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2019-08-23张晓霞
张晓霞
【摘要】目的:观察、研究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3月到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心肺复苏患者60例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采用急诊护理干预手段,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急诊护理干预手段对心肺复苏后的患者有更好的康复疗效,能够大大的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大力推广。
【关键词】心肺复苏;急诊护理干预;康复效果
心搏骤停在5分钟之内会对患者的身体器官造成严重损伤,所以在J临床治疗中,尽早尽快的进行心肺复苏非常重要。心肺复苏的及时、有效,可以大大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挽救患者的生命,促进其身体的康复。目前临床治疗中,虽然对心肺复苏的程序有了严格的规范,但是不可否认,急诊护理手段仍需进一步加强。本文对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以下进行说明。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6年3月到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心肺复苏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抢救成功。在这60例患者中,其发病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类:脑出血20例,农药中毒7例,急性心肌梗死26例,一氧化碳中毒3例,电击2例,肺栓塞2例。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范围从34岁到76岁不等,平均年龄为(56.2±8.3)岁;对照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范围从34岁到78岁不等,平均年龄为(57.2±8.5)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比较,P>0.05,差异对比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护理方法,时刻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合理用药,监护心电图,严格遵照医嘱及时准确的给予治疗及护理。
实验组采取急诊护理干预,从五个层面进行护理干预。
1.2.1环境护理干预,为避免环境刺激患者,要求急诊护理人员沉着冷静,保持病室安静,及时调整病房的温度、湿度,避免声光刺激;
1.2.2加强心电图监护护理干预,这是因为虽然患者心肺复苏抢救成功,但仍然处在危险边缘,随时会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导致心脏再次停搏,所以要加强心电图巡视次数,防患于未然;
1.2.3加强脑部复苏护理干预,医护人员应调控室内温度维持在19摄氏度左右,指导患者家属用湿毛巾敷拭患者额头、颈部等位置,使得脑部组织的再灌注状况降到最低;
1.2.4气道护理干预,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避免感染,良好的固定气管插管、及时更换辅料保持气道湿润,在使用低压气囊时要严格把握放气频次,在给患者吸痰前要先给患者吸3分钟纯氧,及时观察意外状况的发生;
1.2.5心理护理干预,为避免患者情绪不稳,出现烦躁、抑郁等情况,护理人员要及时与患者溝通交流,疏导患者心理,病情稍平稳嘱家属陪伴,给予关心和安慰,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3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 23.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数据资料采用x2和t进行检验,当P<0.05时,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验组与对照组护理效果与住院时间的比较
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另从住院时间上来看,实验组患者住院平均为(8.8±2.5)天,对照组患者住院平均为(13.5±3.8)天。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2实验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实验组患者中,有1例出现反应迟钝,1例记忆下降,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对照组患者中,有3例出现反应迟钝现象,3例出现记忆下降,2例出现烦躁现象,1例出现抽搐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心跳骤停是由多种外界因素引发的,可严重致人死亡的一种危重症,目前主要的临床治疗手段就是心肺复苏,从而使患者的脑细胞快速得到氧气供应,最大限度的获得挽救。在心肺复苏之后,实施有效的急诊护理干预等够更好的使患者获得康复。这要求急诊护理干预人员需要不断的学习相关心肺复苏的医学知识和临床技巧,更有效的作用于心肺复苏后的患者。
综上所述,通过本实验对60例心肺复苏患者的临床治疗,发现采用急诊护理干预手段通过从环境监护、心电监护、脑部复苏监护、气道监护、心理护理等几个方面的干预,使实验组患者在住院时间和治疗效果上都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而且用急诊护理干预手段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所以,在心肺复苏后的干预治疗中,急诊护理干预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大力的推广,以造福更多地心肺复苏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