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在艾滋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评价
2019-08-23赵殿雯贾爱芳李亚丽
赵殿雯 贾爱芳 李亚丽
【摘要】目的:分析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在艾滋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研究对象来自本中心自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检测的艾滋病患者92例,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原则,分对照组(46例,常规护理)、研究组(46例,医护一体化护理),比较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显著比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对医生、护理人员满意度评分均显著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护理可有效缩短艾滋病患者住院时间,赢得患者高度认可与赞同,值得借鉴。
【关键词】医护一体化护理;艾滋病;满意度
艾滋病主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发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传染性以及病死率较高,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显著增高,是全球高度关注的重大疾病之一。艾滋病患者由于同时承受心理以及身体的双重折磨,治疗期间的护理措施及治疗对于预后影响极大。鉴于此,本文纳入本中心自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检测的艾滋病患者92例研究,做出如下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纳入研究对象来自本中心自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检测的艾滋病患者92例,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原则,分对照组(例数一46)、研究组(例数=46)。研究组女性18例,男性28例,年龄在22-68岁,平均年龄为(45.52±6.12)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高中、初中及以下例数之比分别是18:16:12;病程在2-10个月,平均病程为(6.25±2.14)个月。对照组女性19例,男性27例,年龄在23-67岁,平均年龄为(45.68±6.11)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高中、初中及以下例数之比分别是15:18:13;病程在3-9个月,平均病程为(6.21±2.11)个月。基线资料两组相比,P>0.05,可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护理人员在患者人院后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病情变化、严格遵循医嘱展开治疗等。
研究组:①成立医护一体化护理小组:由责任护士以及主管医师组成,共同参与到艾滋病患者病情评估中,详细收集、填写患者个人信息,医生与护士定期、及时将患者治疗、护理方案、病情等信息與患者以及家属沟通、交流。②查房:每日早、晚护理人员各查房1次,详细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在查房时护理人员应主动向医生汇报患者排泄、睡眠、饮食以及生命体征等情况,做好各项记录,根据查房情况,医护人员应及时调整治疗、护理计划,③医护协作:建立微信群,提供医护一体化沟通平台,每周召开1次会议,具体内容包括诊疗护理对策、康复计划等,医生负责监督与指导,护士负责落实各项工作。利用微信平台,医护人员应保持密切、连续沟通,确保双方的信息同步,出院之后制定个性化的延续干预计划,为患者建立健康档案,随访1周了解患者恢复情况。由于艾滋病患者普遍具有紧张、焦虑等情绪,承受着较大的社会压力,因此医护人员应固定,充分保护患者隐私,积极、正确的引导患者合理发泄自身压力,将过去成功治疗的案例纳入到宣教内容中,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3观察指标
比较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满意度评分包括对护理人员和医生两方面满意度,总分均为100分,分值高低与满意度高低成正比。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26.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x±s、t检验);计数资料P<0.05,具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比较两组住院时间
研究组住院时间为(12.25±1.25)d、对照组为(17.62±3.61)d。研究组显著比对照组短,P<0.05(t=9.5336 P=0.0000)。
2.2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
研究组护理人员、医生满意度评分均显著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1。
3.讨论
艾滋病传播途径有性传播、母婴传播以及血液传播三种,对患者身体以及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不良影响,患者极易出现焦虑、恐惧、绝望等不良情绪,不利于机体康复。传统护理固定、被动、单一,缺乏主动性,并且忽略了对患者心理以及精神等方面的护理,极易引发护患纠纷,现已无法满足临床需求。
本研究示:研究组住院时间显著比对照组短,研究组对医生、护理人员满意度评分均显著比对照组高,P<0.05。说明医护一体化护理在艾滋病护理中的有效性较高。分析如下:①医护一体化护理要求医生与护士在患者诊疗过程中有机结合、积极协作,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促进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的优化,实现了患者、护士以及医师三方共赢。②医护一体化护理明显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加快了床位周转,实现了物力、财力以及人力的有效运转,明显降低了患者治疗成本,充分保护患者因素,尊重人格,赢得了患者高度认可与赞同,更加信赖护理人员,构建了良好、和谐的护患关系。
综上所述:艾滋病患者进行医护一体化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机体康复,有助于患者早日回归社会,值得临床信赖,并将该护理方法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