016)更为细致的构建了包含结构竞争力、基础竞争力、效益竞争力及成长竞争力在内的多因素竞争力模型。同时亦有学者将这一模型应用于区域非均衡性分析之中,陈文玲(2016)通过定量模型和聚类分析研究了我国不同省份的竞争力差异,其研究表明,我国东部城市流通产业竞争力相对较高,发展水平普遍优于中西部城市,这一情况与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

纵观上述商贸流通业发展衡量方法,竞争力水平指标体系的理论基础更具内涵,本文基于竞争发展理论体系,拟从商贸流通业环境竞争力、商贸流通业发展竞争力和商贸流通业潜在竞争力三个方面来构建商贸流通业竞争力指数体系,本文根据已有研究中的相关内容,纳入了包含12个基础代表性指标的指标评价体系,如表1所示。

由表3可以发现,我国的流通产业发展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区域非均衡性,即呈现东部、中部、西部的排序,这一研究结论类似于此前的许多文献中所得结果,但根据本文的非均衡值计算,三大经济区之间的非均衡值呈现出较为显著的“U”型特征。

我国不同区域的流通产业发展的非均衡性自1998年开始处于波动性下降过程之中,且在2011年处于谷值,说明随着产业一体化程度的增强,不同区域的流通产业发生趋于一致。但2011年之后,整体非均衡趋势出现了逆势上扬,并在2015-2016年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攀升,本文猜测可能是由于2011年各地区的产业集聚初步成型,东部地区依托于自身强势的经济基础所构建的流通产业园区开始创造收益,进而扩大了整体产业的非均衡特征。

结论

为应对非均衡性不断上升的现状,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进一步推进商贸流通产业一体化建设,促进市场沟通,以切实的扶持政策解决中部、西部存在的发展瓶颈;第二,依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充分发挥区域间产业的比较优势,实现特色化突破,通过结构创新实现产业竞争力的上升。

参考文献:

1.刘士芳.我国商贸流通业效率提升策略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6(9)

2.王智庆.商贸流通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先导性作用及发展策略[J].商业经济研究,2016(24)

3.崔卫华,胡玉坤.中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竞争力的时序变化与地区差异[J].财经问题研究,2016(11)

4.盛亚,郑书莉.流通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耦合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商业经济与管理, 2016(7)

5.杨建,宋冬梅.省域流通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以河北省为例[J].商业经济研究,2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