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胆泻肝汤联合泛昔洛韦治疗肝胆湿热型带状疱疹疗效探讨
2019-08-23龚小俊
龚小俊
【摘要】目的:对龙胆泻肝汤联合泛昔洛韦治疗肝胆湿热型带状疱疹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对象选取为60例肝胆湿热型带状疱疹患者,患者抽签时间段为2013年1月到2018年1月期间,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将其中30例单纯采用泛昔洛韦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另外30例在泛昔洛韦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龙胆泻肝汤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后可知,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80.0%,明显高于对照组为100.o%,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龙胆泻肝汤;泛昔洛韦;肝胆湿热型带状疱疹;治疗效果
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皮肤病,對此类病毒无免疫力的儿童最易被感染,继而发生水痘,此类病毒具有亲神经性特点,感染之后长期潜伏在患者的脊髓神经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中,当患者抵抗力下降或者感冒时,病毒在体内繁殖,沿着神经元转移至皮肤,使得神经及皮肤均产生炎性反应。肝胆湿热型是其中常见的一种疱疹类型,如果治疗不及时,容易遗留神经痛后遗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下面本文针对龙胆泻肝汤联合泛昔洛韦治疗肝胆湿热型带状疱疹的疗效进行探讨,以60例肝胆湿热型带状疱疹患者为对象,整理具体的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为60例肝胆湿热型带状疱疹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将其中30例单纯采用泛昔洛韦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另外30例在泛昔洛韦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龙胆泻肝汤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最小患者5.8岁,最大患者65.4岁,平均年龄(35.94±5.27)岁;观察组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7例,最小患者6.2岁,最大患者63.9岁,平均年龄(34.14±4.68)岁。经综合比较之后得知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组间可进行公平对比。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n=30)采用泛昔洛韦进行治疗,温水口服泛昔洛韦(宜昌长江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4056,规格:0.25g),每次0.25g,每日3次。
观察组(n=30)在泛昔洛韦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龙胆泻肝汤治疗的,泛昔洛韦的用法用量参照对照组,龙胆泻肝汤的配方为:龙胆草10g、黄岑10g、栀子10g、柴胡10g、连翘10g、延胡索10g、枳壳10g、车前子10g、泽泻10g、赤芍10g、生地15g、大青叶15g、甘草6g,发病位置为面部者加1菊花10g、上肢者加姜黄10g、下肢者加牛膝10g、便秘者加大黄10g,使用800ml清水熬制成200ml药水,每日早晚各服100ml。两组患者均治疗1一个礼拜。
1.3观察指标
临床治疗有效率。包括:无效、好转、显著、痊愈四个等级。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变;好转:患者J临床症状有所好转,疱疹大部分结痂;显著: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疱疹基本脱痂;痊愈:临床症状消失,患者体征恢复正常。治疗有效率=好转+显著+痊愈。
1.4统计学方法
有数据均纳入到SPSS20.0软件系统中,进行对比和检验值计算,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平均数±标准差数据资料行t检验,当P<0.05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后可知,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80.0%,明显高于对照组为1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带状疱疹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感染性皮肤病,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是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神经元之后,大量繁殖而引起的一种急性炎症,使得患者出现全身性疼痛与不适,甚至出现出血及坏死情况,急性发作后遗留的神经痛,以及炎症水肿、出血及瘢痕加重,使得神经元的损伤加重,患者受炎症及疼痛的影响严重,使得患者生命质量直接下降。临床上常采用西药治疗手段,泛昔洛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其为无环鸟苷飘零嘌呤生物,患者服用后能抑制病毒DNA的形成,发挥抗病毒的效果。中医认为该疾病属于“蛇丹”、“缠腰龙”范畴,是饮食失节、脾失健运及肝郁气滞导致,治疗的根本在于疏肝通络、清热利湿。龙胆泻肝汤采用十几种中草药联合制成,需要良好的泻肝胆实火、通经络及活血止痛的功效。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采用龙胆泻肝汤联合泛昔洛韦治疗之后,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疾病得到有效控制,说明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比单独使用效果更为显著,可作为临床治疗此类疾病的首选方案。
综上所述,针对肝胆湿热型带状疱疹患者,采用龙胆泻肝汤联合泛昔洛韦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使用。